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
中國工農紅軍軍旗

存在時期1931年-1937年
國家或地區 中華民國
效忠於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部門 中國工農紅軍
種類陸軍輕步兵
規模起初約4.5萬人員
鼎盛時8萬餘人
直屬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
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
駐軍/總部鄂豫皖蘇區川陝蘇區等地
專用顏色灰色制服
參與戰役第一次國共內戰
指揮官
象徵性指揮官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張國燾
著名指揮官總指揮 徐向前
政治委員 陳昌浩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簡稱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並稱,為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部隊之一。紅四方面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部隊為主力組成,於1931年11月7日在湖北黃安七里坪成立


鄂豫皖作戰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成立[1],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政治部主任劉士奇,實際領導權由張國燾控制。下轄紅四軍(軍領導由方面軍總部兼任)和紅二十五軍(軍長曠繼勛、政治委員王平章),總兵力共4.5萬人。時為中國共產黨控制下僅次於中央紅軍的軍事力量。而此時蔣中正開始組織第三次圍剿戰爭[2]:3,並派國民革命軍十五個師圍剿鄂豫皖蘇區紅軍[3]:169。徐向前首先組織黃安戰役,採用圍點打援戰術圍困第69師駐紮的黃安,並成功圍攻第33師全部及31師一部,之後攻下黃安,擊潰俘獲一萬五千餘人,生擒69師師長趙冠英[3]:176[2]:7。1932年初,徐組織商城潢川戰役,重創湯恩伯的國軍第2師,並攻佔商城[3]:177-179[2]:11。3月指揮蘇家埠戰役[4]:133-135,繼續採用圍點打援戰術[2]:13,全殲國民革命軍第7、46、55師,3萬餘人陣亡[2]:15,生擒皖西剿共總指揮厲式鼎[4]:131[3]:185。6月,第四方面軍發動潢川光山戰役,擊潰張鈁的第二十路軍,擊潰近萬餘人[3]:186,紅四方面軍取得第三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3]:187[2]:15-16。基於前幾次圍剿戰役失利,蔣中正發動第四次圍剿戰役,並親自掛帥指揮[3]:193[2]:16

7月,紅四方面軍在夏店中央分局討論紅軍行動方針,徐向前力主休整待敵,反對張國燾持續進攻意見[3]:194[2]:17。10月,蔣中正派遣胡宗南的第1師、黃杰的第2師、李玉堂的第3師等主力師進入鄂豫皖蘇區,採用「並列推進、步步為營」等戰術,以衛立煌陳繼承等縱隊形成梯隊前進,以避免此前紅軍的圍點打援戰術[3]:196-200。而徐向前率領的紅四方面軍因裝備及準備不足,在黃安戰役、七里坪戰役中雙方發生慘烈拉鋸戰、損失巨大[3]:201-204[2]:21-26。同年九月,徐向前與張國燾、陳昌浩電告中央撤退[3]:205。紅四方面軍在黃柴畈召開緊急會議,徐向前及眾決定紅四軍主力撤出鄂豫皖蘇區[2]:33[5]:621,留沈澤民吳煥先王平章紅二十五軍在當地進行游擊[3]:212。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出平漢路,跳出包圍圈[3]:215-216。之後衛立煌、蔣伏生、胡宗南、蕭之楚劉茂恩等部開始堵擊,雙方在新集、土橋鋪發生激烈戰鬥[3]:215-218,紅四方面軍被徹底圍攻於漫川關[2]:36-38。此後,許世友部在埡口打開缺口[2]:45,徐向前率部隊於11月13日黃昏成功突圍[2]:48。11月24日,紅四方面軍越秦嶺後進入關中平原[2]:51,與楊虎城西北軍部發生對戰[3]:219-224,逼近西安南郊[2]:52。12月初,部隊南下再越秦嶺,南渡漢水進入漢中地區,至此擺脫各路國民革命軍的尾追堵截,全軍尚存14,400人[3]:228-229[2]:56-57。12月底,全軍越過大巴山,進抵四川通江,創立川陝根據地[3]:229-231[2]:62-65

