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衡陽石鼓書院李忠節公祠里的李芾塑像

李芾(?—1276年1月18日),字叔章,號肯齋(見《宋人傳記資料索引》),今湖南衡陽人,南宋抗元將領,曾任南安司戶、祁陽尉、臨安知府、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等職,在長沙抗元之戰中殉國[1]

生平

早期仕途

李芾字叔章,從小就聰敏機警[2]。且為人剛直不阿,不畏強權,處事精明機敏,奸猾的人騙不了他[3]

李芾早年靠先人的業績補缺做南安司戶,後被徵召做了祁陽尉,因救濟災荒而有了好名聲。李芾代理祁陽縣知縣,因治理祁陽縣有功,李芾又被徵召做了湖南安撫司幕官[4]。在湖南安撫司幕官任上,李芾成功處理了永州當地長期未能招降的盜寇。李芾跟參議鄧炯領了一千三百人攻破了盜寇蔣時選的巢穴,將蔣時選父子活捉,餘黨便自行退散[5]。李芾隨後擔任湘潭縣知縣,湘潭縣的豪門大戶曾掣肘前任縣令的管理,但李芾不懼豪門大戶,清查戶籍攤派賦稅時,都不躲避權勢,這才使賦稅勞役很公平[6]

得罪賈似道

咸淳元年,李芾被調回臨安府做府尹。當時的南宋朝廷由權相賈似道主政,上一任的臨安府府尹事無巨細都要先稟告賈似道才去實行。但李芾不向賈似道稟報,還因福王府逼死人的案件,與賈似道家人壟斷火攻戰具兩件事上得罪了賈似道。被賈似道指使諫官黃萬石以貪贓罪誣告李芾,罷免了他的府尹之職[7]。事實上,李芾平生為官清廉,家無餘財[8]

抵抗元軍

元軍攻取鄂州時,李芾才被重新起用,擔任做湖南提刑。此時的湖南各縣正受盜寇騷擾,百姓多數四散奔逃,李芾徵調百姓武裝起來自衛,另召民兵聚集在衡陽一帶做防守準備。又因賈似道兵敗蕪湖,朝廷恢復李芾官職,讓李芾掌握潭州兼任湖南安撫使,但這時湖北州郡都已被元軍佔領,李芾不顧朋友勸阻,仍去上任[9]

德佑元年七月,李芾到達潭州。這時潭州的軍隊將被調盡,元軍先頭部隊已經進入湘陰、益陽各縣。混亂中李芾只召募到二千多人,李芾命令劉孝忠統率各軍。十月元軍攻打西壁,孝忠等人奮力迎戰,李芾冒着危險親自督戰。對於受傷的將士,他都親自去安撫慰勞,每天用忠義之道勉勵他的將士。死傷的人多到堆疊在一起,人們還是登城拼死一戰。元軍方面有來招降的,李芾殺了他來示眾[10]

自殺殉國

年三十之夜,元兵登上城樓,無法擊退。衡州太守尹谷帶着全家自焚,參議楊震投花園水池而死[11]。李芾坐熊湘閣召來部下沈忠,讓沈忠先殺死自己全家,以免受辱。沈忠伏地叩頭,推辭這個任務,但李芾堅決命令他去做。沈忠哭泣允諾,用刀殺死李芾全家,再焚燒他們的居所。沈忠後回家殺掉自己的妻子兒女,再返回火場,投火自殺[12]。幕僚茶陵顧應焱、安仁陳億孫都自殺。潭州百姓聽說消息後,多舉家自盡,城無虛井,縊死於樹林的人累累相比。吳繼明等人以城投降,陳毅衝破包圍,將要奔往閩地,中途戰死[13]

朝廷贈諡

潭州城的消息傳到南宋朝廷後,朝廷贈李芾端明殿大學士,諡號「忠節」。李芾的兒子李裕孫、孫子李輔叔因在外地而倖免,南宋二王把他們都召入福建為官[14]

家系

李芾的祖先是廣平人(今河北省永年縣),後來徙居開封。高祖李升考中進士,為官有廉名。靖康年間,金人要殺他的父親,李升上前保護父親,父子皆為金人所殺。曾祖李椿徙家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15]

兒子:李裕孫[16]

孫子:李輔叔[17]

紀念設施

  • 衡州城南金鰲山的李芾故宅被改建為李忠節公祠,配祀李芾部將沈忠和衡陽縣令穆演祖,後來移建到石鼓山南麓[18]。1944年衡陽保衛戰期間,石鼓書院全部被日軍飛機炸毀。2006年,衡陽市復建了石鼓書院,也重建了李忠節公祠[19]
  • 長沙的熊湘閣也被改為李忠節公祠以供祭祀[20]。但如今僅有故址在天心區路邊井小學內[21]

