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泯
章泯(1907年2月11日—1975年2月4日),原名謝興,又名謝韻心,筆名杜山、陸擎等,男,四川峨眉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戲劇家[1]。
生平
章泯是四川省峨眉縣燕崗鄉人,生於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父親是清朝秀才。章泯1歲喪母,幼年隨父親讀書,1918年考入成都第一中學。不久,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潮流席捲成都後,成都的「春柳劇社」演出時事劇《徐錫麟刺恩銘》、《安重根刺伊藤博文》、《威尼斯商人》(演出時更名為《一磅肉》),受到成都市民歡迎。章泯由此對新文學與新戲劇產生興趣。1923年,章泯考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戲劇系。在北京他結識了蕭三,1926年經蕭三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此後他研究蘇聯的新戲劇藝術[1]。
章泯畢業後,因時局混亂,同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1930年,他從北平到上海。1931年,「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立,章泯隨即參加,並當選為執委。1932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一·二八事件後,章泯創作了《東北之家》、《黃浦江邊》、《婦女進行曲》、《我們的故鄉》、《家破人亡》、《生路》等獨幕劇、多幕劇,控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罪行。在上海他先後導演了抗日名劇《放下你的鞭子》、果戈理的《欽差大臣》、易卜生的《娜拉》、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他撰寫了《悲劇論》、《喜劇論》、《戲劇的現在和將來》等專著和論文,並系統翻譯了國外尤其是蘇聯的戲劇理論著作,如波斯瓦的《哈姆雷特對演員的忠告——莎士比亞的表演論》、阿·杜克斯的《近代戲劇家》、契萊的《戲劇的本質》,特別是翻譯了蘇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著作,對中國戲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他是中國最早介紹並實踐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人。1937 年5月,章泯在上海同葛一虹等人創辦《新演劇》月刊,宣傳革命現實主義的戲劇理論,特別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為建立中國自己的表演體系培養了許多人才[1]。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章泯投身抗日救亡的戲劇活動。在武漢參加了話劇《保衛蘆溝橋》的導演工作;在桂林導演了自己創作的《我們的故鄉》和於伶創作的話劇《夜光杯》。同時他創作了《戰鬥》、《血》、《鋼表》等抗戰劇本,發表了論文《論戰時工農演劇》、《新悲劇論》。1938年進入四川,在成都的四川省立戲劇學校任教。1939年抵達重慶,在陶行知創辦的育才學校任戲劇組主任,同時獲聘為中國電影製片廠特約編導委員,撰寫並出版了《表演藝術論》。1940年底,他被安排在郭沫若主持的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員會工作,開展劇本創作及戲劇理論研究。皖南事變後,章泯輾轉多地,先後在香港、東江游擊區、四川江安等地從事戲劇教學及創作。先後導演了《希特拉的傑作》、《北京人》、《家》、《孔雀膽》、《天國春秋》等戲劇。還與鄭君里共同翻譯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自我修養》,並單獨翻譯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筋肉鬆弛》、《交流》,史萊格爾的《論鬧劇與趣劇》。他還創作了多幕劇《苦戀》[1]。
抗日戰爭勝利後,章泯來到香港。1946年,他導演了由中原劇社演出的話劇《阿Q正傳》,創作了話劇《村中之夜》、《虎》。後來他撰寫了總結自己舞台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演員與導演》一書,創作了電影劇本《紅塵白璧》(即《怨偶情深》),導演了電影《結親》,編導了故事片《靜靜的嘉陵江》、《冬去春來》[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章泯參加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電影工作者協會,並當選為理事,他還任中央電影局藝委會主任。1950年代初,他在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團導演了大型蘇聯話劇《俄羅斯問題》,與吳雪合作導演了《在新事物面前》,他還翻譯了美國海夫納的《戲劇導演手冊》、蘇聯羅沙里的《蘇聯電影的實驗》[1]。
1955年,他參與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電影學院——北京電影學院,歷任副院長、院長、黨委書記。1966年文革爆發後,章泯因很了解江青1930年代在上海戲劇界的行為,而深受江青打擊陷害,在江青親自干預下,章泯遭到殘酷摧殘和凌辱[1]。
1975年2月4日,章泯在北京逝世。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後,章泯獲得平反[1]。
家庭
- 妻:蕭昆,是蕭三的胞妹,1920年代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婚後為了戲劇事業,蕭昆與章泯一起到上海[2]。1936年9月間,已有妻兒的章泯和藍苹(後改名江青)同居,隨後章泯和蕭昆離婚[3][4]。後來章泯到了重慶又和蕭昆復婚[2]。
- 子:蕭朗,蕭昆與章泯所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