川陝作戰

由於當時川軍與蔣介石嫡系部隊有利害衝突,劉茂恩、胡宗南部無法入川[3]:256[2]:79,紅四方面軍在進入川北後隨即進行土地改革和根據地建設工作[3]:253-255[2]:68。1933年1月,徐向前率領部隊與川軍李煒如羅迺瓊部進行交戰並獲勝[2]:68-69,後攻佔巴中[3]:256[2]:73。次月,四川軍閥內部停止混戰,並於靜侯館召開協商[2]:80田頌堯被蔣介石任命圍剿總指揮,負責率領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圍剿位於川陝根據地的紅軍[6]:96。其分左中右三路圍攻部署,共產黨史稱「反三路圍攻」[3]:276;而徐向前則以戰線較長、兵力相對少等原因,採用「收緊陣地、積極防禦」部署紅四方面軍[3]:279[2]:84-85。戰役初期紅軍以退為進,主動放棄巴中等縣城,採用「誘敵深入」方式消耗對方,並最後進行反擊戰[2]:86-95。該戰役歷時四個月,紅四方面軍共造成川軍傷亡兩萬四千餘人[2]:95,田頌堯亦被撤職[3]:288-289[4]:211。此外,該戰役後楊虎城的西北軍與紅四方面軍簽署了秘密互不侵犯協議[7][3]:289。在徐向前率領紅四方面軍與田頌堯部隊激戰同時,張國燾開始新的一輪肅反運動,逮捕殺害了曾中生曠繼勛余篤三、吳展等人[3]:296-298[2]:98-99。在反三路圍攻戰役結束後,紅四方面軍於同年7月召開木門會議,結束肅反運動[2]:100;並進行部隊整編,全軍共四萬餘人,下轄紅四軍紅九軍紅三十軍紅三十一軍[3]:298-299[2]:101。該會議後,徐向前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紅四方面軍總指揮[3]:298[2]:101

1933年8月,徐向前率領紅軍展開三次大型進攻戰役[6]:102。8月12日,儀南戰役爆發,紅四軍通過攻佔儀隴縣南部縣,並佔領多處鹽井,解決根據地用鹽問題[3]:320-323[2]:112,擊潰三千餘川軍[3]:324[2]:113-115。9月20日,徐向前發動營渠戰役[2]:116,進攻並攻佔營山渠縣楊森防區要點[2]:118-119,再殲川軍三千餘人[3]:325。10月17日,發動宣達戰役,與川東遊擊隊[2]:123-124一同重創劉存厚[2]:119,佔領宣漢達縣[2]:112-114,根據地向東擴展二百餘里,生擒川軍三千餘人[3]:330-334,佔領兵工廠[3]:335、並將川東遊擊隊改編為紅三十三軍[3]:336[2]:125。三次進攻戰役後,紅四方面軍佔領八座縣城,部隊達八萬餘人[3]:336[2]:125-126

紅軍在四川的連續進攻引起了四川各路軍閥的聯合[6]:105。1933年末,劉湘被任命為總司令主持圍剿紅四方面軍[3]:341[2]:126-127。當時徐向前仍帶領紅四軍南攻廖雨辰部,卻與劉湘主力第三師王陵基部碰頭、發生遭遇戰,共產黨史稱的「反六路圍攻」的戰幕隨即揭開[3]:342[2]:128。劉湘主持戰略,鄧錫侯田頌堯李家鈺楊森王陵基劉幫俊分兵六路進攻,兵力超過20萬人[3]:343[2]:128-129。此時紅四方面軍繼續採用「積極防禦、誘敵深入、發動群眾」戰略[3]:344[2]:130-131;並分兵兩路,由徐向前、王樹聲各負責東西戰線,徐負責劉湘主攻方向,陳昌浩居中調度,張國燾坐鎮後方[3]:344-345。雙方在萬源陣線形成相持拉鋸戰[3]:360-362[2]:152-157,之後紅軍開始反攻問題上徐向前與張國燾發生衝突[2]:161,後不得不聽從張的意見[2]:162。儘管未能擊潰劉湘主力,劉仍因督軍不力被蔣撤職[3]:363;之後徐奔赴西線指揮,率領李先念程世才等違背張國燾命令而進行大縱深迂迴[3]:367[2]:163,在黃貓埡圍困川軍,一天一夜擊斃活捉川軍一萬四千餘人[3]:368[2]:164。川軍其他西線部隊遂紛紛潰敗,川軍六路圍攻至此告終[8][4]:211[2]:165。該戰役中川軍損失八萬餘人;而紅軍亦損失兩萬餘人,根據地受到嚴重損傷,補給嚴重不足[3]:370[2]:167

