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諾威號戰艦

典範條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 large white life-preserver with the words "S.M.S. Hannover," the black and white flag of the German Navy, and a white and yellow flag are superimposed on a photo of a large gray warship; thick black smoke drifts from its three smoke stacks
漢諾威號於1906年的明信片中
歷史
德國
艦名 漢諾威號
艦名出處 漢諾威
建造者 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
動工日 1904年11月7日
下水日 1905年9月29日
服役日 1907年10月1日
結局 1944至1946年間拆解於不萊梅港
技術數據
艦級 德國級戰艦
艦型 前無畏艦
排水量
  • 標準:13191噸
  • 滿載:14218噸
全長 127.6米
全寬 22.2米
吃水 8.21米
動力輸出
動力來源
速度 18(33公里每小時
續航距離 4,520海里(8,370公里)以10節
乘員 743人
武器裝備
裝甲

漢諾威號戰艦(德語:SMS Hannover[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所建造的五艘德國級前無畏戰艦的第二艘,以普魯士時期(現位於下薩克森州境內)的漢諾威省命名。漢諾威號及後續建造的三艘同級艦在設計和施工上均與首艦德國號有略微差異,主要體現在推進系統和較厚的裝甲。它於1904年11月開始龍骨架設,至1907年10月投入艦隊服役。艦隻裝備有四門280毫米主炮,最高航速為18(33公里每小時)。其所在的艦級在入役之初便已淪為過時,無論在尺寸、裝甲、火力和速度上都不如英國革命性的「全裝重型火炮」戰艦無畏號戰艦

漢諾威號及其姊妹艦在艦隊中得到廣泛的運用。該艦參與了所有重大的訓練演習,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7月爆發。當艦隊的其它成員正在動員之時,漢諾威號及其姊妹艦們已經可以立即被部署至易北河口執行警戒任務。該艦也參加了多次艦隊推進,並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爆發的日德蘭海戰達到高潮。在戰鬥期間,漢諾威號作為第二戰鬥分艦隊第四支隊的旗艦,既未積極參與,也未被敵人的炮火擊中。這場戰役暴露了像漢諾威號這樣的前無畏艦的弱點,之後,它和它倖存的三艘姊妹艦被撤出現役,降格擔任警戒艦英語Guard ship。漢諾威號在戰爭餘下的時間裏一直擔任這一職務,先是駐守易北河,然後從1917年開始在丹麥海峽。它於1918年12月、即戰爭結束後不久退役。

該艦在戰後組建的威瑪國家海軍中重新入役。從1921年至1931年,在此期間它參與了數次前往西班牙和地中海的大型海外巡航。漢諾威號於在1931年9月再次退役;海軍曾計劃將該艦改裝成遙控靶艦,但這從未實施,而是將其用於爆炸試驗。漢諾威最終於1944年至1946年間在不萊梅港拆解報廢。其艦鍾則獲留存,現陳列於特雷斯登聯邦國防軍軍事史博物館內。

設計

德國級艦隻線條畫

1900年,時任國家海軍辦公室國務秘書的海軍中將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促成第二部《德國艦隊法》的通過,為接下來十七年新建20艘戰艦提供了資金保障。第一批是五艘賓士域級戰艦,於20世紀初開始建造;此後不久,設計工作進行了後續改進,成為德國級。德國級艦隻與賓士域級大體相似,惟裝甲防護有所改進。它們還棄用了用於支承副炮英語Secondary armament翼炮塔,並將副炮安置在傳統的炮廓英語Casemate內,以節省重量。[1][2]然而,隨着裝備了十門12英寸(300毫米)主炮的英國戰艦無畏號於1906年12月入役,[3]其革命性設計使得當時德意志帝國海軍的所有主力艦都淪為二流,其中便包括漢諾威號。[4]

