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恩級大巡洋艦
概況 | |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前級 | 阿達爾貝特親王級 |
次級 | 沙恩霍斯特級 |
建造期 | 1902-1906年 |
規劃數 | 2 |
完成數 | 2 |
損失數 | 1 |
報廢數 | 1 |
技術數據 | |
艦型 | 裝甲巡洋艦(大巡洋艦) |
排水量 |
|
全長 | 127.80公尺 |
全寬 | 20.20公尺 |
吃水 | 7.76公尺 |
動力輸出 | 19000匹軸馬力 |
動力來源 | 三軸,三台三脹式蒸汽機 |
速度 | 21節 |
續航距離 | 4200海里以12節 |
乘員 | 633人 |
武器裝備 |
|
裝甲 |
羅恩級大巡洋艦(德語:Roon-Klasse)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20世紀初建造的兩艘裝甲巡洋艦(大巡洋艦)的船級。該船級由首艦羅恩號和末艦約克號所共同組成,它們與早前的阿達爾貝特親王級艦隻非常相似,但包含了輕微的漸進式改良。通過增加第四座煙囪,這些艦隻很容易與其前級作區分。如同德國建造的大多數裝甲巡洋艦一樣,它們被設計用於擔任德國海外領地的駐艦。這些艦隻與它們的英國競爭對手並無可比性。
兩艘同級艦在1905-1906年相繼投入使用後便跟隨公海艦隊的偵察部隊一起服役。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時,它們還曾與第一偵察集群內更為強大的戰鬥巡洋艦共同作戰。在1914年12月6日完成突襲英國海岸的任務返航時,約克號不慎觸發了德國人自己佈設的水雷,並伴隨着重大傷亡而沉沒。羅恩號在1916年被解除武裝,並計劃改造為水上飛機母艦,但從未能實現。該艦最終於1921年拆解報廢。
設計
羅恩號及其姊妹艦約克號的設計工作於1901年完成[1]。這個船級的設計可以追溯至1896-1900建造的德國首艘裝甲巡洋艦俾斯麥侯爵號,以及之前的防護巡洋艦維多利亞·路易絲號級。德國的裝甲巡洋艦主要是為海外值勤而設計,特別是作為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德國殖民地駐艦。[2]
羅恩號和約克號是前身阿達爾貝特親王級大巡洋艦的改進版本。兩艘艦較阿達爾貝特親王級略大且速度更快,裝甲佈局亦稍有不同;羅恩級艦隻在炮塔表面的裝甲更薄,甲板的裝甲保護也較輕。[3]它們具有許多與同代德國前無畏艦相同的特徵,包括採用較小的主艦炮,但副炮則比國外同類艦隻的裝備更重。因此,它們無法與英國的同代產品相提並論。[4]英國海軍歷史學家約翰·泰勒(John Taylor)認為這些艦隻「防護較差且並非一個成功的在役船級」[5]儘管有缺點,但羅恩級仍然為後續的沙恩霍斯特級提供了技術積累,並且事實證明她是更好的戰艦,比實際上更脆弱的英國同行們要好得多。
整體特徵
羅恩級艦隻的水線長度和全長分別為127.3米(417英尺8英寸)和127.8米(419英尺3英寸),有20.2米(66英尺3英寸)的舷寬,以及7.76米(25英尺6英寸)的吃水深度。它們的設計排水量為9,533公噸(9,382長噸),滿載排水量則可達10,266公噸(10,104長噸)。[6]船體採用橫向和縱向鋼框架構造,再覆以鋼製船體板鉚接而成。它們被分為十二個水密艙室和一個占龍骨長度比重為60%的雙層船底。[1]
如同前級阿達爾貝特親王級一樣,羅恩號和約克號也被德國海軍視為良好的遠洋船具;當艦隻下部的燃料艙裝滿時,它們的運動平穩,易於操縱且對掌舵的反應十分靈敏。但它們在滿舵時會有高達六成的速度損失。由於艦隻的炮廓安裝過低,因此它們相當潮濕;以至於廓裝炮無法在大浪洶濤的條件下使用。[7]艦隻的橫向穩心高度為1.04公尺(3英尺5英寸)。羅恩級艦隻的標準船員編制為35名軍官和598名水兵,但在擔任分艦隊旗艦時,還可額外增加13名軍官和62名水兵;而作為第二旗艦時的增補人數則為9名軍官和44名水兵。[8]
機械裝置
羅恩級艦隻的推進系統與前級相同,由三台立式三缸三脹往復式蒸汽機所組成,各負責驅動一副三葉螺旋槳;其中中心槳的直徑為4.5米(14英尺9英寸),兩個外槳則略大,直徑為4.8米(15英尺9英寸)[9]。由杜塞爾多夫-拉廷格圓筒鍋爐廠(Düsseldorf-Ratinger Röhrenkesselfabrik)生產的十六台杜爾鍋爐負責為發動機提供蒸汽。每台鍋爐各設四個燃燒室,共計48個。推進系統的額定功率為19,000匹指示馬力(14,000千瓦特),最高速度為21節(39公里每小時)。電力由四台渦輪發電機供應,可在110伏特的電壓下輸出260千瓦特(350匹馬力)的總電功率。[1]
武器裝備
羅恩級艦隻的主艦炮為安裝在兩座雙聯裝炮塔上的四門210毫米40倍徑速射炮[註 1],分設於中央艦艛的兩端。它們在發射108公斤(238英磅)炮彈的初速為780米每秒(2,600英尺每秒)。炮塔的初始最大高程為16度,射程為12,300米(13,500碼)。而當其後將高程提升至30度後,最大射程則達到16,200米(17,700碼)。[11]
