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範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貴州師範大學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老校名國立貴陽師範學院、貴陽師範學院
校訓慎思篤行 博學致新
創辦時間1941年10月24日 (1941-10-24)
 中華民國貴州省貴陽市
校慶日10月24日
學校標識碼4152010663
學校類型省屬高校
黨委書記肖遠平
校長張紹東
校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
貴州省貴陽市
寶山校區雲岩區寶山北路116號
花溪校區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
代表色[1]
隸屬貴州省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網站www.gznu.edu.cn
位置
地圖

貴州師範大學(英語: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縮寫GZNU[1]),原名國立貴陽師範學院,創建於1941年,成立之時設教育學、國文學、英語學、數學四系,史地、理化兩科,後發展為師範類大學。1958年,與貴州大學合署。1959年獨立辦學。

1950年10月,國立貴陽師範學院更名為「貴陽師範學院」。195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委託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貴陽師範學院;同年1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學校。1958年,貴州省委決定在貴陽師範學院現有條件和師資設備的基礎上建立貴州大學,貴陽師範學院不撤銷,兩校並存。1985年3月,貴陽師範學院更名為「貴州師範大學」。2004年,原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併入貴州師範大學。2015年成為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貴州師範大學是區域高水平大學之一,是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大學,入圍「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歷史沿革

近代

民國30年(1941年)10月,國立貴陽師範學院創建,設有教育學系、國文學系、英語學系、數學系、史地科、理化科。民國31年(1942年),學校增設體育童子軍專修科;同年,設立國立貴陽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小學。 1942年,設立國立貴陽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小學。1944年,將史地科、理化科改為史地學系和理化學系。1950年,成立臨時院務委員會,取消「國立」二字,定名為貴陽師範學院。學院設教務處和總務處,將訓導處改為生活指導委員會,增設藝術專修科(學制三年),設音樂和美術兩個專業;英語系改為外語系,增設俄語專業;體育童子軍專修科改名為體育專修科;成立政治課教學研究組;附中併入省立貴陽中學(現貴陽一中),附小改名為貴陽師範學校附屬小學。1953年,院系調整,設中文、俄語、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七個系和中文、歷史、教育、數學、物理、化學、藝術、體育八個專修科。

現代

1950年10月,國立貴陽師範學院更名為「貴陽師範學院」。1952年貴陽師範學院(教育系)併入西南師範學院(現西南大學)。1953年,貴州大學(中文、歷史系)、昆明師範學院(地理專業部分)、成都藝術專科學校(藝術師範科)併入貴陽師範學院。195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委託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貴陽師範學院;同年11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學校。1956年,貴陽師範學院(藝術科)併入貴州民族學院(現貴州民族大學)。1958年,貴州省委決定在貴陽師範學院現有條件和師資設備的基礎上建立貴州大學,貴陽師範學院不撤銷,兩校並存。1958年貴陽師範學院(體育專修科)改建為貴陽體育專科學校。1959年,貴州大學獨立辦學。1961年,貴陽體育專科學校併入貴陽師範學院;貴州大學(歷史系)併入貴陽師範學院。1985年3月,貴陽師範學院更名為「貴州師範大學」。1996年,貴州師範大學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04年,原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併入貴州師範大學。2015年成為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學校現狀

院系設置

文學院、法學院、歷史與政治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求是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體育學院、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材料與建築工程學院、國際旅遊文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大數據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傳媒學院、知行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研究機構

貴州師範大學設立了多所研究機構,如國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喀斯特地區關鍵信息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貴州師範大學中國-東盟文化研究中心、文學·教育與文化傳播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貴州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喀斯特生態文明研究中心、貴州省山地環境信息系統與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貴州省信息與計算科學重點實驗室、貴州省山地資源與環境遙感應用重點實驗室、貴州省植物生理與發育調控重點實驗室、貴州省功能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貴州喀斯特石漠化綜合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鋁電解炭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省遙感中心、貴州師範大學智能計算與控制技術工程實驗室、貴州省藥物質量控制及評價技術工程實驗室、貴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防治與衍生產業工程實驗室、貴州省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工程實驗室、喀斯特地區關鍵信息技術及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喀斯特山地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協同創新中心、貴州省喀斯特地區生物與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貴州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貴州師範大學天文研究與教育中心等。

文化傳統

校徽

學校校徽為圓形,校徽的基準色為紅色,圖案由中英文「貴州師範 大學」校名、建校時間和篆體變形字「師大」組成。

知名校友

政界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傅傳耀、原副主任顧久,天津市市長廖國勛貴州省政協原副主席王惠業班程農謝曉堯劉鴻庥王德懋相小青雲南省副省長邱江廣西軍區原副政委周焜光中宣部原部長朱厚澤

學術界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吳如嵩,數學家陳木法

參見

參考文獻

  1. ^ 1.0 1.1 贵州师范大学章程. 貴州師範大學信息公開網. [2021-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