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丹金溧漕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連接金壇區丹陽市溧陽市的一條運河。全長65.59公里。北起丹陽市七里橋,南銜蕪申運河。2015年底,運河經歷了「五改三」航道整治工程,運河通航能力達千噸級。

歷史

古為日涇瀆,又名甓橋河。南朝劉宋時已有。 丹金溧漕河屬長江、太湖水系,中段高,南北低,水向太湖及運河流失。據《太湖水利史》載,北宋以前在七里河、金壇間曾築有兩道土壩,只能分段行船,且淺窄不通綱運;至南宋端平年間(1234~1236年),開珥村,橫塘南、北二堰,並置閘以便啟閉,全線乃通,使湖西數縣得以與運河連接。

元順帝至元年間到光緒十八年(1892年),多次疏浚,終因河道淺狹,終不能保持暢通。

民國24年(1935年)2月至5月,沿用以工代賑的辦法,招募丹陽、金壇、溧陽、宜興4個縣的民工3.4萬餘人,浚後河底高程1米,全線可通行小輪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1951年浚金壇城河,清除淤泥。1958年冬至1960年春,開挖丹陽至金壇河段,拓寬金壇城河。1959年,拆除七里橋,擴大引流量,以提高航道通航能力,解決灌區農田用水和補充金壇洮湖水源。1969~1971年按六級航道標準,先後三次分三段安排拓浚施工。1985年又按五級航道標準,擴大疏浚珥陵河段。全線基本達到六級航道標準。尚有部分航段淺窄,尺度偏小,彎曲半徑為80~100米。[1] 2010年後,漕河升級為3級航道,同行噸位達到1000噸。[2]

地位

太湖西部地區主要水運幹線,更是長三角地區高等級航道網「兩縱六橫」和江蘇省幹線航道網「兩縱四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

  1. ^ 九、丹金溧漕河. [2022-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5). 
  2. ^ 常州800年历史的丹金溧漕河升为3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