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斯·艾斯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漢斯·艾斯勒
原文名Hanns Eisler
出生(1898-07-06)1898年7月6日
 德意志帝國萊比錫
逝世1962年9月6日(1962歲—09—06)(64歲)
 東德東柏林
國籍 奧地利
知名作品從廢墟中崛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歌)
所屬時期/樂派20世紀第二維也納樂派
師從

漢斯·艾斯勒(德語:Hanns Eisler,1898年7月6日—1962年9月6日),猶太人奧地利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國歌《從廢墟中崛起》的作曲者,在歐洲樂壇享有盛譽。艾斯勒曾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作曲,師從勛伯格。1924年獲維也納市創作獎,1925至1933年在柏林音樂高等學校任教。阿道夫·希特拉上台後,他於1933年流亡國外,此間他曾為英國寫電影音樂,在紐約新社會研究學校及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1942年在荷里活從事電影音樂寫作,曾擔任卓別林的音樂助理。1962年9月6日病逝於東柏林

生平

家庭背景

漢斯·艾斯勒1898年7月6日出生於德國萊比錫的一個猶太人家庭,是家中的第三個孩子,父親是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艾斯勒;母親是瑪麗·費舍爾,一名屠戶之女[1]。其父是無神論者,其母是路德宗信徒[2][3],哥哥格哈特·艾斯勒是共產國際新聞記者[4][5],姐姐路特·費舍英語Ruth Fischer在1920年代曾是德國共產黨的領導者,但後期政治傾向發生轉變。1901年,全家搬到了維也納。

艾斯勒14歲時加入了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體[6]

早年生涯

作為奧地利德意志人,艾斯勒1916年被招入奧匈帝國軍隊的匈牙利軍團[7],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多次受傷,1918年退伍後回到維也納。1919年1月,艾斯勒曾支持德國柏林工人武裝起義,但起義最終失敗。

1919年至1923年,艾斯勒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師從勛伯格。1920年,他和夏洛特·迪曼特英語Charlotte Eisler結婚,婚後育有一子格奧爾格·艾斯勒英語Georg Eisler,其子日後成為了著名的畫家。1924年1924 年,艾斯勒的第一部十二音技法作品《Opus 5 Palmström》出版;同年10月,艾斯勒的作品首次在維也納上演,1925年艾斯勒獲維也納市議會頒發的藝術獎。

這一時期,他創作了《第一鋼琴奏鳴曲》(1923)、 《剪報》(1926)、《紅色擴音器》(1927)、《團結之歌》(Solidaritätslied)和《紅色威丁》(1929)等作品。

1925年,艾斯勒獨自搬到柏林(其妻留在了維也納,艾斯勒在兩地之間往返),在柏林克林德沃特-沙爾文卡音樂學院英語Klindworth-Scharwenka Conservatory任教,並寫作具有十二音體系風格的作品。期間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1926年申請加入德國共產黨,並未獲得批准,其後也一直未能正式成為共產黨員。1927年開始參加各種工人合唱隊的活動。1928年,他在馬克思主義工人學校英語Marxist Workers School(MASCH)擔任教學工作。1929年與戲劇家布萊希特(布萊希特幾乎在同一時期轉向了馬克思主義)合作,寫出大量革命歌曲及工人歌曲,並為戲劇、電影寫作音樂,成為知名的左翼音樂家;兩位藝術家之間的合作持續了布萊希特的餘生[8]。1929年艾斯勒結識了年輕的共產主義者,他後來的女友,黑蒂·古特曼(Hedi Gutmann);1934年,由於長期分居以及與古特曼的關係,艾斯勒夫婦離婚。

這一時期,他創作的音樂劇作品有《措施英語The Decision (play)》(1930),他為之配樂的電影包括《無人之地英語Hell on Earth (film)》(1931)、《英雄之歌》(Песнь о героях,1932)、《世界在誰手中?》(Kuhle Wampe,1932)和《在街頭》(Dans les rues,1933,維克托·特里瓦斯德語Victor Trivas拍攝)。

流亡海外

1933年,希特拉上台建立法西斯政權,並大肆迫害猶太人。艾斯勒被迫流亡國外,經過奧地利、法國、荷蘭,1934年暫居丹麥,與布萊希特繼續合作。後去英國寫電影音樂,去美國作巡迴演出。艾斯勒的女友黑蒂·古特曼在莫斯科的廣播站找到了一份工作,在1938年大清洗中入獄,被判處18年的刑罰,直到1957年才回到柏林。1937年支持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戰鬥時,艾斯勒曾為國際縱隊寫過一些戰鬥歌曲。1938年去美國後,在紐約新社會研究學校及南加利福尼亞大學任教。1942年在荷里活從事電影音樂寫作,曾擔任卓別林的音樂助理。艾斯勒為各種紀錄片作曲,並為8部荷里活電影配樂,其中配樂作品《儈子手之死》和《寂寞芳心》分別在1944年、1945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情類原創配樂獎提名。1947年寫成《電影音樂作曲》一書。

這一時期,他創作的音樂作品有《統一戰線之歌》(1934),電影配樂作品包括《四萬萬人民》(1939)、《被遺忘的村莊》(1941)、《儈子手之死》(1943)、《寂寞芳心》(1944)、《嫉妒》(1945)、《花都緋聞》(1946)和《夜與霧》(1946)。艾斯勒所創作的電影配樂作品不拘泥於勛伯格所授的十二音技法,結合各種音樂風格大膽創新,形成獨特的音樂語言,奠定了自己的聲譽。

