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清真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座標39°54′23″N 116°39′51″E / 39.906297°N 116.664075°E / 39.906297; 116.664075

通州清真寺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通州區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5-33
登錄1995年10月20日

通州清真寺,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清真寺胡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1]

歷史

通州清真寺,原名通州禮拜寺、朝真寺,是北京地區知名的清真大寺之一。該寺始建於元朝延佑年間(1313年-1320年),位於牛市口,供開展牛羊貿易的回族住戶及來往客商沐浴參禮,當時規模較小。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重修。明朝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又廢址擴建,規模弘大。清朝同治年間(1871年左右),仿照宮廷園林的建築格局再度擴建。中華民國時期,1931年、1945年又進行過修葺。[1]

1959年,通州清真寺定為通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定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該寺是北京市通州區伊斯蘭教協會的所在地。[1]1960年代,電影《野火春風斗古城》曾在此拍攝。

通州區有清真寺9座,教民共約18000人,全部為回族。本坊的教民中有許多德才兼備之人:馬兆豐擔任寺管事鄉老30餘年,捐資助寺;朱友山創辦通州國民學校,任教40多年;閻振聲創辦普育女子小學,開本地回族女童入學的先例;金吉堂著有《中國回教史研究》,是中華民國時期回族、中國伊斯蘭教史的名著;張彼山、宛梅奄,都是以書畫知名;聞省三是當代知名的阿訇。本坊赴麥加朝覲哈吉較多,知名的有高二巴、張青雲、聞省三。[1]

建築

該清真寺原先的主要建築有:[1]

  • 牌樓:通州清真寺東側是西街,街的北口有牌樓一座,為木製殿式,二柱一樓,五脊六獸。
  • 門:原寺不設正門,南北各闢有一側門。
  • 影壁:在該清真寺的中軸線上,正面砌有一座歇山綠琉璃吻獸大影壁,岔角嵌有石刻雲紋,壁心浮雕瓶花,下部是須彌座,須彌座上有浮雕花鳥。
    • 垂花門:影壁的南北各有垂花門一座,勾連搭二卷,懸山卷棚頂,蘇式彩畫。
  • 宣禮樓:進入院內之後,正對影壁的是宣禮樓,將該清真寺分為前後兩院。宣禮樓為歇山重檐式,調大脊,脊中有寶瓶,綠琉璃筒瓦屋面,獸形鴟吻,上層四周帶廊,有木製護欄,懸掛大匾「萬壽無疆」,似乎是專為清朝皇帝來此觀覽而設。下層拱券一間,懸掛木匾「大哉乾元」,應該是元朝遺物。宣禮樓為蘇式彩畫。樓兩側為夾牆門,磚砌仿木結構,硬山清水脊。進入夾牆門便可到後院。
  • 禮拜大殿:位於後院的主體建築,在寺院的中軸線上。勾連搭四卷,明三暗五,一、二卷均為三間,綠琉璃瓦頂,前面為敞廳,箍頭脊,後面為過廳,調大脊;三、四卷均為五間,三卷形制與二卷相同,但是進深比較大,獸吻吞脊。明間為窯殿,形制同梢間但高出一倍,脊上的寶瓶直徑將近1米,高約2米,窯殿後面還有望月台。殿內設有井口天花,梁枋繪有博古彩畫,紅漆金柱上塑有纏枝牡丹。該殿頂式各異,內部寬敞,金碧輝煌,是伊斯蘭建築中的精品。
  • 南、北跨院:該清真寺之南北各跨有一座小院,三面有屋,相互對稱。[1]

該清真寺內有石碑五塊,其中二塊立在院內,二塊嵌在室壁,一塊嵌在山牆。石碑中有一塊是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刻,史料價值豐富,可惜已殘缺。[1]

文化大革命期間,該清真寺被民政局殘疾人福利廠佔用,牌樓、寺門、影壁、南講堂、宣禮樓、望月樓等均被拆毀,又在南講堂、浴室處興建二層樓一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該清真寺被歸還回族教民,又重建了大門,還在殿後新建了望月亭。[1]

該清真寺現設有女子禮拜堂,位於該清真寺南跨院。該清真寺有臥蓋夫鋪面200餘間。[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