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采猶太區
凱爾采猶太區 | |
---|---|
地點 | 德佔波蘭凱爾采 50°52′23″N 20°37′54″E / 50.8731°N 20.6317°E |
事件類型 | 囚禁、強制勞役、飢餓、大規模殺戮 |
參與組織 | 黨衛隊 |
集中營 | 特雷布林卡滅絕營 |
受害者 | 25,000名猶太區猶太人 |
凱爾采猶太區(波蘭語:getto w Kielcach,德語:Ghetto von Kielce)是1941年由黨衛隊創立的猶太人猶太區,位於1939年9月4日被德軍佔領的原波蘭第二共和國凱爾采市。1939年德國-蘇聯入侵波蘭之前,凱爾采是凱爾采省的首都。德國人將這座城市納入了半殖民總督府的拉多姆區(Distrikt Radom)。[1]猶太區於1942年8月清場,超過21,000名受害者(男人,女人和兒童)被驅逐至特雷布林卡滅絕營殺害,[2]另有數千人被面對面槍殺。[3]
凱爾采曾有相規模的猶太人口。當地的猶太社區有兩座猶太會堂、一座猶太學院、一間浸禮池、帶有陵帳的猶太公墓、一所孤兒院、一所養老院、三所小學、兩所高中、一所塔木德學院和一座藏書1萬卷的特巴圖書館。猶太人還有許多組織和社團,包括兩家體育俱樂部。儘管如此,1930年的經濟危機促使許多年輕的猶太人在戰爭開始之前移民,主要前往美國。[1]
猶太區歷史
1939年9月4日,凱爾采城遭到德國空軍轟炸,翌日被德軍佔領。[1]凱爾采成為新成立的拉多姆區(Distrikt Radom)的縣城,自1939年10月26日起由柏林任命的卡爾·拉什管理。一個月後,該區治安由黨衛隊區隊長弗里茨·卡茨曼——臭名昭著的大屠殺罪犯——接班。[4]與其他所有納入德國波蘭總督府領土的城市一樣,凱爾采新政府下令在凱爾采建立一個猶太人委員會。委員會由精通德語的醫生和前市議員摩西·佩爾茨(Moshe Pelc)領導。[5]1939年12月1日,全體猶太人被命令在外衣上佩戴大衛之星。與此同時,猶太人擁有的工廠被蓋世太保沒收,交通要道周邊的店鋪被清除,[6]所有富裕房屋被納粹官員掠走。大猶太會堂被清空,變成了一座有牢房的倉庫。[7]1940年1月,猶太人祈禱會所被認定為非法。[5][8]
1939年9月戰爭爆發後到1940年3月期間,凱爾采的猶太人口從18,000人[9]增加到25,400人,佔所有居民的35%.[1]從德佔區其他地方逐出的猶太人在秩序警察的護送下由列車運抵凱爾采。佩爾茨和猶太人委員會為他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最好住房,並建立了湯廚房。由於1940年初爆發的斑疹傷寒疫情,一家新診所開張。[5]
佩爾茨利用他的波蘭聯繫人幫助猶太家庭生存。當時,一般的波蘭人口還沒有與猶太人分開。此外,猶太人委員會還獲得了猶太自助組織JSS和JDC的克拉科夫分會的物資援助。[5]然而,佩爾茨發現自己無法應對德國的贖金要求,並於1940年8月提出讓工業家赫爾曼·萊維(Hermann Levy)接替他的位置。[10]佩爾茨被解僱,一年後因涉嫌與波蘭人「合作」而被殺害。[10]利維給社區增加了沉重的稅負。[1]1940年10月,36歲的漢斯·德萊希塞爾被任命為凱爾采市長(Stadthauptmann)。德萊希塞爾已經在98公里外的彼得庫夫特雷布納爾斯基成功地將12,000名猶太人置於猶太區中。[11]
1941年3月31日,卡爾·拉什下令建立凱爾采猶太區。猶太區周圍環繞着高柵欄和鐵絲網,由警衛看守。德萊希塞爾帶來305警察營協助猶太區建設。[12]非猶太波蘭人被勒令撤出該地區,猶太人獲得一周的時間重新安置。猶太區沿着華沙街(Nowowarszawska)被分成兩部分,席爾尼察河貫穿其中。[1]華沙街以西的部分為「大猶太區」,由Orla、Piotrkowska、Pocieszka街道包圍;以東的部分為「小猶太區」,四周由Bodzentyńska、St. Wojciech街與以St. Wojciech廣場包圍。猶太區大門於1941年4月5日關閉;猶太區警察成立時有85名成員,奉命守衛猶太區。[5]與此同時,由其他地方驅逐到凱爾采的進一步行動一直持續到1942年8月,此時已有27,000名囚犯擠在猶太區。載着猶太家庭的火車從整個凱爾采省乃至維也納、波茲南和羅茲等地駛來。[1]截至1942年年中,過度擁擠、猖獗的飢餓和斑疹傷寒疫情爆發奪走了4000人的生命。[1]
黨衛隊在城中設立了一些強制勞動的企業:Hasag手雷廠中有400-500名猶太人製造彈藥;路德維希鋼廠(戰前的路德維庫夫鑄造廠)中有200-300名奴工,此外還有Henryków木工廠,以及德國戰爭經濟相關的各種工廠。在這些工廠工作的猶太人幾乎是猶太區清算中僅有的倖存者,能夠比猶太區的其他猶太人多活兩年。[3]Dawid Barwiner和Gerszon Lewkowicz領導的猶太人秘密抵抗運動企圖採購武器,但他們基本上沒有成功。猶太警察局長Wahan Spiegl 向蓋世太保通報了德國金屬車間的事件,為起義準備的武器和彈藥秘密生產隨即戛然而止。[1]