1934年結束、耗時十月的「反六路圍攻」戰役,使川陝根據地元氣大傷,物資短缺、補給困難[3]:380;而此時紅二十五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向西轉移;中央紅軍亦因第五次反圍剿失利而被迫長征[3]:382[2]:166-168。同年9月,蔣介石組織「川陝會剿」計劃,復職劉湘[2]:171-172,並要求西北軍楊虎城參與圍剿[2]:172;此外並派遣胡宗南、上官雲相等部進入四川[3]:381。同年11月,紅四方面軍組織連級以上幹部參加毛裕鎮會議,徐向前制定向川陝甘發展的新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2]:168:進攻甘肅南部,主攻胡宗南部;以控制嘉陵江、接應中央紅軍和紅二十五軍[3]:384。1935年1月22日,長征途中的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電令紅四方面軍「實行向嘉陵江以西進攻」,策應中央紅軍作戰。接電後,紅四方面軍在廣元縣旺蒼壩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迅速打造船隻,解決渡江工具;收縮東線部隊,主動出擊陝南,調動敵人北移,創造渡江條件。紅四方面軍隨即發動廣昭戰役,徐向前率領主力圍困廣元昭化,計劃圍點打援[6]:119。不過胡宗南並未派援,而紅軍亦無法攻克廣元、昭化,徐向前於是撤兵[3]:391[2]:176。而此時共產黨中央已結束遵義會議並開始紅一方面軍的長征,並命紅四方面軍集中全力西渡嘉陵江[2]:177,策應中央紅軍北上[3]:393。同年2月,紅四方面軍經寧強北上進入陝西南部,攻佔沔縣[3]:395-396[2]:179。3月,部隊南下攻佔儀隴蒼溪,並擊敗俘獲田頌堯、羅澤州部三千餘人[3]:397[2]:182

長征

1935年3月29日至4月21日,紅四方面軍發起了強渡嘉陵江戰役[9],令紅四方面軍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三軍將近十萬人放棄川陝根據地,強渡嘉陵江,向西挺進。4月,紅四方面軍攻下劍門關[3]:398-400,前後共擊潰川軍一萬餘人[3]:404[4]:238。紅四方面軍在當地進行休補裝備[2]:173-174,並擴員至八萬餘人[3]:411。當時蔣介石為防止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合,調遣劉湘、鄧錫侯孫震、胡宗南、唐式遵李家鈺等部圍攻[6]:122;張國燾在江油附近召開紅四方面軍會議,決定撤出川陝根據地[2]:192,進攻北川茂縣理縣等地,建造川西北根據地,迎接中央紅軍北上[3]:411-412。5月12日,徐向前率領紅九軍、紅三十軍由北川西進[6]:123;15日,佔領茂縣[3]:413;18日攻克彰明;21日攻克北川[2]:190。隨後紅軍一部攻下理縣[3]:414;李先念西進小金川、攻下懋功,迎接中央紅軍[3]:415。6月13日,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達維會師[10]。兩軍會師後,確定統一的戰略方針成為首要問題[6]:127。6月16日,中央紅軍主張總方針為佔領川陝甘三省,以岷江、嘉陵江上游地區為立腳點,伺機進佔甘南和陝南[3]:423。而張國燾和陳昌浩則主張暫時南下攻岷江以西的地區,以解決部隊給養[3]:424[2]:211。6月17日,張國燾、陳昌浩反對向東向北發展的川陝甘方針,復電中共中央,認為「北川一帶地形給養均不利大部隊行動」,「敵已有準備」、不宜過岷江東打。提出向西發展,「組織遠征軍,佔領青海、新疆」[11]