艦隻的副炮則由十門安裝在單座炮塔或炮廓內的150毫米40倍徑速射炮以及十四門全數安裝在炮廓內的88毫米35倍徑速射炮組成。150毫米炮在發射40公斤(88英磅)炮彈時的初速為800米每秒(2,600英尺每秒);炮管可提升至30度仰角,射程為13,900米(15,200碼)。88毫米炮在發射7公斤(15英磅)炮彈時的初速為770米每秒(2,500英尺每秒);其最大射程為9,100米(10,000碼),可提升至25度仰角。[11]此外,艦隻還裝備有四具450毫米(17.7英寸)浸沒式水下魚雷發射管;分別佈設在艦艏、艦艉和兩邊舷側,並提供11枚魚雷[12]。
這些武器裝備與前級阿達爾貝特親王級艦隻基本相同[13],僅存在攜彈量差異。羅恩級艦隻可為主炮提供380枚彈藥、為150毫米炮提供1600發炮彈,以及為88毫米炮提供2100發炮彈。羅恩號曾計劃被改造為一艘水上飛機母艦,這需要六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和六門帶有2400發彈藥的88毫米高射炮,但改造最終從未實現。[1]
裝甲保護
羅恩級艦隻受到克虜伯滲碳鋼的保護。其水線裝甲帶在艦舯有100毫米(3.9英寸)厚的鋼板,用以保護彈藥艙、輪機艙等核心部位。裝甲帶在中央部分的兩端減弱至80毫米(3.1英寸)。它們由一層55毫米(2.2英寸)厚的柚木作支承。對於炮廓甲板,其側部裝甲的厚度同樣為100毫米。裝甲甲板的厚度則為40至60毫米(1.6至2.4英寸),並在舷側以40至50毫米(1.6至2.0英寸)厚的斜面裝甲與主裝甲帶相連。[9]前司令塔的側部和頂部分別有150毫米(5.9英寸)和30毫米(1.2英寸)厚。後司令塔的防護較弱;其側部厚80毫米,頂部為20毫米(0.79英寸)。[1]主炮炮塔的兩側覆蓋有150毫米厚的鋼板,頂部為30毫米厚。150毫米炮的炮塔側部也有100毫米,並裝備80毫米厚的炮擋。[9]
建造
羅恩號是為替代老舊的鐵甲巡防艦皇帝號而以「皇帝代艦(Ersatz Kaiser)」為代號訂購[註 2][1],後者已更名為「天王星號(Uranus)」並被用作港口船[15]。羅恩號於1902年在基爾的帝國船廠開始架設龍骨,1903年6月27日下水,至1906年4月5日完工,共計斥資1534.5萬黃金馬克。約克號則是為替代老舊的鐵甲巡防艦德國號而以「德國代艦(Ersatz Kaiser)」為代號訂購[1],後者是皇帝號的姊妹艦,已更名為「火星號(Jupiter)」並被用靶艦[15]。約克號於1903年2月在漢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廠開始架設龍骨,1904年5月14日下水,至1905年11月21日竣工,共計花費1624.1萬黃金馬克[9]。
同級艦
艦隻 | 造船廠[16] | 命名來源 | 架設日期 | 下水日期[16] | 入役日期[16] | 結局 |
---|---|---|---|---|---|---|
羅恩號 | 基爾帝國船廠 | 普魯士陸軍元帥阿布雷希特·馮·羅恩 | 1902年8月1日 | 1903年6月27日 | 1906年4月5日 | 1921年拆解報廢 |
約克號 | 漢堡布洛姆-福斯船廠 | 普魯士陸軍元帥路德維希·約克·馮·瓦滕堡 | 1903年2月 | 1904年5月14日 | 1905年11月21日 | 1914年11月4日觸德國水雷沉沒 |
服役歷史
羅恩號
投入艦隊服役後,羅恩號被分配至第一偵察集群。1908年,它擔任第二支隊司令海軍少將赫爾曼·雅各布森的旗艦。[17]羅恩號在此服役直至1912年,然後被新的戰鬥巡洋艦毛奇號所取代[18]。
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羅恩號轉而擔任第三偵察集群的旗艦。艦隻參加了一戰期間的數次行動,其中包括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並在當時為公海艦隊的無畏艦群提供巡洋艦屏護。[19]羅恩號還參加了在波羅的海針對俄羅斯帝國海軍的行動,包括於1915年5月協助德國陸軍炮擊設在利鮑的俄軍陣位[20]。此外,1915年7月爆發的奧蘭群島海戰也是在包括羅恩號在內的幾艘德國巡洋艦與以裝甲巡洋艦留里克號為首的俄國分艦隊之間展開[21]。同年8月,羅恩號攜大巡洋艦海因里希親王號又炮擊了波羅的海的一些俄軍陣位,並曾短暫與幾艘俄國驅逐艦交火[22]。
1916年之後,羅恩號被解除武裝,並在基爾用作警備艦和浮動的宿營船直至戰爭結束。同時,將艦隻改造為水上飛機母艦的設計工作也隨之展開;工程計劃從1917年持續到1918年,為期二十個月。然而,這些改造並未實現,羅恩號於1920年11月25日正式從海軍名錄中除籍,並於次年在基爾北堤拆解報廢。[8]
約克號
約克號同樣跟隨其姊妹艦在第一偵察集群的第二支隊服役[17]。1908年,該艦憑藉優異的射擊成績代表偵察集群贏得了年度的「皇帝砲術獎(Kaiser's Schießpreis)」。1911年,海軍上校弗朗茨·馮·希佩爾接任約克號艦長,這是一戰期間指揮第一偵察集群的司令。[23]他在該艦的任期從1911年10月1日至1912年1月26日止[24]。1912年初,艦隻退役,其船員遂被轉移至新近入役的戰鬥巡洋艦塞德利茨號[25]。
約克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役期非常短暫。當戰爭爆發時,它被帶出預備役,並跟隨其姊妹艦加入了第三偵察集群。在完成突襲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及惠特比的任務後,該艦在返回玉石灣期間發生導航錯誤,意外地駛入並撞上了德國的防禦雷區。約克號迅速沉沒,629名船員中僅127人獲救。[26]艦隻殘骸於1929年至1980年代中期分為幾個階段進行清理。第一階段工作從1929年持續至1930年,1965年又曾短暫展開。艦隻的最終移除工作則始於1982年。[8]