漢諾威號的水線長度全長分別為125.9米和127.6米,舷寬22.2米,有8.21米的前吃水。它在標準載荷下的排水量為13191噸,滿載排水量為14218。艦隻還配備有兩個重型軍用桅杆英語Glossary of nautical terms#Military mast。船員編制為35名軍官及708名士兵。[5]艦隻動力由三台三脹式蒸汽機提供,每台負責驅動一副螺旋槳,使得德國號在17,524匹公制馬力(12,889千瓦特)的額定功率下的最高速度達到18節(33公里每小時)。蒸汽由十二台舒爾茨-桑尼克羅夫特式鍋爐英語Thornycroft boiler輸送至發動機,鍋爐燃煤所產生的煙氣則通過三副煙囪英語Funnel (ship)排出。艦隻的燃煤貯存量高達1540噸,它可以10節(19公里每小時)的均速續航4,520海里(8,370公里)。[6]

漢諾威號的主艦炮為安裝在兩座雙聯裝炮塔內的四門28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28 cm SK L/40 gun[註 2]。副炮則由十四門獨立安裝在艦舯炮廓英語Casemate內的17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英語17 cm SK L/40 gun組成。另有單架英語Gun mount安裝的二十二門88毫米35倍徑速射炮英語8.8 cm SK L/35 naval gun主要用作防禦魚雷艇。此外,該艦還配備了六具4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艏、艉兩端各一具,兩邊舷側各兩具,均置於船體的水下部分。[8]艦隻受到克虜伯生產的滲碳裝甲英語Krupp cemented armour保護。其裝甲帶在艦舯堡壘英語Armored citadel的厚度為240毫米,用於保護其彈藥艙輪機艙英語Engine room,而船體兩端則覆以較薄的板材。它的的主甲板裝甲厚度為40毫米,主炮炮塔的裝甲則有280厚。[9][8]

服役歷史

和平時期

公海艦隊的組成部分,包含居前的五艘德國級戰艦

1904年的財政預算中包含了建造第二艘德國級艦隻的資金。1904年6月1日,德意志帝國海軍將新艦的建造合同於授予威廉港帝國船廠德語Kaiserliche Werft Wilhelmshaven,合同代號為「P」,表明該艦是新增編入艦隊。[註 3]漢諾威號自11月7日開始龍骨架設。根據當時正在進行的日俄戰爭經驗,海軍裝甲太薄會無法抵禦現代火炮的攻擊;因此德國設計師增加了主裝甲帶和中央堡壘的厚度;這個改動也在後續的三艘同級艦中重複出現。漢諾威號於1905年5月29日下水。在下水儀式上,由時任漢諾威省最高行政長官的理夏德·馮·文策爾德語Richard von Wentzel主持為艦隻命名並發表演說。完成舾裝後,該艦於1907年10月1日入役英語Ship commissioning並投入海試,但期間曾因需要參加11月在斯卡格拉克海峽舉行的艦隊演習而中斷。演習完成後,海試得以恢復,至1906年2月13日,漢諾威號已準備好加入活動艦隊(後改稱公海艦隊)。[11]

它被編入其姊妹艦德國號波美恩號所在的第二戰鬥分艦隊,以取代陣中年邁的戰艦勃蘭登堡號。從1908年5月至6月,漢諾威號參與了在北海的演習。從次月至8月,艦隊又展開了一次深入大西洋的訓練巡航。巡航期間,漢諾威號曾於7月23日至8月1日在亞速爾群島蓬塔德爾加達作停留。年度的秋季演習則自9月開始;在這些結束後,漢諾威號被轉移至第一戰鬥分艦隊,並在那裏擔任了兩年的分艦隊旗艦。第一分艦隊當時受海軍中將亨寧·馮·霍爾岑多夫指揮,陣容兵力由戰艦西里西亞號梅克倫堡號哲林根號韋廷號維特爾斯巴赫號德皇卡爾大帝號以及德皇巴巴羅薩號,連同擔任供應船英語Ship's tender的舊通報艦閃電號英語SMS Blitz所共同組成。11月,艦隊及分艦隊訓練在波羅的海舉行。[11]

