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基本資訊
地址中國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路33號
組織結構
醫保系統中國醫療保障
經營性質公立醫院
醫院類型專科醫院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附屬機構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又稱八大處整形醫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所整形外科三甲醫院,隸屬於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大處路。其前身為1957年成立的國際學生聯合會亞非學生療養院,1978年改為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研究所[1]


歷史

20世紀50年代,國際學生聯合會委託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創辦建設「國際學生聯合會亞非學生療養院」,簡稱「亞療」。1951年2月21日周恩來總理親自選定院址於北京郊區八大處[2],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立奠基紀念牌,歸口隸屬團中央領導管理。為仿古建築風格。1954年11月25日正式開院投入使用。原名亞洲學生療養院。名譽院長裘祖源,副院長王仰文,副院長兼肺科主人張覺人,外事科長梁耕。創辦兩年來這個療養院一共接受了印度、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伊拉克、朝鮮、越南、蒙古、中國等九個國家的796位學生來院療養,截至1956年11月病癒出院574人。1956年9月根據第四次世界學生代表大會決議改為亞非學生療養院。[3]這所結核病療養院,採用了空氣、化學、萎陷、體育、營養等先進的醫療方法。為了照顧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設立了中餐、西餐、清真3個廚房,另外還有圖書室和文娛室。[4]

1969年4月,亞非學生療養院工作人員隨團中央遷入潢川縣黃湖農場,編制為團中央五七幹校第十一連,時任連長姚慶斌,指導員王玉林。亞非學生療養院時任院長趙雲清,黨支部書記陳木隸。原院址成為北京軍區招待所。亞非學生療養院在黃湖農場選址「霸王台」,建紅磚紅瓦結構房屋兩排二十餘間。亞非學生療養院在黃湖期間主要負責五七幹校的醫療衛生保健以及參加季節性生產勞動,並培訓周邊三縣赤腳醫生。1973年4月,亞非學生療養院整體撤離黃湖農場回京,是團中央五七幹校最後回京的單位。

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決定把林辦工作人員都集中在亞療院址隔離審查多年。1978年經中央同意,亞療停辦[5],防癆隊伍併入北京市結核病防治所,院址移交給中國醫學科學院,並改為整形外科醫院。

現況

整外醫院佔地10萬餘平方公尺,擁有員工800餘人,其中醫師200餘人。醫院設置病床440張,每年年門急診17萬餘人次,年完成各種整形、再造及美容手術近7萬例。

參考資料

  1. ^ 曹子西, 張登義, 曹增友主編; 張進京, 傅億伸, 汪永寧等副主編. 北京百科词典 • 科学技术卷.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 
  2. ^ 陳棣:「亞非學生療養院簡史」,《石景山文史資料》第二輯,1989年10月。
  3. ^ 新華社11月18日電:「在亞非學生療養院療養的各國學生 集會慶祝國際學生日」,《人民日報》,1956年11月19日。
  4. ^ 「亞洲學生療養院」,發表於《人民畫報》,1956年第6期。
  5. ^ 張覺人:「亞療與裘祖源教授」,《結核病健康教育》,1998年第2期,第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