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懋功兩河口開會,制定松潘戰役計劃[3]:426,徐向前率領一部進行戰鬥[3]:427。會議決定增補張國燾為中革軍委副主席,徐向前、陳昌浩為軍委委員。7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蘆花召開,決定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委,博古為紅軍總政治部主任[12]。當時紅軍已經佔領毛兒蓋,兩個方面軍進行編制調整,以加強團結[2]:235-236;徐向前兼任紅軍前敵指揮部總指揮,陳昌浩兼任政委,葉劍英任參謀長[3]:432-433。此時蔣介石指揮胡宗南部堅守松潘,並派遣王均于學忠馬家軍薛岳等參與圍剿[3]:435-436。因為國軍在松潘固守,於是紅軍改為執行夏洮戰役,即以紅軍主力出阿壩,北進夏河進攻洮河,創建甘南根據地[3]:437。此外,紅軍編為左右兩路軍,以第一三十軍為右路軍,由前敵指揮部指揮;以第五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軍為左路軍,由紅軍總司令部指揮[13]。8月4日至6日,中央政治局在沙窩召開會議,重申了在兩河口會議提出的戰略方針,並增補紅四方面軍領導幹部陳昌浩、周純全為政治局委員[14],任命陳昌浩為紅軍總政治部主任[15];同時恢復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周恩來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6]。而張國燾此時主張解決戰略政治問題,並堅持紅軍分左右兩路軍,於是中共召開毛兒蓋會議,會中徐向前、陳昌浩支持毛澤東北上東進路線[3]:440[2]:241。會上並確定:徐向前、陳昌浩、葉劍英、彭德懷負責右路軍北上,並率先進入若爾蓋大草原,進攻包座[3]:441[2]:242;而左路軍由張國燾、朱德、劉伯承率領,進攻阿壩後,過草地後即與右路軍靠攏會合[3]:441。8月26日,右路軍到達班佑,徐向前率領紅三十軍紅四軍發動快速戰攻下包座[17]:434[2]:271,擊潰胡宗南部第49師大部[3]:445[6]:132,擊傷師長伍誠仁,殲滅四千餘人[3]:446[2]:274

然而,左路軍則遲遲不肯北上離開阿壩、與右路軍會師[6]:133,張國燾與毛澤東在紅軍主力進軍方向上出現嚴重分歧[3]:447[2]:277-279。張國燾藉口嘎曲河河水上漲,命令左路軍按兵不動[18]。9月8日,張國燾電復徐向前、陳昌浩帥原紅四方面軍南下[2]:281-282,張毛的矛盾徹底公開化[3]:448。徐向前與陳昌浩只能向中央匯報[2]:282;當晚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王稼祥、陳昌浩與徐向前聯合致電左路軍要求北上[3]:450[2]:282-283。9日,張國燾則致電繼續堅持南下[3]:450-451[2]:284-285,這時徐向前與陳昌浩亦猶豫南下事宜[3]:450。當晚毛澤東親自到徐住處,問徐意見[6]:134。徐向前表示,兩軍既已會合,就不宜再分開,紅四方面軍也不宜再分為兩半[3]:452