1911年的北海及波羅的海時局圖

漢諾威號參與的訓練方案在接下來的五年裏都遵循了類似的模式。其中包括從1909年7月7日至8月1日的另一次大西洋巡航,以及隨後8月至9月的年度秋季演習。10月1日,海軍中將胡戈·馮·波爾接替霍爾岑多夫登上漢諾威號擔任第一分艦隊司令。該分艦隊於1910年2月在波羅的海進行了單獨訓練後,於4月1日將駐地從基爾轉移至威廉港。在那裏,分艦隊得到了新入役的無畏艦拿騷號西法倫號的增援,它們分別取代了德皇卡爾大帝號和德皇巴巴羅薩號。西法倫號還取代了漢諾威號擔任分艦隊旗艦;漢諾威號隨後則取代維特爾斯巴赫號,成為分艦隊副司令、海軍少將京特·馮·克羅西克德語Günther von Krosigk的旗艦。年度演習結束後,該艦以優異的射擊成績贏得了第一分艦隊的「凱撒炮術獎(Kaiser's Schießpreis)」。同年10月和11月,分艦隊還在波羅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峽進行了進一步的操練。[12]

克羅西克的職務於1911年1月被海軍少將卡爾·齊默曼接替。漢諾威號在5月參加了在北海的艦隊演習,在7月至8月初參加了前往挪威水域的艦隊巡航,在8月和9月則參加了年度演習。10月3日,新近入役的無畏艦波森號取代漢諾威號成為副司令旗艦,而另一艘無畏艦黑爾戈蘭號則擠佔了它在分艦隊內的位置,使漢諾威號得以調回駐基爾的第二分艦隊。在同年11月和1912年2月至4月,它參加了第二分艦隊的訓練。隨後,它於4月27日頂替賓士域號擔任副司令旗艦,海軍少將埃哈德·施密特當天在艦上升起了他的將旗。艦隊演習隨後在北海和波羅的海進行。由於與英國和法國爆發阿加迪爾危機,7月的夏季巡航只去了波羅的海,以避免艦隊受到可能的攻擊。秋季演習則如常在8月和9月進行,之後海軍少將威廉·蘇雄接替了施密特的職務。[13]

1913年的活動模式與1912年類似,但那年的夏季巡航得以重返挪威。秋季演習後,海軍上校弗朗茨·毛弗英語Franz Mauve接替了蘇雄的職位,以便後者可以調任地中海支艦隊英語Mediterranean Division。同年11月,漢諾威號與艦隊餘部一同在波羅的海進行演習。1914年也和往年一樣,以分艦隊訓練作為開端。[14]7月14日,前往挪威的年度夏季巡航啟動。但七月危機期間的戰爭威脅使得德皇威廉二世在僅僅兩周後便提前結束了巡航,艦隊於7月底回到港口,為戰爭做準備。[15]8月4日午夜,英國以德國侵犯了比利時的中立地位為由,正式對德宣戰。[16]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當艦隊餘部尚在動員期間,漢諾威號已受命在易北河口阿爾滕布魯赫德語Altenbruch錨地擔當警戒值勤。10月下旬,這些艦隻被發往基爾,對其水下防護系統進行改造,以提高其抵禦魚雷和水雷的能力。然後,漢諾威號加入了1914年12月15-16日對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大巡洋艦群提供掩護的戰艦編隊。[15]在行動中,由十二艘無畏艦和八艘前無畏艦組成的德國戰艦編隊一度駛至距離英國一個孤立分艦隊的6艘戰艦約10海里(19公里)的範圍內。然而,與對方其它驅逐艦之間在黑暗中的零星衝突使得公海艦隊時任總司令、海軍上將腓特烈·馮·英格諾爾誤判自己面對的是整個大艦隊主力。根據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為避免不必要的冒險,英格諾爾中斷了交戰並調轉戰艦返回德國。[17]