參考資料

  1. ^ 蔣, 昭芒. [衡阳] 了不起的衡阳人丨李芾:仰面青天哭断云. 衡陽日報. 2016年12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2月12日). 
  2. ^ 《宋史·李芾傳》:李芾字叔章,其先廣平人。芾生而聰警。
  3. ^ 《宋史·李芾傳》:芾為人剛介,不畏強御,臨事精敏,奸猾不能欺。
  4. ^ 《宋史·李芾傳》:初以蔭補安南司戶,辟祁陽尉,出振荒,即有聲。攝祁陽縣,縣大治,辟湖南安撫司幕官。
  5. ^ 《宋史·李芾傳》:時盜起永州,招之,歲余不下。芾與參議鄧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賊魁蔣時選父子以歸,餘黨遂平。
  6. ^ 《宋史·李芾傳》:攝湘潭縣,縣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賦,不避貴勢,賦役大均。
  7. ^ 《宋史·李芾傳》:咸淳元年,入知臨安府。時賈似道當國,前尹事無巨細先關白始行。芾獨無所問。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為營救,芾以書往復辯論,竟置諸法。嘗出閱火具(火攻戰具),民有不為具者,問之,曰:「似道家人也。」立杖之。似道大怒,使台臣黃萬石誣以贓罪,罷之。
  8. ^ 《宋史·李芾傳》:平生居官廉,家無餘貲。
  9. ^ 《宋史·李芾傳》:大軍(元兵)取鄂州,始起為湖南提刑。時郡縣盜擾,民多奔竄,芾令所部發民兵自衛,縣予一皂幟,令曰:「作亂者斬幟下。」民始帖然。乃號召發兵,擇壯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奮忠將之勤王,別召民兵集衡陽為守備。未幾,似道兵潰蕪湖,乃復芾官,知譚州兼湖南安撫使。時湖北州郡皆已歸附,其友勸芾勿行,芾泣曰:「吾豈昧於謀身哉?第以世受國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許國矣。」時其所愛女死,一慟而行。
  10. ^ 《宋史·李芾傳》: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調且盡,游騎已入湘陰、益陽諸縣,倉卒召募不滿三千人,命劉孝忠統諸軍。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輩奮戰,芾親冒矢石以督之。有中傷者,躬自撫勞,日以忠義勉其將士。死傷相藉,人猶飲血乘城殊死戰。有來招降者,芾殺之以徇。
  11. ^ 《宋史·李芾傳》:十二月,城圍益急,孝忠中炮,風不能起,諸將泣請曰:「事急矣,吾屬為國死可也,如民何?」芾罵曰:「國家平時所以厚養汝者,為今日也。汝第死守,有後言者吾先戮汝。」除夕,大兵登城,戰少卻,旋蟻附而登,衡守尹穀及其家人自焚,芾命酒酹之。因留賓佐會飲,夜傳令,猶手書「盡忠」字為號。飲達旦,諸賓佐出,參議楊震赴園池死。
  12. ^ 《宋史·李芾傳》:芾坐熊湘閣召帳下沈忠遺之金曰:「吾力竭,分當死,吾家人亦不可辱於俘,汝盡殺之,而後殺我。」忠伏地扣頭,辭以不能,芾固命之,忠泣而諾,取酒飲其家人盡醉,乃遍刃之。芾亦引頸受刃。忠縱火焚其居,還家殺其妻子,復至火所,大慟,舉身投地,乃自刎。
  13. ^ 《宋史·李芾傳》:幕屬茶陵顧應焱、安仁陳億孫皆死。潭民聞之,多舉家自盡,城無虛井,縊林木者累累相比。繼明等以城降,陳毅潰圍,將奔閩,中道戰死。
  14. ^ 《宋史·李芾傳》:芾初至潭,遣其子裕孫出,曰:「存汝以奉祀也。」其孫輔叔時亦親迎於溫,皆得不死。二王悉詔入閩官之。
  15. ^ 《宋史·李芾傳》:其先廣平人,中徙汴。高祖升起進士,為吏有廉名。靖康中,金人破汴,以刃迫其父,升前捍之,與父俱死。曾祖椿徙家衡州,遂為衡人。
  16. ^ 《宋史·李芾傳》:芾初至潭,遣其子裕孫出,曰:「存汝以奉祀也。」
  17. ^ 《宋史·李芾傳》:其孫輔叔時亦親迎於溫,皆得不死。
  18. ^ 衡陽住宅與房地產信息網. 石鼓书院. [2017年4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4月21日). 
  19. ^ 王, 文艷. 外地游客前来石鼓书院瞻仰李忠节公祠. 衡陽廣電網. 2016年12月2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5月17日). 
  20. ^ 《長沙市志》:占元年(1275),元軍攻打長沙,守將李芾率軍民守城三月,矢盡糧絕。城破之日,全家十九口及部屬沈忠等在熊湘閣盡皆死節,軍民殉難者不可勝數。後人將熊湘閣改為李忠節公祠以供祭祀。
  21. ^ 古长沙有3700多口井. 瀟湘晨報. 2004年11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2). 路邊井位於天心區,南起銅鋪街,北止坡子街,南段保留麻石路面。昔街邊有一井,水質清冽,為城區9處著名水井之一。有李忠節公祠遺址在今路邊井小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