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淇淇
基本資料
物種白鱀豚Lipotes vexillifer
性別雄性
出生約1979年
長江中下游某處
捕獲1980年1月11日(1歲[1]
城陵磯長江段靠近洞庭湖口處
死亡2002年7月14日(23歲)
武漢市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
所屬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飼養單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捕獲時的體型1.43米,36.5公斤[2]
死亡時的體型2.07米,98.5公斤[3]

淇淇」(約1979年-2002年7月14日)是一頭在中國被人工飼養的雄性白鱀豚(又稱白鰭豚)。1980年1月11日在長江交接洞庭湖口處被漁民捕獲,次日運抵武漢市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並由該所一直飼養至自然死亡。它是世界上第一頭被人工飼養的白鱀豚,也是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存活最久的白鱀豚(22年185天)兼人類研究白鱀豚唯一的長期接觸對象,為白鱀豚的行為學血液學生物聲學、人工飼養、疾病診斷與防治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寶貴資料。中國學界對「淇淇」所做的系列研究,是世界上獲知白鱀豚有關信息的主要渠道來源,其中對它的生物聲學研究,推翻了早前認為淡水豚類不能表達感情的觀點[4]

因白鱀豚獨產於中國且極為稀有,「淇淇」一度成為國際上廣受關注的「動物明星」,同時也成為白鱀豚這一物種的代表。其形象被用作中國野生水生動物保護徽標,兩次繪入中國郵票,多次選為體育賽事和文化活動的吉祥物[5],頻頻在電視熒幕現身,使無數的人們認識了白鱀豚,喚起了人們對自然生態的保護意識。

儘管人們一直試圖尋找合適的雌性白鱀豚與「淇淇」配對,以此實現白鱀豚唯一可能的人工繁殖計劃,但因條件所限未能成功,「淇淇」孤獨的一生終究未留下任何後代。

捕獲

1980年1月11日,湖北省嘉魚縣的幾位漁民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長江邊作業時,發現一對白鱀豚母子擱淺在淺水區,遂用漁船堵住淺水區出口處,不久母豚死亡,幼豚被漁民用於將漁網釣上船的大鐵鈎從水中鈎起,並立即報告了當地水產部門。接到當地水產部門的報告,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連夜趕到現場,於次日清晨經過5小時50分鐘的時間,用吉普車成功將該豚乾運至武漢中科院水生所的水池中。通過檢查測量,該豚為雄性,體長1.43米(一說1.47米),體重36.5公斤,估計年齡約1歲[1][2]

漁民的鐵鈎在該豚頸背部造成了兩個直徑4厘米、深約8厘米且內部連通的大洞,同時身體有多處擦傷[4][6]。一星期後,傷口感染嚴重,該豚奄奄一息。中科院水生所聯合北京動物園同濟醫院的專家[7],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法,專門為該豚製作了一個「背心」用來給傷口敷上雲南白藥[6]。四個月後,其傷口癒合並隨即康復[8]

命名

該豚傷勢恢復後,當時的中科院水所所長、著名魚類學家、中科院院士伍獻文教授和當時的副所長胡鴻鈞教授給它取名為「淇淇」。其含義有三個方面,一是「淇」與「珍奇」「稀奇」的「奇」諧音,有珍奇的意思;二是「淇」含有三點水,即有水中動物的意思;三是「淇」與當時稱白鱀豚為「白鰭豚」的「鰭」字同音。[6]

飼養生活

從 1982 年開始,「淇淇」被飼養在一個封閉式,並帶有水循環過濾系統的圓形水泥池中。常年水溫控制在23 ℃ 至25 ℃ 之間[9]。這個水池直徑12米、深3.5米,內有三級80厘米寬的弧形台階。池中心底部有五個圓形的排水孔,池壁周圍有6個進水孔。為了保證「淇淇」的健康並方便觀察,池水透明度保持大於3.5米[10]

來觀看「淇淇」的人們常把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稱作「白公館」。白公館就從此成為中科院的一大觀點。從此中科院開始了對白鱀豚的遷位保護研究與保護工作。

在人工飼養下的「淇淇」生活很有規律,每天的食量是大約10公斤鮮魚。每天接受特定的訓練,每月體檢一次[6],平日最喜歡的娛樂活動之一就是玩游泳圈。

1986年,「淇淇」差不多八歲時,達到了白鱀豚的成熟年齡。體長與體重分別穩定於2.2米與125公斤。每年五、六月間「淇淇」進入發情期,淺灰色的背部會變得發紅,粉紅色的生殖器也常常從腹部露出,「淇淇」就不斷地在水池中翻跳。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員因此開始了為「淇淇」尋找雌白鱀豚作配偶的捕撈工作。