1915年1月24日,漢諾威號曾在多格灘海戰中出航支援受困的德國大巡洋艦,但很快便返回港口。4月17-18日,漢諾威號又為前往斯瓦特灘英語Swarte Bank外圍執行布雷任務的第二偵察集群的小巡洋艦提供掩護。前往多格灘的艦隊推進隨後則在4月21-22日進行。5月266日,漢諾威號被送到基爾以更換其中一門280毫米炮。6月28日,該艦重新回到基爾,為其鍋爐安裝輔助燃油設施;工作一直持續至7月12日。海軍上校戈特弗里德·馮·達維克·楚·利希滕費爾斯德語Gottfried von Dalwigk zu Lichtenfels於8月11日接替毛弗,並於20日在漢諾威艦上升旗。9月11-12日,第二偵察集群在漢諾威號第二分艦隊餘部的支援下,再度前往斯瓦特灘進行了另一次布雷行動。隨後是10月23-24日,艦隊的又一次掃蕩無功而返。在1916年3月5-7日的艦隊推進期間,漢諾威號則隨第二分艦隊受命留在德意志灣,準備隨時出航支援。它們於4月24-25日炮擊雅茅斯及洛斯托夫特英語Bombardment of Yarmouth and Lowestoft的行動中重新加入了艦隊。[15]在前往預定目標的途中,大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因不慎觸雷而被迫提前返航。同時由於能見度不佳,此次行動很快被叫停,並在英國艦隊尚未及攔截前離開。[18]

日德蘭海戰

英國(藍)及德國(紅)艦隊於日德蘭海戰的主要調遣圖

海軍上將賴因哈德·舍爾作為公海艦隊的新任總司令,計劃立即發動進入北海的另一輪襲擊,目的是吸引及牽扯大艦隊的一部分,並在英國艦隊主力可能報復之前將其摧毀。然而,塞德利茨號的損壞和第三戰鬥分艦隊幾艘無畏艦的冷凝器故障導致計劃被迫推遲至1916年5月底。[19]德國戰艦群於5月31日才完成集結並於03:30駛離亞德灣德語Jadebusen[20]漢諾威號作為第二分艦隊第四支隊的旗艦,位居德國戰列線的後方。[21]在「向北疾行」期間,舍爾下令艦隊全速追擊正在撤退的英國第5戰鬥分艦隊英語5th Battle Squadron。漢諾威號及其姊妹艦的速度明顯不如更快的無畏艦,並迅速落後。[22]與此同時,舍爾指示漢諾威號置於德國戰列線的末端,這樣他便可在陣型的兩端都有一艘旗艦。[23]至19:30,大艦隊已經抵達現場,面對舍爾具有明顯的數量優勢。[24]公海艦隊則受到了速度較慢的德國級艦隻的嚴重拖累;倘若舍爾下令立即轉向德國,他就必須犧牲速度較慢的艦隻才能順利逃脫。[25]

舍爾決定用「掉頭交戰德語Gefechtskehrtwendung」來逆轉艦隊的航向,這一機動要求德軍戰列線上的每一艘艦同時轉向180度。[26]由於落在後方,第二戰鬥分艦隊難以在調轉後遵循新的航向。[27]因此,漢諾威號及其分艦隊的另外五艘艦都已經脫離了德國戰列線。毛弗曾考慮將他的艦隻移動至戰列線尾端,跟隨在第三戰鬥分艦隊的無畏艦之後;但當他意識到此舉將會對海軍上將弗朗茲·馮·希佩爾麾下的大巡洋艦機動造成干擾後,他決定取消這項移動。作為替代,毛弗試圖將其艦隻置於戰列線的最前端。[28]

在戰鬥首日晚些時候,處境窘迫的第一偵察集群大巡洋艦遭到了其英國同行的追擊。漢諾威號和其它所謂的「五分鐘艦」[註 4]遂通過在對方戰列巡洋分艦隊之間穿行來提供支援。[29]糟糕的能見度使得隨後的交戰變得簡短,漢諾威號在此期間共發射了八枚280毫米炮。[29]英國戰鬥巡洋艦長公主號英語HMS Princess Royal (1911)也多次朝漢諾威號開火,直至後者被煙霧掩蓋。漢諾威號曾被長公主號發射的其中一枚13.5英寸(340毫米)炮的碎片擊中。[30]毛弗認為繼續與更強大的戰鬥巡洋艦交戰是不明智的,於是下令向右轉舵8點[註 5]離開。[31]