註釋
- 腳註
- 引用
- ^ 1.0 1.1 1.2 1.3 1.4 1.5 1.6 Gröner,第51頁.
- ^ Gardiner & Gray,第142頁.
- ^ Gardiner & Chesneau,第255頁.
- ^ Gardiner & Chesneau,第249頁.
- ^ Taylor,第50頁.
- ^ Seligmann,第20頁.
- ^ Gröner,第50–52頁.
- ^ 8.0 8.1 8.2 Gröner,第52頁.
- ^ 9.0 9.1 9.2 9.3 Gröner,第51–52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11.0 11.1 Gardiner & Gray,第140頁.
- ^ Gröner,第50–51頁.
- ^ O'Brien,第18頁.
- ^ Gröner,第56頁.
- ^ 15.0 15.1 Gröner,第7頁.
- ^ 16.0 16.1 16.2 Gardiner & Gray,第162頁.
- ^ Staff,第15頁.
- ^ Scheer,第69頁.
- ^ Halpern,第191頁.
- ^ Halpern,第194–195頁.
- ^ Tucker,第293–294頁.
- ^ Philbin,第18頁.
- ^ Philbin,第183頁.
- ^ Staff,第22頁.
- ^ Tarrant,第30頁.
參考資料
- Gardiner, Robert; Gray, Randal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2.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4 [2018-09-18]. ISBN 0-87021-907-3. OCLC 1211986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5).
- Gardiner, Robert; Chesneau, Roger; Kolesnik, Eugene M.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0-85177-133-5.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 Halpern, Paul G. A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I.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5. ISBN 1-55750-352-4.
- O'Brien, Phillips Payson. Technology and Naval Comba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Routledge. 2001. ISBN 0-7146-5125-7.
- Scheer, Reinhard. Germany's High Seas Fleet in the World War. Cassell and Company, ltd. 1920.
- Seligmann, Matthew S. Naval Intelligence from Germany: The Reports of the British Naval Attaches in Berlin, 1906–1914.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7. ISBN 0-7546-6157-1.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cruisers: 1914–1918. Oxford: Osprey Books. 2006. ISBN 978-1-84603-009-3.
- Taylor, John. German Warships of World War I.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70. ISBN 0-7110-0099-9.
- Tucker, Spencer E. The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 ABC-CLIO. 2005. ISBN 1-85109-420-2.
-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1995. ISBN 0-304-35848-7.
- German Naval Not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aval Engineers (Annapolis: American Society of Naval Engineers). 1909, 21: 1052–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