政治地理學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2月19日) |
政治地理學(英語:Political geography)研究人類社會政治現象的空間分佈與地理環境關係,為人文地理學及政治學的次學門。政治地理學探討政治過程與空間結構之間的交互影響,傳統上將研究尺度分為三級:以國家為中心的研究,在前者之上的國際關係(或地緣政治)的研究,以及在其之下的地方的研究。
政治地理學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和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早期主要研究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對政治制度和人的政治行為的影響。19世紀以後轉為研究地緣政治、國家的領土、疆界、首都、行政區劃、海外屬地等政治現象及國際政治關係格局與發展變化趨勢等。
政治地理學也探討選舉在不同區域中的政黨傾向、支持候選人傾向的差異及其原因。
研究領域
批判政治地理學
批判政治地理學探討傳統政治地理學在現代趨勢中的批判,與批判地理學的走向一樣,立論多關注於後現代、後結構和後殖民理論[1]。例如:
- 女權主義地理學主張將權力關係辨認為父權結構, 並嘗試理論化身份與身份認同政治的其他概念[2]。相關研究包括酷兒理論和青年研究。
- 後殖民主義理論重視帝國主義,嘗試將政治地理學的核心理論適用於各學門,重點學門包括發展地理學[3]。
- 環境正義認為在環境法規與政策發展、實施和執法的場域中,所有參與人應獲公平待遇以及具有意義的參與過程,無論其種族、膚色或收入等[4]。它主張平等享受健康環境帶來的益處是一種普世的人權[5]。
著名學者
參見
參考文獻
- ^ Simandan D. 2010. Beware of contingenc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8(3), pp. 388-396. https://doi.org/10.1068/d2310
- ^ Sharp, J., 2007. Geography and gender: Finding feminist political geograph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1(3), pp.381-387.
- ^ Robinson, J., 2003. Political geography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Political Geography, 22(6), pp.647-651.
- ^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Environmentalism: The Social Justice Challenge to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The MIT Press. 2007: 29. ISBN 0262195526.
- ^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Reader: Politics, Poetics, & Pedagogy.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2002: 4. ISBN 081652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