1986年3月31日,當時洪湖籍漁民出身的中科院水生所長江白鱀豚考察隊副隊長萬恩權與他帶領的由當地漁民組成的長江白鱀豚考察隊隊員們在中科院水生所高級工程師華元渝的指導和幫助下,在監利觀音洲下游的城陵磯江段用定點圍網的方式成功捕獲一對白鱀豚,一雌一雄。這兩頭白鱀豚用同樣的乾運方式遷運至中科院水生所內的室外水池中,作為它們暫時的家。一開始並沒有把它們放進白公館是怕「淇淇」一時不適應,因為「淇淇」被捕時年僅一歲,而在白公館被人工飼養了六年從未「見」(用聲納探聽)過另一頭白鱀豚。

中科院水生所的人員隨後給它們作了測定,並起了名字。雌豚取名為「珍珍」,雄豚取名為「聯聯」(寓意此次捕獲白鱀豚是多方力量聯合協作的成果,相關媒體報道常誤作「連連」),並發現「聯聯」是「珍珍」的父豚。「珍珍」和「聯聯」被搬進中科院水生所後一時不習慣人工飼養的環境,進行了絕食。其中院中的工作者不久便發現「珍珍」出水呼吸有困難,甚至有幾天,它已經沒有力氣游出水面呼吸了。「聯聯」儘管自己也在絕食,卻還是用盡力氣把「珍珍」的頭托出水面,讓它呼吸,以防被憋死[11]。1986年6月14日「聯聯」去世[6],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僅僅活存了76天。

「珍珍」搬進了白公館內新修成的水池後便開始斷斷續續地絕食。中科院的專家們用人工灌餵特製的魚漿來維持「珍珍」的健康。新修建的水池與「淇淇」的水池由一面水泥牆隔離,這是因為一開始怕「淇淇」會不適應「珍珍」侵犯它的住所。但是在修建「珍珍」的水池時,中間留了一個足夠一頭白鱀豚寬長的水渠道。「珍珍」或「淇淇」願意的情況下,可以隨時游進另一隻白鱀豚的水池。「珍珍」搬進白公館的一星期後,發現常常在那條水渠道的開口處游來游去。「淇淇」也是頗具好奇地在水渠道的另一開口處環繞着。又過了幾日,專家們發現「珍珍」游進了「淇淇」的水池,「淇淇」顯得有些害怕,躲在一角環繞。這樣持續了一星期,「珍珍」與「淇淇」逐漸地熟悉起來了。只是當時「珍珍」在被捕捉時還未性成熟,所以沒能懷孕,不過專家們發現「珍珍」自從進入「淇淇」的水池中居住後,性特徵開始出現了。「淇淇」與「珍珍」在次年的發情期,常做過性交,但因「珍珍」終究未能達到性成熟,所以一直沒有懷孕。1988年9月27日「珍珍」因肺炎不幸死亡。人工飼養了2.5年,它是繼「淇淇」後在人工飼養的遷位保護環境下生存最久的一頭白鱀豚[6]

1995年底,在湖北省長江石首流域捕捉到了一雌性白鱀豚。體長2.29米,重約150公斤[6]。因為這隻白鱀豚年齡較大,比較適合在保護區中自由生活。科學家本想將這隻白鱀豚與「淇淇」配對,但是考慮到「淇淇」長期生活在人工飼養環境下,已經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因此把只白鱀豚放養在石首自然保護區。1996年6月,長江爆發洪水造成這隻白鱀豚觸網溺水而死[6]

1999年初,當地的民工在上海市長江口崇明島西部的海灘上發現了被擱淺的一頭體長2米多、體重100多公斤的雌豚。因為那些民工當時不知道這就是中國珍稀的「水中大熊貓」白鱀豚,所以致使它身陷池塘長達七日。最終通知了有關部門。第十日,專家們趕到了現場,但因它已七日絕食而導致心力衰竭,用乾運的方法剛剛運抵至上海,便不治身亡[12]

水生學家們為「淇淇」尋找配偶捕到的三頭雌豚,均在能夠與「淇淇」在白公館交配前去世。已經性成熟的「淇淇」單獨在白公館生存,尤為孤獨,據專家們說,它每逢 4 至 6 月的發情期,總是「躁動不安,常常用身體撞擊池壁。」

1996年4月,「淇淇」因內分泌失調並發感染急性肝炎糖尿病[10]。它的肝損傷導致它發高血脂高血糖症。經中外專家的一番救治才得轉危為安[13][6]。1997年春,它又開始了短期的絕食,趙慶中等專家只好給它灌食魚漿。