9月10日,黨中央決定獨自北上,並於夜間帶領右路軍中的中央紅軍紅一三軍團離開甘南[2]:286,次日凌晨紅四方面軍才知道消息[3]:452-453。為了堅持紅四方面軍的完整性,徐向前率餘部南下,再過草地,在黨壩與左路軍會合[3]:457。10月5日,張國燾在卓木碉召開會議,宣佈另立中央,自任黨主席[19],並宣佈「通緝」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博古等人[20]:526。會上表示反對的劉伯承亦因此降職[3]:459,主張團結的朱德與徐向前只能主張先打開局面。10月7日,張國燾下達南下命令[21]:221。隨後紅四方面軍攻佔崇化撫邊懋功[22]。之後,紅四方面軍繼續南下,攻佔寶興天全蘆山,擊潰國軍五千餘人[3]:468[2]:313-314。10月中旬,紅四方面軍與川軍在百丈進行決戰,之後國軍攻佔百丈[2]:319-320。該戰役後,國軍死傷一萬五千人,紅軍傷亡亦近萬[3]:471。此時,薛岳李抱冰從南部、東面進行出擊,紅四方面軍只能轉為戰略防禦階段[3]:473。12月5日,張國燾以「黨團中央」名義致電中共中央,要求毛澤東等人將中共中央改稱「北方局」[21]:241。此時,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林育英從莫斯科抵達陝北,向張國燾發電通報消息[23][21]:243。張國燾藉機致電林育英,貶低陝北紅一方面軍,並尋求支持[21]:244-245。12月22日,林育英復電張國燾,要求注意控制爭論[21]:246。1936年1月6日,張國燾再次以「黨中央」名義致電林育英,繼續抨擊中共中央,但表示服從共產國際指示[21]:248。1月24日,林育英致電張國燾,表示「共產國際完全同意中國黨中央的政治路線」,並表示張國燾可成立西南局,直屬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暫與中共中央保持同等地位[20]:588-589

此時,紅四方面軍部隊在南下作戰中損失慘重,被中央軍、川軍壓縮在蘆山、寶興地區,糧彈匱乏,張國燾的威望開始動搖[21]:250。朱德、劉伯承、徐向前、陳昌浩紛紛要求北上到陝北。1月27日,張國燾被迫表示同意瓦窯堡會議決議,謀求黨內統一[21]:253。2月14日,林育英、張聞天致電張國燾,表明主力紅軍可向西北發展,並表示此方針受到共產國際同意[24][20]:589。南下紅軍部隊決定向道孚爐霍甘孜進軍[3]:479[2]:331-332;3月,紅軍攻下這些地區,並就地整編補給[3]:482,以等候紅二紅六軍團會師[3]:483[2]:340。此時,部隊僅剩四萬餘人[20]:600。6月6日,張國燾決定取消第二中央[25][21]:303。7月初,紅四方面軍與紅二方面軍甘孜會師後[2]:353-354,組成西北局,張國燾任書記,任弼時任副書記[3]:487-488。並決定北上[2]:360

1936年8月初,西北局制定《岷洮西戰略計劃》,決定攻下岷州、洮州、西固,並率主力向蘭州、天水方向前進[3]:490-491[2]:370-371。8月5日,徐向前率領部隊攻克漳縣[3]:491[2]:376。由於陝北根據地經濟情況艱苦,該根據地無法容下三個方面軍[2]:378-380。於是中央決定紅二方面軍在陝甘邊行動[2]:380,紅四方面軍與紅一方面軍進攻胡宗南部[3]:496。之後因為戰術考慮,中央及西北局紛紛表示放棄該計劃[3]:499,而改為《通莊靜會戰役計劃》:「在西蘭通道以北阻擊胡宗南部,並與紅一方面軍會師後,進軍寧夏[3]:499-500[2]:383。9月23日,張國燾突然決心西渡黃河,佔領蘭州以北地區[20]:630。26日,中共中央致電張國燾,指出西進的困難[20]:631。9月27日,中共中央再次發電,要求張國燾率領紅四方面軍北上,而此時西渡黃河也於紅四方面軍不利[20]:633。朱德、張國燾在洮州召開會議,一致決定放棄西渡黃河,按照中央指示北進[26]。此時,紅一方面軍也展開策應行動。10月2日,紅十五軍團攻佔會寧[21]:333。由於當時紅軍與張學良東北軍簽訂密約,紅二、紅四方面軍在行軍中未有大型交戰[3]:487。10月8日,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到達會寧界石鋪,與紅一軍團一師會合;9日,徐向前率部抵達會寧,紅四方面軍長徵結束[3]:500[2]:398-399。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在甘肅靜寧縣將台堡(今屬寧夏)與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會師,至此長征宣告結束[27][28]