殺戮行動
1942年初的萬湖會議啟動了最終解決方案,確定了波蘭的猶太區猶太人的命運。作為波蘭境內的猶太人大屠殺最致命的階段——萊因哈德行動的一部分,凱爾采猶太區在三次行動中被根除,前後僅僅五天。第一次猶太區清場行動發生在1942年8月20日。[3]在圍捕期間,所有無法轉移的猶太人——包括病人、老人和殘疾人——被當場射殺。大約6,000-7,000人被趕到Okrzei街,隨即運往特雷布林卡滅絕營,其中大多數是婦女和兒童。在四天之內,包括猶太醫院病人在內的1,200人被面對面地槍殺,20,000至21,000名猶太人被帶入待命的大屠殺列車,被送往特雷布林卡,並在毒氣室殺害。到1942年8月24日晚,猶太區只剩下2000人。[1]
活下來的猶太技術工人都住在Stolarska和Jasna街的勞改營中,其中包括猶太人委員會成員、列維和他的家人、[10]以及猶太警察。[1]大屠殺倖存者亞當·赫爾凡德等一些猶太人被迫收集猶太區清場時遇害的囚犯屍體,並參與在猶太人公墓挖掘亂葬坑。赫爾凡德記得德國勒令他們在埋葬屍體前扒光死者衣物,並目睹了驚恐的猶太人在死亡之痛中從屍體口中拔出金牙。[13]
勞改營運作了幾個月,為仍在運營的德國工廠提供奴工。1943年5月,一些來自凱爾采的猶太囚犯被帶到斯塔拉霍維采、斯卡日斯科-卡緬納、皮翁基和布里津的強迫勞改營。[3]1943年5月23日,德國警察集合了45名留在清場營地的猶太兒童,將他們帶到帕科什公墓射殺。被害兒童的年齡從15個月到15歲不等。[14]1943年9月,隨着蘇軍戰線前線向西推進,凱爾采奴隸勞動設施的剩餘部分逐漸被廢棄。剩餘的技術工人被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並進一步前往布痕瓦爾德,其中包括未來的加拿大藝術家葛爾松·伊斯克維茨。[15]蘇聯紅軍於1945年1月15日進入凱爾采。[16]自19世紀中葉以來存在於凱爾采的充滿活力的猶太社區幾乎徹底滅絕。[1]
逃生和救援
凱爾采猶太區修建時,波蘭義人列昂·什利文斯基(Leon Śliwiński)[18]14歲,被德國人趕出了自家在Leśna街上的住宅。他常常秘密返回住址,向猶太區猶太人出售麵包和肉類。列昂遇到了他的朋友,12歲的大衛·弗里德曼(Dawid Friedman)。大衛的父母已經去世,看護人羅森伯格先生(Rozenberg)請求列昂救助大衛。[18]大衛和列昂登上火車前往列昂父母居住的達萊希采。大衛改名為齊格蒙特·什利文斯基(Zygmunt Śliwiński),作為來自華沙的「堂兄弟」成為家庭的一員,在戰爭中倖存。然而大衛的姐姐和她的波蘭救援人員未能倖免:她在第二輪救援行動中被偷運出猶太區,然而庇護她的家人被德國警方抓獲並殺害。[19][20]在德佔波蘭,援助猶太人的行為一經發現將遭遇死刑,處罰是納粹在歐洲的所有佔領國中最嚴厲的。[21]
戰後
戰爭結束後,大衛·弗里德曼留在凱爾采,[18]住在Planty街7號難民中心的一座由錫安主義聯盟運營的孤兒院。1946年7月4日,難民中心遭遇反猶騷亂,37名(一說40名)波蘭猶太人遇難,其中其中17-21人仍然身份不明;[22]另有2名波蘭人身亡。[16]根據國家記憶研究院的官方調查結果,受害者中有11人被軍用突擊步槍射殺,還有11人被刺刀刺傷,意味着斯大林主義的軍隊直接參與了騷亂。[16]弗里德曼搬到克拉科夫,然後遷居赫扎努夫學會了意第緒語,於1947年移民到以色列。[18]1991年,列昂的父親波列斯瓦夫·什利文斯基(Bolesław Śliwiński,1949年逝世)與母親列昂尼娜·什利文斯卡(Leonia Śliwińska,舊姓Berendt, 1978年逝世)被以色列追授義人頭銜。[20]列昂本人於1993年5月23日在華沙獲得了義人頭銜。1996年,大衛邀請列昂到以色列。他們很高興看到對方。當被問及為什麼冒着生命危險拯救大衛時,列昂回答道:「我只是想讓他活下去。我知道所有其他人正被逐向死亡。」[19]列昂·什利文斯基於2012年2月12日在凱爾採去世。[20]
參考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Kielce. Virtual Shtetl. POLIN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 1–3. 2009–2016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7).
