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里奇·希爾 (投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里奇·希爾
Rich Hill
2016年5月7日的希爾
自由球員
投手
出生: (1980-03-11) 1980年3月11日44歲)
 美國麻州諾福克縣米爾頓
打擊:左打 投球:左投
美國職棒大聯盟首秀
2005年6月15日,代表芝加哥小熊
生涯成績
(2023年球季止)
勝敗紀錄90勝–73負
防禦率4.01
奪三振1,423
球隊
獎牌
男子棒球
代表  美國
世界棒球12強賽
銅牌 - 第三名 2024年 東京 隊際

理查德·約瑟夫·希爾(英語:Richard Joseph Hill,1980年3月11日)是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員,司職投手。曾為多個球團效力,包括芝加哥小熊隊、巴爾的摩金鶯隊、波士頓紅襪隊、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洛杉磯安納罕天使隊、紐約洋基隊、奧克蘭運動家隊、洛杉磯道奇隊、明尼蘇達雙城隊、坦帕灣光芒隊、紐約大都會隊、匹茲堡海盜隊,以及聖地牙哥教士隊等,目前為自由球員。

希爾在大聯盟所屬的美國聯盟、國家聯盟都曾得到單月投手獎項,個人生涯曾有幾次近乎完美的表現,這包括了一次因九局下守備失誤而丟失的完全比賽,以及因延長局數的再見全壘打而丟失的無安打比賽等。

早年

職業生涯

小熊隊時期

在與小熊隊簽約之前,希爾曾經二度參加大聯盟選秀(1999年、2001年)。隨着他在大學層級的進步,最終,小熊隊在2002年選秀第4輪選進希爾,7月10日簽約。他的曲球雖被評為當屆選秀佳作,不過由於投球機制與控球問題,導致他未能取得更好的選秀順位。

2005年球季

2005年6月15日,希爾在大聯盟層級初次登板投球,對手是佛羅里達馬林魚隊。該場他後援1局,被擊出3安,失2分,與勝負無關。卡洛斯·戴加多則是希爾生涯首個奪三振的對手。

7月25日,由於凱瑞·伍德的傷退,希爾迎來個人生涯首次先發,對手是三藩市巨人隊。是次他共投5局,失2分。不過總地來說,希爾在這個不完整球季的表現欠佳,季後結算共出賽10場,防禦率為9.13。

2006年球季

季前,希爾預計在AAA層級的艾奧瓦小熊隊開始比賽,不過卻在5月4日被拉上大聯盟先發,對手是亞利桑那響尾蛇隊。5月20日,在「風城大戰」的同城對戰當中,他亦登板先發,以慘烈的0比7輸給了芝加哥白襪隊。翌日,遭下放AAA。

7月27日,希爾重回大聯盟,先發對決聖路易紅雀隊,惜未取勝。8月1日,再次登板對上響尾蛇隊,終於獲得個人生涯首個勝投。9月6日對海盜隊取得單場11次三振,生涯新高。9月16日,面對辛辛那提紅人隊投出完投完封勝,有10次三振,紅人隊打者僅有2支安打,是為希爾早期生涯的代表作之一。該季,希爾有6勝3負的戰績,防禦率進步至2.93。

2007年球季

希爾成功站穩小熊隊的先發五人輪值,球隊將他定位為四號先發,前三人則是卡洛斯·桑布拉諾泰德·李利傑森·馬爾基

這個球季,希爾投出11勝8負、3.92防禦率的成績,他共先發32場,有183次奪三振。

2007年國家聯盟分區系列賽,希爾在對戰響尾蛇隊的第三戰登板主投,不過他的個人表現不佳,小熊隊也遭到對手橫掃。

2008年球季

雖然試圖修正放球點,希爾的表現仍然有限。在5場先發之後,他雖累積15次三振,同時卻有18次四死球保送。5月3日,被下放AAA。

金鶯隊時期

2009年2月2日,被交易至巴爾的摩金鶯隊。

聖路易紅雀隊

2010年1月26日,希爾與聖路易紅雀隊簽訂了附帶春訓邀請的小聯盟合約。

紅襪隊時期(第一次)

2010年6月30日,希爾以小聯盟約轉投波士頓紅襪隊,9月13日重返大聯盟名單。11月6日,成為自由球員,並重新與紅襪簽約。

2011年球季季前,希爾將投球機制調整為側投,這個改變似乎收到奇效。5月5日,紅襪再次將希爾加入大聯盟名單。然而好景不常,由於左肘的受傷,希爾在6月9日進行了韌帶置換手術,球季提前結束。12月30日,紅襪隊再次以小聯盟合約將他簽回。

復健的進度超前,使得希爾成功在2012年4月27日重返大聯盟。不過由於新舊傷勢的困擾,大部分的時間,他仍在傷兵名單度過。

印地安人隊時期

二次加入紅襪隊

天使隊時期

洋基隊時期

華盛頓國民隊時期

長島鴨隊時期

三度聚首紅襪

運動家隊時期

道奇隊時期

雙城隊時期

光芒隊時期

大都會隊時期

四次加入紅襪

海盜隊時期

教士隊時期

個人生活

軼事及其他

  • 希爾原是右手投球,改為左投是刻意為之[1]

參考資料

  1. ^ Zambito, Thomas. Yankees' Rich Hill started out a righty, now makes a living as a lefty thanks to his big brother. nj.com. 2014-09-16 [2019-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1)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