西路軍作戰

在會寧會師前後,中共中央制定的戰略總任務是團結紅軍內部、聯合國民黨部分友軍、逼蔣抗日及停止內戰[3]:501。而西北局勢則是紅軍佔領寧夏與甘肅西部,打通與蘇聯的聯繫[3]:502。而此時蔣介石剛處理完兩廣事件,隨後制定新的剿共計劃,即命令胡宗南王均關麟徵毛炳文等部籌備通渭會戰[3]:504。1936年10月11日,中央發佈《十月份作戰綱領》,徐向前與陳昌浩奉中央軍委命令,執行寧夏戰役計劃,由紅三十軍負責造船強渡黃河,並先行渡江;紅三十一軍紅四軍紅五軍抵擋南部國軍進攻、掩護紅三十軍,跟隨渡江[3]:507[2]:401-402

10月16日,蔣介石下達進攻命令。18日,第三路軍總司令朱紹良發佈《剿匪計劃綱要》,以國軍第1軍、37軍、3軍分兵進攻。22日,蔣介石飛抵西安親自督戰[3]:508;同日,國軍佔領會寧[3]:509。24日,紅三十軍強渡黃河,並擊潰馬家軍防線[3]:510。之後紅九軍、紅五軍向河邊開進,跟隨過河。28日,紅四方面軍軍部渡過黃河[3]:512;而本打算渡江的紅三十一軍卻被臨時取消計劃[3]:512,致使渡過黃河的紅軍部隊無法展開進攻[3]:512[2]:405-406。30日,國軍關麟徵部進攻靖遠,致使河東河西兩岸紅軍被割斷。11月3日,中共中央同意河西紅軍西進,但要求河西紅軍一部留守一條山、五佛寺地區。同日,共產國際致電中共中央,決定不採用從外蒙援助的辦法,改成從新疆援助。紅軍與馬步芳部全線激戰。11月6日,陳昌浩、徐向前等制定「平大古涼戰役計劃」(平番大靖古浪涼州),決定西進,於平大古涼佔據立足點。同日,陳昌浩、徐向前決定放棄一條山、五佛寺地區。11月7日,陳昌浩、徐向前致電中央要求組織西北前委和軍委西北分會。11月8日,中央決定放棄寧夏戰役計劃,提出「作戰新計劃」。以一方面軍,二方面軍組成南路軍出陝南,四方面軍河東2個軍組成北路軍,待機入晉,河西紅軍組成西路軍,在河西建立根據地,打通去蘇聯路線,西路軍因此正式成立。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副總指揮王樹聲,參謀長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保衛局局長曾傳六[29]

11月11日,中央來電詢問西路軍是否有把握單獨西進接近新疆取得接濟,與盛世才部會合[2]:415,有意讓西路軍東返。11月12日,西路軍領導回復「我們可以完成任務」。徐向前在會上表示西路軍已不能在河西走廊耗費兵力時間,應極力進攻新疆,並帶部隊先向涼州進攻[3]:522。13日,紅九軍攻打古浪,吸引馬家軍主力,但是損失慘重[3]:524[2]:417-418。而紅三十軍則圍困涼州,並繼續西進攻佔永昌山丹[3]:524。此時中央軍委來電要求西路軍停止西進,而在永昌、涼州建立根據地[3]:525。徐向前主張部隊應抓緊時間西進,而陳昌浩則主張停下、建立根據地為上策。雙方爭吵激烈,但因陳昌浩是政委,徐向前無法自行從事[3]:525-526[2]:419,於是雙方致電中央,而中央復電仍要西路軍就地作戰[3]:527[2]:420。此時馬家軍調整部隊開始強攻,雙方在四十里舖、東南八壩、水磨關、永昌、山丹發生戰役,馬家軍與紅軍各損失六千人,西路軍只有一萬五千人[3]:530-531[2]:423