31日深夜,艦隊編為夜間巡航隊形返回德國。德國號、波美恩號和漢諾威號都落在國王號和第三分艦隊的其它無畏艦之後,排在戰列線的尾部。[32]隨後,第二分艦隊的其它成員——黑森號西里西亞號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也加入了漢諾威的行列。[33]黑森號位於漢諾威號和波美恩之間,而另外兩艘艦則落在戰列線的末端。[34]6月1日01:00後不久,德國戰列線的領頭艦隻與英國裝甲巡洋艦黑太子號英語HMS Black Prince (1904)相遇。後者很快便被德國無畏艦的密集炮火所摧毀。為了躲避這艘正在沉沒的英國軍艦,拿騷號被迫撤出戰列線,一小時後才在漢諾威號的正前方重新入列。[35]凌晨03:00左右,英國驅逐艦又對公海艦隊展開了一系列攻擊,其中一些攻擊的目標是是漢諾威號。[36]不久之後,波美恩號被英國驅逐艦衝擊號英語HMS Onslaught (1915)發射的至少一枚魚雷擊中;撞擊引燃了彈藥艙,並伴隨着一次巨大的爆炸被摧毀。位居波美恩號身後的漢諾威號不得不轉右滿舵以規避殘骸。[37]同時,由衝擊號發射的第三枚魚雷從漢諾威號的艉部近距離掠過,迫使其再度轉向規避。在04:00過後不久,漢諾威號及其它幾艘艦反覆向它們認為是潛艇的目標開火;其中一次,來自漢諾威號和黑森號的炮火幾乎命中了己方小巡洋斯德丁號慕尼黑號,這促使舍爾下令它們停止射擊。[38]在06:00前不久,漢諾威號及其它幾艘艦隻再次向假想的潛艇開火。[39]

儘管夜間戰鬥激烈,公海艦隊還是成功突破了英國的驅逐艦群,並於6月1日04:00抵達犄角礁英語Horns Rev[40]數小時後,艦隊進一步抵達威廉港,並由未受損的拿騷級黑爾戈蘭級無畏艦在錨區外圍組成防禦陣位。[41]在海戰過程中,漢諾威號共發射了八枚280毫米炮、二十一枚170毫米炮和四十四枚88毫米炮。[42]艦隻本身則在敵方的炮火中毫髮無損。[15]

後續行動

日德蘭海戰的經驗使舍爾確信,第二分艦隊的前無畏艦不能再用作前線戰艦。因此,它們從第二分艦隊分離出來,重返易北河口擔當警戒值勤任務。分艦隊司令、當時已是海軍少將的利希滕費爾斯於11月30日降下了他的旗幟,且未再任命繼任者,儘管第二分艦隊至少在行政上一直存在至1917年8月15日。與此同時,漢諾威於1916年11月4日前往基爾進行維修,然後在易北河恢復警戒艦的職責。從1917年2月10日至4月23日,它曾擔任海軍中將胡貝特·馮·雷布埃爾-帕施維茨英語Hubert von Rebeur-Paschwitz的旗艦。在此期間,該艦於3月21日移除了部分火炮。從6月25日到9月16日,漢諾威號為在丹尼斯海峽擔任警備艦英語guard ship而進行了重建;它於9月27日開始擔任這一職責,取代了更老式的戰艦洛林號[43]

1918年11月4日,隨着公海艦隊廣泛的水兵譁變從威廉港蔓延到基爾,漢諾威號艦上也出現了反抗行動。[43]11月11日,德國與協約國簽署停戰協定。根據停戰協議的條款,德國水面艦隊中最具現代化的主力艦將被扣押至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基地,而艦隊的其他艦隻則將被解除武裝。[44]在協定生效的當天,漢諾威號曾被短暫派往斯維內明德,然後於11月14日至15日與西里西亞號一同返回基爾。依照停戰協定的要求,漢諾威號於一個月後的12月17日退役。[43][45]