2002年7月14日早晨6點多鐘,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員像以往一樣地去中科院水生所的白鱀豚館巡視,看到「淇淇」在水池中游動,沒有什麼異常。前一天的工作記錄上記載:晚上餵食,進食正常。8 : 25 分[14],當工作人員再次走進「白公館」時發現,「淇淇」躺在水下不動了[15]。經過一番搶救後,未能救活。死時「淇淇」的年齡約為25歲,體長2.07米,體重98.5公斤[3]。其後,對「淇淇」進行了解剖,其死因確定為年老而死。內臟器官則進行冷藏保存,以供進一步的科學研究之用[16]

相關研究

生物聲學

全球白鱀豚的聲學研究始於「淇淇」[17]。對「淇淇」的生物聲學研究發現白鱀豚視力很弱,白鱀豚會發出回聲定位訊號和聲通訊訊號。回聲定位訊號是200千赫茲的短時間脈衝信號,主要用於環境探測和捕食;聲通訊訊號為持續時間較長的10千赫茲單頻純音信號,主要用於個體之間的通訊和感情表達[7]

性行為

1988年,「淇淇」性成熟[18],此後每年春季會有厭食反應[10]。對白鱀豚「淇淇」的研究發現,在人工飼養環境下,由於長期獨居,「淇淇」在發情期(尤其是春秋季節)會進行腹部貼池底、貼池壁和陰莖外露等性自慰的行為,以及急游衝刺、水下呼吸,發出叫聲、直立、跳躍等表現出焦躁不安的劇烈活動[10]。並認為雄性白鱀豚交配時很可能是在雌豚上面[19],與之前野外觀察的所發現的交配方式並不相同[20]。但是否受到人工環境的影響而發生了改變則不得而知。

此外,對「淇淇」的性腺所分泌血清睾酮的長期分析發現,「淇淇」性腺分泌睾酮的活動有周期性的變化[18]。表明白鱀豚是季節性的繁殖動物[10]

人工飼養

「淇淇」以淡水魚為食,春至秋初以白鰱為主;秋末至冬季以鯉魚鯽魚為主。日食量約在6-7.5公斤[10]

在1980年代,中國科學家重點研究了人工飼養方面的問題。建立了白鱀豚飼養水質標準和白鱀豚血液學標準。「白鱀豚飼養生物學研究」於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7]

從對「淇淇」的長期觀察和研究發現,白鱀豚的人工飼養需要保持良好水質。生病首先從攝食和行為異常上反映出來[21]

其他

研究者測定了「淇淇」與「珍珍」的心電圖,確定了白鱀豚心電圖常規導聯的連接方法以及心電圖的特徵,以作為診斷白鱀豚心血管疾病的依據[22]

紀念

1980年中國郵電部為紀念捕獲「淇淇」,特地以它的形象發行了特種郵票。1992年成為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吉祥物,並成為歷屆武漢國際渡江節的保護神。1996年中國銀行發行了5元紀念幣,1997年中國農業部將「淇淇」的形象定位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標誌[5]