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馬家軍因此忽然停止對西路軍進攻[3]:532[2]:424。此時西路軍內部仍然就東進和西進方針而爭執不已,徐向前及大部分西路軍將領主張繼續西進[3]:535。24日,中央致電要求東進,以減輕陝北紅軍壓力[3]:535[2]:425-426。而此時,西安事變和平解決。27日,中央致電西路軍繼續此前西進計劃[3]:537。12月底,西路軍開始西進,並迅速攻佔高台臨澤[3]:537。此時,中央軍委卻忽然電告西路軍停止西進,在甘肅地區建立根據地[3]:538。西路軍走走停停的戰略,使得馬家軍有足夠準備進行追擊和圍攻[3]:538

1937年1月20日,馬家軍攻佔高台,紅五軍全軍覆沒[3]:539[5]:630[2]:430。16日,中央電報要求西路軍東進[3]:539[2]:433;23日,馬家軍組織七萬兵力開始圍剿東進的西路軍[3]:541-542。2月中旬,中央致電西路軍放棄東進計劃,而改為西進[3]:541-542,並反對西路軍東出青海大通[3]:544。2月21日,西路軍從倪家營子突圍西進[2]:434,而此時徐向前與陳昌浩再次就是攻是守產生分歧[3]:545:陳昌浩主張重返倪家營子、建立甘北根據地,並指責徐向前是「右傾逃跑主義」[3]:545。重返倪家營子後的西路軍面臨的是馬家軍的重新圍攻[2]:440,在經過七晝夜的戰鬥後,西路軍再次突圍,此時已剩三千餘人[3]:548[2]:444-446

3月14日,部隊在石窩山開會[2]:451,軍政委員會決定陳昌浩、徐向前返回延安;現有部隊分散打游擊[3]:549。剩下部隊兵分三路,由王樹聲張榮李先念分別帶隊[2]:45-451,以紅三十軍剩下的五個營組成左支隊,由李先念、程世才率領向南,深入祁連山區游擊。西路軍工作委員會成員隨部行動;以紅九軍剩下的五千餘人及百餘騎兵組成右支隊,由副總指揮王樹聲帶來向北,依託祁連山北麓展開游擊;以總直特務團兩個連和傷病組成中支隊,由紅五軍參謀長畢占雲率領就地堅持游擊[30]。其中最後只有李先念帶領的一支七百餘人部隊經過祁連山、抵達新疆[3]:550[5]:630[2]:453;其餘河西西路軍全軍覆沒[5]:630

1937年8月,紅四方面軍餘部紅四軍5700人、紅三十一軍5000人及部分直屬部隊和紅二十九軍1200人等整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投入抗日戰爭