戰後役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後,德國與協約國簽訂了《凡爾賽條約》,德意志帝國海軍改組為國家海軍。根據條款第181項,新海軍獲準保留八艘前無畏艦,其中兩艘將作為岸防儲備。[46]這意味着三艘德國級戰艦漢諾威號、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和西里西亞號,連同五艘賓士域級戰艦將繼續服役。[47]漢諾威於1920年至1921年間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為重投艦隊服役做好了準備。1921年2月10日,它被重新委任為波羅的海海軍部隊(Seestreitkräfte der Ostsee)司令、海軍上校胡戈·馮·羅森貝格德語Hugo von Rosenberg的旗艦。該部隊的駐地設在斯維內明德,當時的編成力量還包括有小巡洋艦美杜莎號、勘探船豹號和第一魚雷艇區艦隊。6月和7月,該部隊在波羅的海西部舉行了戰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演習。同年晚些時候,漢諾威還造訪了哥特蘭島。1922年3月,漢諾威號的任務是在波羅的海東部的厚厚的海冰上清理出航道。4月1日,它隨艦隊餘部被轉移到基爾。在5月23日的夜間戰鬥演習中,漢諾威號不慎與S18號魚雷艇相撞,造成後者艇上的10人罹難。之後,在這年的夏季訓練巡航期間,漢諾威造訪了芬蘭的幾個港口,並於9月參加了大型訓練演習。它於10月18日至22日出訪斯德哥爾摩,羅森貝格在那裏受到了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的接見。[43]

1929年的國家海軍艦群;漢諾威號或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處於中間位置

1923年,漢諾威號又相繼訪問了瑞典的恩舍爾茲維克卡爾斯克魯納。它於9月22日失去旗艦地位,同時艦隊由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司令部重組為戰列支艦隊,漢諾威號也加入其中。1924年中期,戰列支艦隊進行了首次前往西班牙的大規模海外巡航,期間漢諾威號曾於7月6日至13日在波爾圖加萊特停留。時任國家海軍總司令的保羅·貝恩克於8月至9月的秋季演習中登上該艦,並於9月10日率艦在波蘭的赫爾附近視察了海上閱兵。12月,在從威廉港前往基爾的途中,漢諾威號與一艘纜繩英語Mooring斷裂的拖船相撞。漢諾威號在事故中受損,造成輪機艙水浸,迫使其返回威廉港進行維修直至1925年2月。艦隊在這年的夏季巡航是前往挪威,並造訪了奧斯陸於爾維克,然後這些艦艇於9月在北海進行訓練。10月1日,漢諾威號再度成為旗艦,這次登艦升旗的是戰列支艦隊副司令、海軍上校威廉·普倫策爾德語Wilhelm Prentzel。當時,德國的活動艦隊是由漢諾威號、賓士域號、小巡洋艦阿瑪宗號和第二魚雷艇區艦隊組成。[48]

漢諾威號於1926年參加了數次大規模巡航活動,其中第一次在5月13日至6月18日期間前往西班牙和地中海。它在此期間造訪了帕爾馬卡塔赫納維戈等西班牙港口。第二次巡航於6月28日至7月1日進行,艦隻前往芬蘭的赫爾辛弗斯。9月4日至5日,艦隊巡航至斯卡恩,然後自10月11日開始另一次大西洋巡航。在航行期間,漢諾威曾分別在豐沙爾拉斯帕爾馬斯普臘亞港聖克魯斯-德拉帕爾馬比拉加爾西亞阿姆斯特丹駐泊。艦隊於12月16日返回德國,漢諾威號自1927年3月1日起進行為現代化改造和維修而退役,它在活動艦隊中的位置被西里西亞號取代。該艦裝了一根新的桅杆,但與其姐妹艦不同的是,它保留了原來的三副煙囪。1930年1月25日,漢諾威號重新入役並重返戰列支艦隊。它參與了4月2日啟程的地中海巡航之旅,期間曾在維戈、華倫西亞墨西拿雅典阿爾戈斯托利、帕爾馬和卡迪斯停留,然後於6月18日返回威廉港。[49]

