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V0ider/OSI model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開放式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 (OSI模型)是一個概念模型, 它描述了電信或計算系統的通信功能並使其標準化, 而不用考慮其底層的內部結構與技術。其目標是實現各種通信系統與標準協議的相互操作性。該模型將通信系統劃分成各個抽象層。模型的最初版本共設立了七個層級。

模型中的每一層都服務於它上面的層,同時也被下面的層服務。 例如,在網絡上提供無差錯通信的層提供了其上應用程式所需的路徑, 而它也需較低層來發送和接收組成該路徑內容的數據包。 同一層上的兩個實體可視為由該層上的水平連接所聯結起來。

該模型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開放系統互連項目(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s project)的產物,由標識 ISO/IEC 7498-1 所維護。

OSI-模型中的通信(第 3 至第 5 層的例子)

歷史

在1970年代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實施一項計劃的同時,國際電報和電話協商委員會 (CCITT)也完成了另一項計劃。 這兩個國際標準都各自提出了一個類似的網絡模型方案。

到了1983年,這兩個文件合併形成了一個標準,這個標準被稱為基本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該標準也通常被稱為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或OSI參考模型,簡稱OSI模型。它於1984年同時被國際標準化組織和改名後的國際電報和電話協商委員會(現為國際電信聯盟的電信標準化部門)作為 ISO 7498 標準和 X.200 標準推出。

OSI 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一個抽象的被稱為基本參考模型或七層模型的網絡模型,和一組具體的協議。

OSI各層描述

X.200 標準一共設立了標號從1 到 7 的七層。 在此模型中,第1層為最低層級。

OSI模型
協議數據單元 (PDU) 功能[1]
主機

7.應用層 數據 高級別 API,包括資源共享、遠程訪問文件
6.表示層 數據在網絡服務應用程式之間的翻譯;包括字符編碼數據壓縮加密/解密
5. 會話層 管理通信會話,例如兩個節點之間多個往返形式的持續信息交換通信
4. 傳輸層 數據段(TCP)/ 數據報 (UDP) 網絡上各點之間數據段的可靠傳輸, 包括分段、確認和復用
媒體

3. 網絡層 分組 構造和管理一個多節點網絡,包括網絡編址,路由選擇和流量控制
2. 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聯結的兩個節點之間的可靠數據幀傳輸
1.物理層 物理介質上的原始比特流的傳輸與接收

兩個通信的 OSI 兼容設備的數據處理是這樣進行的:

第一層:物理層

物理層 明確了數據連接的電氣和物理特性。 它定義了設備和物理傳輸媒介之間的方式(例如,電纜光纖無線電)。 這包括管腳的排布,電壓,線路抗阻,電纜規格,信號時序和無線設備用於連接的裝置和頻率(5 千兆赫或2.4 千兆赫等)。 

第2層:數據鏈路層

IEEE 802 將數據鏈路層劃分為兩個子層:[2]

第3層:網絡層

4層:傳輸層

特的名字 TP0 TP1 TP2 TP3 TP4
面向連接的網絡
無連接的網絡
連接和分離
分割和重新裝配
錯誤糾正
重新發起的連接a
單一虛擬線路上的多路復用 / 信號分離
明確的流量控制
重發超時
可靠的運輸服務
a 如果數量過多的 PDUs 都未經確認。



第5層:會話層

第6層:表示層

第7層:應用層

跨層服務

接口

例子

層級 OSI 協議 TCP/IP協議族 Signaling
System 7
[3]
AppleTalk IPX SNA UMTS Miscellaneous examples
序號 名稱
7 應用層
6 表示層
5 會話層 Sockets (session establishment in TCP / RTP / PPTP)
4 傳輸層
3 網絡層 ATP (TokenTalk / EtherTalk)
2 數據鏈路層 IEEE 802.3 framing

Ethernet II framing

1 物理層 UMTS air interfaces

與TCP / IP模型的比較

在互聯網的 TCP/IP模型 的協議設計中,其自身並沒有有嚴格的分級封裝和層級結構。[4] 甚至在 [rfc:3439 RFC3439] 中有一節題為"分層 被認為是有害的"的內容。[5] TCP/IP 的確能夠識別從其包括的協議操作範圍派生的四大層功能:軟件應用程式的範圍;端到端的傳輸連接;互聯的範圍;以及指向本地網絡上其他節點的直接連結的範圍。[6]

儘管使用了和OSI模型不同的分層概念,但這些層往往與OSI層級在以下幾個方面比較: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聯繫

[[Category:ISO標準]] [[Category:ITU-建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