參考文獻

  1. ^ Lew, Christopher R. The Third Chinese Revolutionary War, 1945-1949: An Analysis of Communist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The USA and Canada: Routelage. 2009: 13. ISBN 0-415-77730-5. 
  2.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2.044 2.045 2.046 2.047 2.048 2.049 2.050 2.051 2.052 2.053 2.054 2.055 2.056 2.057 2.058 2.059 2.060 2.061 2.062 2.063 2.064 2.065 2.066 2.067 2.068 2.069 2.070 2.071 2.072 2.073 2.074 2.075 2.076 2.077 2.078 2.079 2.080 2.081 2.082 2.083 2.084 2.085 2.086 2.087 2.088 2.089 2.090 2.091 2.092 2.093 2.094 2.095 2.096 2.097 2.098 2.099 2.100 武國友. 红军长征全史(第三卷).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年. ISBN 7-5602-1842-3. 紅四方面軍戰史 (中文(簡體)). 
  3. ^ 3.000 3.001 3.002 3.003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3.010 3.011 3.012 3.013 3.014 3.015 3.016 3.017 3.018 3.019 3.020 3.021 3.022 3.023 3.024 3.025 3.026 3.027 3.028 3.029 3.030 3.031 3.032 3.033 3.034 3.035 3.036 3.037 3.038 3.039 3.040 3.041 3.042 3.043 3.044 3.045 3.046 3.047 3.048 3.049 3.050 3.051 3.052 3.053 3.054 3.055 3.056 3.057 3.058 3.059 3.060 3.061 3.062 3.063 3.064 3.065 3.066 3.067 3.068 3.069 3.070 3.071 3.072 3.073 3.074 3.075 3.076 3.077 3.078 3.079 3.080 3.081 3.082 3.083 3.084 3.085 3.086 3.087 3.088 3.089 3.090 3.091 3.092 3.093 3.094 3.095 3.096 3.097 3.098 3.099 3.100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06 3.107 3.108 3.109 3.110 3.111 3.112 3.113 3.114 3.115 3.116 3.117 3.118 3.119 3.120 3.121 3.122 3.123 3.124 3.125 3.126 3.127 徐向前. 历史的回顾. 解放軍出版社. 1987年. ISBN 7506501260 (中文(簡體)). 
  4. ^ 4.0 4.1 4.2 4.3 4.4 徐向前. 徐向前元帅回忆录. 解放軍出版社. 2005年. ISBN 9787506548663 (中文(簡體)). 
  5. ^ 5.0 5.1 5.2 5.3 郭廷以. 近代中國史綱.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86年. ISBN 9789622013520. 卷2 (中文(繁體)).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徐向前傳》編寫組. 徐向前传.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7. ISBN 978-7-80092-058-5 (中文(簡體)). 
  7. ^ 1933年杨虎城与红四方面军达成“汉中协定”. 漢中檔案館. 2009-11-03 [201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4) (中文(簡體)). 
  8. ^ 徐向前(1901-1990). 中青網. [201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7) (中文). 
  9. ^ 魏碧海. 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实. 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6: 2. ISBN 7-5033-0806-0. 
  10. ^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編委會編.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89: 319. ISBN 7-5065-5394-5. 
  11. ^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編輯委員會.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 长征时期.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2: 59. 
  12. ^ 張培森; 張聞天選集傳記組. 张闻天在1935-1938 年谱.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7: 20. ISBN 7-80136-075-3. 
  13. ^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料叢書編審委員會.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料丛书:综述·大事记·表册.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16: 63. ISBN 978-7-5065-7288-0. 
  14. ^ 姚金果; 蘇杭. 张国焘传.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6: 320–322. ISBN 978-7-224-05494-1. 
  15. ^ 少華. 红四方面军 下. 長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6: 513. ISBN 978-7-5561-0413-0. 
  16. ^ 郝成銘,朱永光主編.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 文献卷 上. 蘭州: 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4: 25. ISBN 7-226-03081-0. 
  17. ^ 郭廷以. 近代中國史綱. 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32-2049-2 (中文(簡體)). 
  18. ^ 史小勇. 红军长征草地纪实. 瀋陽: 萬卷出版公司. 2006: 124. ISBN 7-80601-794-1. 
  19. ^ 陳永發. 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 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8: 294. ISBN 957-08-1848-4.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王樹增. 长征.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6. ISBN 978-7-02-005798-6 (中文(簡體)). 
  21. ^ 21.00 21.01 21.02 21.03 21.04 21.05 21.06 21.07 21.08 21.09 劉統. 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 ISBN 978-7-108-05795-2. 
  22. ^ 陳虎. 长征日记 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实.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7: 3. ISBN 7-80199-767-0. 
  23. ^ 張國燾. 我的回忆 第三册. 北京: 東方出版社. 1998: 293. ISBN 978-7-5060-0985-0. 
  24. ^ 楊奎松. 中间地带的革命. 革命:楊奎松著作集.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 376. ISBN 978-7-5495-2320-7. 
  25. ^ 盛仁學編. 张国焘问题研究资料.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581–584. 
  26. ^ 蔣建農; 鄭廣瑾.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紅旗出版社. 2014: 303. ISBN 978-7-80068-432-6. 
  27. ^ 陝西省志. 陝西人民出版社. : 184. 
  28. ^ Lew, Christopher R. The Third Chinese Revolutionary War, 1945-1949: An Analysis of Communist Strategy and Leadership. The USA and Canada: Routelage. 2009: 11. ISBN 0-415-77730-5. 
  29. ^ 馬長虹. 西路军问题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 《炎黃春秋》. 2004, (第8期): 44–47. 
  30. ^ 屈德騫. 李先念走出“死区” 第4期. 《炎黃春秋》. 1992: 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