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都點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殿前都點檢禁軍統帥之一,主管殿前親軍五代後周周世宗所置,至北宋不再除授。

殿前司三衙制

殿前司令 三衙司制 置諸班直 人數 主要職務
殿前都點檢
(1)
殿前領班值 殿前都指揮使
殿前副都指揮使
2 二十五殿前司直衙使
護衛皇帝宮廷安全
殿前副都點檢
殿前都虞候[1]
2
侍衛廂衙司 (龍)虎捷右廂都指揮使[2]
(虎)龍捷右廂副都指揮使
4
(虎)龍捷左廂都指揮使[3]
(虎)龍捷左廂副都指揮使
4
(虎)龍捷左廂都虞候[4] 2
(虎)龍捷右廂都虞候 2
侍衛馬軍司 馬軍侍衛軍都指揮使
馬軍侍衛軍副都指揮使
馬軍侍衛軍都虞候
4
侍衛步軍司 步軍侍衛軍都指揮使
步軍侍衛軍副都指揮使
步軍侍衛軍都虞候
4

建制沿革

後周廣順二年(952年),太祖郭威以外甥李重進殿前都指揮使[5]女婿張永德殿前都虞候[6],殿前司的設立可能就是從此開始。顯德元年(954年),世宗柴榮李重進調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7],而以張永德為殿前都指揮使[8]韓令坤為殿前都虞候[9]。鑑於侍衛親軍在高平之戰中一觸即潰,柴榮決定擴編殿前親軍,於是招募天下豪傑,挑選武藝超群者分隸殿前諸班[10]。三年(956年),柴榮以張永德為殿前都點檢[11]趙匡胤為殿前都指揮使[12],殿前都點檢之名始於此。

顯德六年(959年),柴榮在北伐途中檢視各地上書,發現有人用木板寫有「點檢作天子」五字,導致張永德受到柴榮猜疑。不久,柴榮病危回京,臨終前解除了張永德的職務,而以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13]。翌年,恭帝柴宗訓即位,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史稱北宋,是為宋太祖。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趙匡胤以慕容延釗為殿前都點檢,隔年慕容延釗即表請解職[14],殿前都點檢此後不再除授。殿前司改由地位較低的殿前都指揮使殿前副都指揮使殿前都虞候節制。

註釋

  1. ^ 文書職務
  2. ^ 御龍右廂四捷
  3. ^ 御龍左廂四捷
  4. ^ 御龍四都虞候
  5. ^ 宋史·李重進傳》:「(廣順)二年,改大內都點檢、權侍衛馬步軍都軍頭、領恩州團練使,遷殿前都指揮使。」
  6. ^ 《宋史·張永德傳》:「(周祖登位)逾年,擢爲殿前都虞候、領恩州團練使……」
  7. ^ 《宋史·李重進傳》:「世宗嗣位,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
  8. ^ 《宋史·張永德傳》:「……俄遷殿前都指揮使、泗州防禦使,時年二十四。」
  9. ^ 《宋史·韓令坤傳》:「世宗即位,授殿前都虞候。」
  10. ^ 五代會要·京城諸軍》:「(顯德元年十月)先是,上按於高平,觀其退縮,慨然有懲革之意。又以驍勇之士,多為外諸侯所佔,於是召募天下豪傑,不以草澤為阻,進於闕下,躬親試閱,選武藝超絶及有身首者,分署為殿前諸班。」
  11. ^ 《宋史·張永德傳》:「(顯德三年)冬,擢為殿前都點檢。」
  12. ^ 《宋史·太祖紀》:「(顯德三年攻打揚州後)還,拜殿前都指揮使,尋拜定國軍節度使。」
  13. ^ 《宋史·太祖紀》:「世宗在道,閱四方文書,得韋囊,中有木三尺余,題雲『點檢作天子』,異之,時張永德為點檢。世宗不豫,還京師,拜太祖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代永德。」
  14. ^ 《宋史·慕容延釗傳》:「太祖即位……加殿前都點檢、同中書門下二品……建隆二年,長春節來朝,賜宅一區。表解軍職,遷徙為山南東道節度、西南面兵馬都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