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再遇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12月9日) |
畢再遇(1148年—1217年),字德卿,兗州(今山東省兗州市)人,南宋著名將領。
早期
畢再遇的父親畢進是岳飛部將,畢再遇因父蔭為官,隸侍衛馬司,武藝絕人,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馬射一石五斗。孝宗召見,大悅,賜戰袍、金錢。
開禧北伐中事跡
開禧二年(1206年)四月,以寧遠軍承宣使、殿前司副都指揮使、鎮江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郭倪兼任山東、京東路招撫使,率南宋東路軍北伐。武節郎畢再遇率87名敢死隊,從武功大夫、忠州刺史、鎮江府駐紮御前武鋒軍統制陳孝慶渡淮攻泗州(今江蘇盱眙西北)。畢再遇定計,以宋軍主力佯攻泗州西城(州治),自率部下出其不意奮勇登上東城(淮平縣城)南角,殺敵數百。東城金軍潰敗後開北門逃走,畢再遇攻佔泗州東城。金軍仍堅守泗州西城,畢再遇又轉攻西城,樹大將旗,大呼:「大宋畢將軍在此,可速降!」於是金淮平知縣降,畢再遇又佔領泗州西城,取得了東路宋軍北伐的首功。招撫使郭倪趕到新佔領的泗州,慰勞得勝的宋軍,授畢再遇刺史銜。畢再遇說:「國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兩城即得一刺史,繼此何以賞之?」堅辭不受。
五月,郭倪派池州(今安徽貴池)駐紮御前諸軍副都統制郭倬、主管侍衛親軍馬軍行司公事李汝翼,率軍數萬進攻宿州(今屬安徽),官軍敗績,陳孝慶率部進援。又命畢再遇率騎兵480名為先鋒,直接進攻徐州(今屬江蘇)。當畢再遇進至虹縣(今安徽泗縣)時,遇到從宿州敗退的宋軍,隨即加速進軍,到達靈璧(今屬安徽)時,又遇到進屯附近鳳凰山的陳孝慶,他也要退兵。畢再遇說:「吾奉招撫命取徐州,假道於此,寧死靈璧北門外,不死南門外也。」遂自率所部阻擊金軍,當5000 金軍追來時,他派20名騎兵守北門,親自率其餘騎兵向金軍衝擊,金軍大敗,畢再遇率部追奔三十里,使宋軍陳孝慶的大部隊得以安全退兵。當宋軍退到泗州後,畢再遇「以功第一」,特授武功大夫、遙郡刺史、左驍衛將軍、殿前司選鋒軍統制。不久,奉命退回淮南的盱眙,兼知盱眙軍。九月,領達州刺史,又改任鎮江府駐扎御前中軍統制仍兼知盱眙軍。十月末,東路金軍主帥、山東兩路兵馬都統紇石烈執中,統兵渡淮南下,進圍楚州(今淮安),畢再遇奉命救援楚州,郭倪另派部隊接管盱眙的防務。畢再遇率部北上後,金軍進攻盱眙,接防的宋軍驚潰,盱眙被金軍攻佔,畢再遇又回軍收復盱眙。不久,畢再遇升任鎮江府駐扎御前諸軍副都統制,再次率軍救援楚州,面對十倍於己的金軍,畢再遇派小部隊,間道乘夜趕赴金軍運糧車的宿營地淮陰(今淮陰西南),燒盡金軍的後備糧草,大敗淮陰的護糧金軍。
其時,西路金軍已渡淮並迫近長江,圍攻和州(今安徽和縣),畢再遇立即率部南下,堅守六合(今屬江蘇)。宋朝廷任命畢再遇帶節制淮東軍馬銜,以便調遣淮東的其他宋軍抗金。十二月上旬,金軍進至六合西北二十五里的竹鎮,畢再遇隨即登城部署戰事,命令守城宋軍偃旗息鼓,並伏兵於南土門,排列弩手於土城上。當金軍剛進到城濠前,宋軍突然萬弩齊發,開門出戰,鼓聲大作,城上旗幟並舉,金軍驚恐而退,畢再遇乘機率軍追擊,金軍大敗。金軍數萬隨後又圍攻六合,金河南統軍使紇石烈子仁督兵攻城,六合城中宋軍的箭已射盡,畢再遇命人打着青蓋在城牆上來回走動,金軍以為是宋軍主將,因而爭相向青蓋射箭,城樓、城牆到處是箭,宋軍拔取使用,多達一二十萬支。畢再遇又命人在城門附近奏樂,以示閒暇,間或出兵襲擊金軍,使得金軍日夜不得安寧。乘金軍稍退之機,畢再遇親自率軍出城,奪取城東的野新橋,宋軍突然出現於金軍背後,金軍遂退兵,畢再遇率軍一直追擊至滁州(今屬安徽),俘獲大量騾馬衣甲。畢再遇又以功升忠州團練使,並升任鎮江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權山東·京東路招撫司公事。畢再遇自北伐以來,僅八個多月,已自低級軍官升為獨當一面的大將,接替郭倪全面指揮淮東的抗金戰爭,這在宋代是極其少見的。
三年(1207年)春,畢再遇回至揚州(今屬江蘇),又加驍衛大將軍銜(正四品)。畢再遇派兵分頭襲擾圍攻楚州已數月的金軍,金軍終於不支而退。畢再遇特授福州觀察使、知揚州事、淮南東路安撫使。十一月,南宋禮部侍郎史彌遠矯詔殺害主戰派權臣韓侂胄後,積極向金乞降求和。
嘉定和議之後
嘉定元年(金泰和八年,1208年)初,又加左驍衛上將軍銜(從三品)。宋金簽訂「嘉定和議」後,畢再遇一再請求解甲歸田,以表明自己反對和議的態度。但未被准許退閒,仍一直擔任鎮江府駐紮御前諸軍都統制、知揚州事、淮南東路安撫使。三年(1210年),還晉升為保康軍承宣使。朝廷召見畢再遇,欲派他平定李元礪。因李元礪已被擒,未行[1]。四年(1212年),才以提舉宮觀任閒職。
嘉定十年(金貞祐五年,1217年)四月,金軍再次南犯,年近古稀的畢再遇已無力效命疆場,升以武信軍節度使銜致仕。不久病死,享年70歲,後贈太師、諡忠毅。
參見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註釋
參考文獻
- 《宋史》卷402《畢再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