驅逐出境

艾斯勒在美國積極參加進步活動,1947年被美國「非美活動委員會」(HUAC)傳訊,因拒絕回答問題,被判處監禁。卓別林、科普蘭等組成營救委員會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1948年艾斯勒被改判為驅逐出境。

漢斯·艾斯勒與他親密的朋友、合作者,貝托爾特·布萊希特,1950年3月21日,東柏林。

定居東德

1948年,艾斯勒回到祖國奧地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後,他定居東柏林布萊希特繼續合作,仍從事作曲及音樂理論工作,成為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49年,他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歌《從廢墟中崛起》作曲。

這一時期,艾斯勒曾有創作歌劇《約翰·浮士德》(Johann Faustus)的雄心壯志。該劇以德國農民戰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一出一位農民出身的優柔寡斷的學者,為追求知識,與偽裝成貴族地主的魔鬼,梅菲斯特簽訂了契約,背叛了農民戰爭和德國農民階層,令起義失敗而最終懊悔莫及的悲劇[9]。1952年,他完成了該劇的劇本和歌詞的創作,但作品發表後受到了文藝界的批判。艾斯勒最終未能完成歌劇《約翰·浮士德》的作曲工作,並因此罹患抑鬱症

由於漢斯·艾斯勒在音樂創作上成就非凡,他於1950、1958年兩度被授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Nationalpreis der DDR)。

1962年9月6日,漢斯·艾斯勒因心臟病發作病逝於柏林,安葬在柏林著名的Dorotheenstadt公墓。1964年,為了紀念艾斯勒,漢斯·艾斯勒曾參與創建並執教的「德意志音樂學院」改名為「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該校還建立了他的文獻館。

作品

艾斯勒一生寫有大量著作,是20世紀最為高產的音樂家之一。

音樂作品

漢斯·艾斯勒創作的音樂作品有:歌曲600餘首,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歌《從廢墟中崛起》、《統一戰線之歌》、《藍旗歌》、《共產國際之歌》、《工人母親搖籃歌》等。管弦樂合唱曲多首,著名的有:《反對戰爭》、《列寧安魂曲》、《兒童頌英語Kinderhymne》。歌劇兩部《歌利亞》、《約翰·浮士德》(未全部完成),小歌劇《圓顱黨與尖顱黨》。器樂曲有管弦樂組曲8首、交響曲2部和各種小型器樂曲等。此外還有電影音樂40餘部,如電影《無人之地英語Hell on Earth (film)》的片尾曲《秘密集結》,戲劇音樂30餘部(主要與布萊希特合作,如《母親》《伽利略》等)。

理論著作

漢斯·艾斯勒創作的理論著作有:《資產階級音樂文化危機》《社會主義音樂發展的道路》《音樂與政治》及大量論文。1968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出版了艾斯勒作品3卷集,其中聲樂曲、器樂曲及文字論著各1卷。

評價

漢斯·艾斯勒的音樂創作,早期使用十二音技法,但隨着思想的變化,音樂語言也有所轉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的作品簡潔、清新,易被群眾接受。他充分利用了各種技巧,包括調式和聲、爵士音樂以及現代派手法。常有非功能體系的和聲進行並大量使用不協和音。他的電影、戲劇音樂富有效果,頗為人所稱道。漢斯·艾斯勒一生為民主及社會主義奮鬥,重視工人及群眾音樂活動。他對馬克思主義與音樂理論作了深入的研究,在積極探索音樂如何為社會主義、為群眾服務的理論及實踐方面,取得一定成績。

榮譽

奧斯卡金像獎

1945 第17屆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情類原創配樂 寂寞芳心 (提名)

1944 第16屆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劇情類原創配樂 劊子手之死 (提名)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

1958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 (獲獎)

1950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獎 (獲獎)

參見

參考文獻

  1. ^ Betz, Albrecht. Hanns Eisler – Political Musici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311. ISBN 978-0-521-24022-2. 
  2. ^ Levi, Erik. Hanns Eisler: Life: BBC Composer of the Month. eislermusic.com. North American Hanns Eisler Forum. August 1998 [30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4). 
  3. ^ Singer, Kurt D. The Men in the Trojan Horse. Beacon Press. 1953. [頁碼請求][需要引文]
  4. ^ Freeman, Ira Henry. A Communist's Career – The 'Story of Eisler – For Thirty Years His Has Been a Life of Adventure on Three Continents (Editorial). The New York Times. 22 May 1949 [30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1). Gerhart Eisler, who was caught a week ago Saturday in England in an attempt to escape 'persecution'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s that twentieth-century phenomenon – the professional,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revolutionary. 
  5. ^ Communists: The Man from Moscow. Time Magazine. 17 February 1947 [30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August 2008). Gerhart Eisler ... had just been accused of being the No. I U.S. Communist 
  6. ^ The Karl Marx of Music. jacobinmag.com. [202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7). 
  7. ^ Szabó-Knotik, Cornelia. Eisler, Hanns (encylopdiea). musiklexikon.ac.at. 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01 [26 Dec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6). 
  8. ^ Betz 1982,第230頁.
  9. ^ Davies, Peter. Hanns Eisler's 'Faustus' Libretto and the Problem of East German National Identity. Music & Lett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81 (4): 585-598 [2022-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8) –透過J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