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血液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血液屬於維基百科生物學和健康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初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醫學專題 (獲評初級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醫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醫學領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初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初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Note icon
根據標記,本條目需要處理編輯上的問題。

在正常情形下,人在休息時,離開肺部的血液中的血紅素約有98—99%被氧飽和。一個健康成人在休息時,回到肺部的「去氧」血液仍然約有75%氧飽和。[2][3]持續運動增加氧的消耗,減少靜脈血液的氧飽和,在一個受過訓練的運動員身上可降至少於15%,即使呼吸率及血流增加,動脈(???靜脈???)血液的氧飽和在這些情形下可降至95%(???)或更低。[4]對於一個正在休息(例如在手術期間被麻醉)的人來說,這樣低的靜脈氧飽和被視為危險。[5]—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20.246.194.243對話貢獻)於 2008年10月18日 (六) 12:24(UTC+8)加入。

我國用語更正

大陸:信息 台灣:資訊;訊息 狀態:   未完成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信息"、"資訊;訊息"、(暫缺港澳用詞)、(暫缺新馬用詞)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台灣無「信息」之用法—2001:B011:2007:52CF:1DFF:7B8:6030:E2BC(留言) 2021年12月6日 (一) 14:34 (UTC) 類似請求曾在Wikipedia:字詞轉換/地區詞候選/存檔/2021年8月被否決。--Mewaqua(留言) 2021年12月10日 (五) 04:47 (UTC) 未完成。--12З4567(留言) 2022年1月23日 (日) 09:47 (UTC)


大陸:反饋 台灣:回授 狀態:   未完成 相應的Google 搜尋結果:"反饋"、"回授"、(暫缺港澳用詞)、(暫缺新馬用詞) 加入地區詞全局轉換的原因:正反饋,台灣稱為正回授;負反饋,台灣稱為負回授。由其在電路中最為常用。—Chenchiel(留言) 2016年6月1日 (三) 23:26 (UTC) 反饋一詞用途很多,不僅僅用於電學,見[2],--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6月2日 (四) 02:05 (UTC) 未完成。—Chiefwei(論 - 歷) 2016年6月23日 (四) 09:38 (UTC)


過了很長時間了還沒完成?證明維基人員根本沒管事,搞錯/做錯也沒動靜,那就手動修正用語吧--BORO2KY留言2023年8月27日 (日) 21:38 (UTC)[回覆]

附註

順便說個「笑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能上維基看世界~--BORO2KY留言2023年8月27日 (日) 21:48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