相冊

「聯聯」和它的女兒「珍珍」

參考文獻

  1. ^ 1.0 1.1 于江. 第三位白鱀豚天使——"容容"[M]// 于江.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容容」不幸夭折之後,還作了一件鮮為人知的科研項目,就是為「淇淇」做年齡鑑定。這件事情似乎已經不再被人提起,我們只在陳佩薰等4位專家1986發表的「白鱀豚飼養的研究」報告中看到這樣一小段記錄:「根據生活在長江的白鱀豚年齡、體長和體重的關係以及「容容」死亡後的年齡鑑定,可以斷定「淇淇」1980年初來水生所時的年齡為1齡。」而此前,對「淇淇」的年齡只是通過它的體長、體重推算出來的,對外的表述都是「約2歲」或「2-3歲」。現在,科研人員通過對「容容」死後的年齡鑑定,驗證了以前對白鱀豚年齡與體長、體重關係的研究結果,從而才確定了「淇淇」被捕獲時的年齡為1歲。但不知因何原因,該研究報告中對「淇淇」年齡的這個「斷定」並沒有對外公開正式使用。正如前文所述,水生所對外的提法仍然是「約2歲」。】
  2. ^ 2.0 2.1 于江. "淇淇"成為《人民日報》的"新聞人物"[M]// 于江. 悲情國寶: 白鱀豚生死全記錄. 北京: 華齡出版社, 2012. 【在各級媒體紛紛報道「淇淇」被人工飼養的新聞時,除了「淇淇」為雄性沒有出入外,對它的身長、體重、年齡卻出現了一些混亂。《人民日報》首次報道的是「體重一百二十多,體長約一點五米。」而《長江日報》報道的是「體長1.47米,體重五十多公斤。」《武漢科技報》報道說「重八十市斤」。關於「淇淇」的年齡,《科學報》報道說「淇淇」僅有2-3歲。《湖南日報》報道中是「年齡為三歲左右。」除了媒體,南師大著名學者周開亞教授在《白鱀豚及長江流域的瀕危動物》一書中記述「淇淇」被捕獲時「長1.43米,重36.5公斤。據測定,是頭剛滿1周歲的幼豚。」而親手把「淇淇」從城陵磯接回武漢的水生所著名白鱀豚專家劉仁俊研究員最早在《今日中國(中文版)》刊登的「白鰭豚『淇淇』飼養成功」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淇淇』剛來陌生環境時,顯得驚慌不安,再加上病重等原因,體重從原來的三十六點五公斤降至三十四公斤。從病癒至今,它的體重已達五十九公斤,體長一點四五米。根據我們已有的資料,白鰭豚的最高年齡可達三十多歲,而「淇淇」卻僅有二至三歲,在它的生命的過程中還僅僅是幼年。」……作為中國最權威的白鱀豚研究中心的中科院水生所,在1997年對外提供的宣傳材料表述的是:「通過測量,該豚體長1.47米,體重36.5公斤,估計年齡約2歲。」劉仁俊研究員在2002年出版的《長江女神白鱀豚》一書中的表述也完全相同:「白鱀豚很大,有36.5千克,1.47米長……我們可以推斷出,那時,『淇淇』的年齡大概是2歲。」《三聯生活周刊》在「白鱀豚:不可阻擋的消亡?」一文中引用陳佩薰教授的原話:「『淇淇』的年齡,也是根據它的外觀、體形、牙齒取樣,以及和一些死亡白鱀豚標本的比較研究,才逐步推算出當時大約是2歲左右」。】
  3. ^ 3.0 3.1 楊健, 劉洪波. 飼養條件下白鱀豚微量元素的積累[J]. 獸類學報, 2005, 25 (3): 307-309.
  4. ^ 4.0 4.1 余夫. 渐行渐远的“长江女神”. 百科知識. 2007-10, (19): 10–12 [2009-02-16]. 
  5. ^ 5.0 5.1 魏卓. 永遠的"淇淇"[J]. 知識就是力量, 2002 (12): 35-37.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胡本正. 水中國寶白鱀豚[J]. 野生動物, 2003 (5): 28-30.
  7. ^ 7.0 7.1 7.2 魏卓. 白鱀豚研究與保護的回顧和展望[J]. 海洋世界, 2007 (6): 48-53.
  8. ^ 林克傑, 劉仁俊. 白鱀豚的外傷治療[J]. 海洋與湖沼, 1982, 13 (6): 548-552.
  9. ^ 生死白鱀豚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2-03. 南方網, 2002-08-01.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陳道權, 趙慶中, 王克雄, 等. 池養雄性白鱀豚性自慰行為與血清睾酮濃度之間的關係[J]. 動物學報, 2002, 48 (5): 611-617.
  11. ^ 長江女神──白鱀豚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4-30. 南方網, 2005-07-21.
  12. ^ 面對白鱀豚瀕臨滅絕的境況,出席全國政協大會的委員們呼籲———救救「淇淇」們!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2-08. 湖北日報, 2002-03-13.
  13. ^ 白鱀豚淇淇的23年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9-01.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
  14. ^ 陳瑜. 長江女神, 長江最後的一個神話[J]. 生物進化, 2007 (3): 37-39.
  15. ^ 長江女神──白鱀豚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4-30. 南方網,2005-07-21.
  16. ^ 胡偉鳴. 白鰭豚淇淇的單身一生[J]. 新聞周刊, 2002 (20): 50-53.
  17. ^ 王克雄. 傾聽豚語[J]. 大自然, 2008 (2): 34-36.
  18. ^ 18.0 18.1 陳道權, 趙慶中, 劉仁俊. 人工飼養條件下白鱀豚雌雄個體某些血清生殖激素的初步研究[J]. 水生生物學報, 1994, 18 (3): 292-295.
  19. ^ 陳道權, 王克雄, 龔偉明, 等. 白鱀豚"淇淇"性自慰行為周期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學報, 2001, 25 (5): 467-473.
  20. ^ 華元渝, 趙慶中, 張國成. 長江白鱀豚的行為特徵[J]. 自然雜誌, 1987 (10): 765.
  21. ^ 劉仁俊, 張先鋒. 白鱀豚人工飼養 21 年[J]. 中國科學基金, 2001 (3): 174-176.
  22. ^ 劉仁俊, 馬建新, 趙慶中, 等. 白鱀豚正常心電圖的初步探討[J]. 水生生物學報, 1992, 16 (4): 35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