1931年5月20日,漢諾威號在波羅的海參加了為總統保羅·馮·興登堡舉行的大型海上閱兵。其最後一次出國航行是在6月,當時它到訪了挪威的卑爾根。它參加了當年的秋季演習,是次演習於9月11日以即將卸任的艦隊司令、海軍中將伊萬·奧爾德科普德語Iwan Oldekop (Admiral, 1878)進行海上閱兵而結束。在演習期間,國家海軍總司令、海軍上將埃里希·雷德爾曾登上漢諾威號視察。隨後,該艦前往基爾,於9月25日在那裏退役。漢諾威號於1936年正式從海軍序列英語Navy List中除籍,之後海軍曾設想將其重建為靶艦。但這從未實施,而是將其用於爆炸試驗。[50][51]最終,該艦於1944年5月至1946年10月間在不萊梅港拆解報廢。其艦鍾則留存至特雷斯登聯邦國防軍軍事史博物館內。[52]

註釋

腳註

  1. ^ SMS表示Seiner Majestät Schiff, 即「陛下之艦」。
  2. ^ 根據德意志帝國海軍的命名法,該炮的官方名稱為28 cm SK L/40。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40表示炮管長度,即40倍徑[7]
  3. ^ 所有德國艦船在訂購時都會被賦予臨時代號;其中新增編入艦隊的使用字母代號,而用於替換舊艦的則使用「(舊艦名)代艦」。[10]
  4. ^ 艦隻被稱為「五分鐘艦」,因為這是它們在面對無畏艦時所預計的存活時間。[20]
  5. ^ 羅盤可分為32點方位,每點方位對應11.25度。向右轉舵8點可改變艦隻90度的航向。

引用

  1. ^ Staff,第5頁.
  2. ^ Hore,第69頁.
  3. ^ Campbell & Sieche,第21–22頁.
  4. ^ Herwig,第57頁.
  5. ^ Gröner,第20頁.
  6. ^ Gröner,第21頁.
  7. ^ Grießmer,第177頁.
  8. ^ 8.0 8.1 Staff,第6頁.
  9. ^ Gröner,第20–21頁.
  10. ^ Gröner,第56頁.
  11. ^ 11.0 11.1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73頁.
  12.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73–74頁.
  13.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74–75頁.
  14.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75頁.
  15. ^ 15.0 15.1 15.2 15.3 Staff,第11頁.
  16. ^ Herwig,第144頁.
  17. ^ Tarrant,第31–33頁.
  18. ^ Tarrant,第52–54頁.
  19. ^ Tarrant,第58頁.
  20. ^ 20.0 20.1 Tarrant,第62頁.
  21. ^ Tarrant,第286頁.
  22. ^ London,第73頁.
  23. ^ Tarrant,第84頁.
  24. ^ Tarrant,第150頁.
  25. ^ Tarrant,第150–152頁.
  26. ^ Tarrant,第152–153頁.
  27. ^ Tarrant,第154頁.
  28. ^ Tarrant,第155頁.
  29. ^ 29.0 29.1 Tarrant,第195頁.
  30. ^ Campbell,第254頁.
  31. ^ Tarrant,第195–196頁.
  32. ^ Tarrant,第241頁.
  33. ^ Campbell,第275頁.
  34. ^ Campbell,第294頁.
  35. ^ Campbell,第290頁.
  36. ^ Tarrant,第242頁.
  37. ^ Campbell,第300頁.
  38. ^ Campbell,第314頁.
  39. ^ Campbell,第315頁.
  40. ^ Tarrant,第246–247頁.
  41. ^ Tarrant,第263頁.
  42. ^ Tarrant,第292頁.
  43. ^ 43.0 43.1 43.2 43.3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76頁.
  44. ^ Gardiner & Gray,第139頁.
  45. ^ Staff,第12頁.
  46. ^ Sieche,第218頁.
  47. ^ Williamson,第5–6頁.
  48.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76–77頁.
  49.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77–78頁.
  50. ^ Campbell & Sieche,第141頁.
  51.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78頁.
  52. ^ Gröner,第22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