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遙天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7年11月29日) |
蕭遙天 | |
---|---|
字 | 無畏 |
號 | 薑園 |
出生 | 蕭公畏 1913年 中華民國廣東省潮陽縣棉城 |
逝世 | 1990年(76—77歲) 馬來西亞檳城 |
筆名 | 蕭遙天 |
職業 | 教師、作家 |
國籍 | 馬來西亞 |
教育程度 | 大學 |
創作時期 | 1923年-1990年 |
體裁 | 小說、散文、詩、評論 |
代表作 | 《中國人名的研究》 《食風樓詩存》 |
蕭遙天(1913年—1990年[1]),馬來西亞作家、學人、書畫家,素有「天南一枝筆」雅號。
生平
生於廣東潮陽棉城,原名公畏,字無畏,號薑園,筆名遙天,齋號食風樓,曾任教鍾靈國民型中學。
作品
- 詩:
- 《食風樓詩存》(檳城:天風,1979年)
- 小説:
- 《豹變》(檳城:檳城教育,1973年)
- 論述:
- 《語文小論》(檳城:鍾靈中學,1955年)
- 《中國人名的研究》(檳城:檳城教育,1970年)
- 散文:
- 《東西談》(香港:南國,1954年)
- 編書:
- 《教與學月刊》
研究現狀
- 方美富〈馬華文學視野中的「教師作家」——《教與學月刊》研究〉,宣讀於「華人文化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琦玉:立教大學,2010年2月22日—23日。改題〈蕭遙天和《教與學月刊》〉,刊《季風帶》創刊號,吉隆坡:三三出版社,2016年6月,頁22—34。[ISSN 0128-2115 / ISBN 9789671357446]
- 方美富〈冬蟲夏草:蕭遙天生平與文學攷辨〉,宣讀於「二〇一四年第二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雙年會」,吉隆坡:精英大學,2014年6月20—21日。刊《變遷中的馬來西亞與華人社會:二〇一四年第二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雙年會論文集》,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15年9月,頁67—88。[ISBN 9789833908349]
- 鍾怡雯〈斑駁的時代光影——論蕭遙天與馬華文學史〉,宣讀於「當代漢語文學概念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琦玉:立教大學,2015年11月20日—22日。刊《中國現代文學》第31期(2017/06/20),頁185-204。[ISSN 1684-4238]。收入《馬華文學批評大系:鍾怡雯》,桃園: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19年2月,頁60—89。[ISBN 9789866594458]
- 方美富〈蕭遙天與五八年「華文」課本誕生〉,宣讀於第卅三屆全國華人文化節「創新與跨越:重塑文化的想像力學術研討會」,吉隆坡: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2016年12月3日—4日。刊《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學刊》第21期,2019年3月,頁43—72。[ISSN 1511-0044]。
- 方美富〈「我的藝友與文友」:蕭遙天與臺港友朋交遊考〉,宣讀於「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臺灣·馬華·新華文學與文化國際研討會」,吉隆坡:馬來西亞拉曼大學,2017年11月25日—26日。刊《華語語系與南洋書寫:臺灣與星馬華文文學及文化論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18年11月,頁179—212。[ISBN 9789576786600]
- 黃國華〈蕉風、采風、食風:論馬來亞獨立前夕物體系統與國家認同的重構〉,宣讀於「異代新聲:馬華文學與文化研究生國際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2018年3月24日—25日。刊熊婷惠,張斯翔,葉福炎編《異代新聲:馬華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高雄: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2019年5月,頁55—82。[ISBN 9789860589047]
- 方美富〈五八年「中國文學」課本發微——中學華文,文學與時代〉,宣讀於「在路上:第二屆近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吉隆坡:吉隆坡暨雪蘭莪中華大會堂,2019年12月28日—29日。刊《馬來西亞敎育評論》第6期,加影:董總,2019年12月,頁38—58。[ISSN 2590-373X]
外部連結
- ^ 方美富《冬蟲夏草:蕭遙天生平與文學攷辨》,《變遷中的馬來西亞與華人社會:二〇一四年第二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論文集》(Malaysia and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Transition),吉隆坡:華社研究中心,2015年9月,頁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