- ^ 統計數據所用的資料包括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虛擬猶太鎮的"Glossary of 2,077 Jewish towns in Polan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以及Gedeon 的 "Getta Żydowskie",以及Michael Peters 的 "Ghetto List". 2015年3月14日查閱。
- ^ 3.0 3.1 3.2 3.3 Kielce. Virtual Shtetl. POLIN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 2009–2015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4).
- ^ Rolf Jehke, Herdecke. Distrikt Radom. Territoriale Veränderungen in Deutschland und deutsch verwalteten Gebieten 1874–1945. 1 July 2008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4).
- ^ 5.0 5.1 5.2 5.3 5.4 Chris Webb. Kielce. Holocaust Historical Society. 2014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1).
- ^ Prof. Krzysztof Urbański. III: Ghetto. Translation from Polish. 2005: 76–116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5).
- ^ Miłosz Gudra. The synagogue (17 Warszawska Street). History of Kielce. POLIN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 2009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4).
- ^ Felicja Karaj. Heaven or Hell? The Two Faces of the HASAG-Kielce Camp XXXII. Yad Vashem Studies: 269–321. 2004. OCLC 3953641.
- ^ Wacław Wierzbieniec. Kielce. Jews in Eastern Europe. YIVO Institute for Jewish Research. 2010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9).
- ^ 10.0 10.1 10.2 Sara Bender. The Białystok and Kielce ghettos: a comparative study (PDF). United State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p. 87 (3 / 10 in PDF). [2019-05-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4-02).
- ^ Markus Roth. Herrenmenschen : die deutschen Kreishauptleute im besetzten Polen; Karrierewege, Herrschaftspraxis und Nachgeschichte. Göttingen: Wallstein Verlag. 2009: 180, 197 [2019-05-12]. ISBN 38353047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 Wolfgang Curilla. Der Judenmord in Polen und die deutsche Ordnungspolizei 1939–1945. Verlag Ferdinand Schöningh. 2011: 526 [2019-05-12]. ISBN 35067704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3).
Der Stadthauptmann von Kielce, Hans Drechsel, erließ am 31.3.1941 eine Verordnung über die Bildung eines jüdischen Wohnviertels, in das die Juden bis zum 5.4.1941 umziehen mussten.[64] Das Polizeibataillon 305 wurde zur Aufsicht über die Umsiedlung der Juden in das neue Viertel hinzugezogen.[65] Nachdem Drechsel am 5.4.1941 den jüdischen Wohnbezirk zum Seuchensperrgebiet erklärt hatte, dessen Betreten oder Verlassen strengstens verboten war, vertraute man die Überwachung der Absperrung dem Polizeibataillon 305 an.
- ^ Cmentarz żydowski w Kielcach. Eugeniusz Fąfara, Gehenna ludności żydowskiej. Kirkuty. Jewish cemeteries in Poland. 12 July 2014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1).
- ^ PAP. 70 rocznica zamordowania 45 dzieci żydowskich w Kielcach. Portal historyczny Dzieje.pl. Polska Agencja Prasowa. 23 May 2013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8) (波蘭語).
- ^ Jean Clair, Pierre Théberge. The 1930s: The Making of "the New Man". National Gallery of Canada. 2008: 106 [2019-05-12]. ISBN 08888485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 16.0 16.1 16.2 Judge Andrzej Jankowski, OKBZH Kielce & Dr Leszek Bukowski, IPN. Pogrom kielecki – oczami świadka (PDF). Warsaw: Dodatek specjalny IPN (special issue). Niezalezna Gazeta Polska. 1–8 in PDF. 4 July 2008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8-26).
Leszek Bukowski & Andrzej Jankowski (ed.), Wokół pogromu kieleckiego, vol. II, with Foreword by Jan Żaryn, IPN: Warsaw 2008, pp. 166–171; ISBN 8360464871.
- ^ Zięba, Maciej. The Ohel a Tzadik from Kielce. Jan Karski Society. 2016 [28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2).
- ^ 18.0 18.1 18.2 18.3 Natalia Aleksiun, Ph.D. The Śliwiński Family. Story of rescue. Recognized as the 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 POLIN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 Sprawiedliwi.org.pl (Polish Righteous). May 2011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3).
Leon Śliwiński was born 8 August 1929, David Friedman was born in 1932. The escape took place in April 1943.
- ^ 19.0 19.1 Lidia Cichocka. Dwie niezwykłe historie. Ratowali Żydów w czasie wojny. Echo Dnia. Świętokrzyskie. 4 February 2012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02) (波蘭語).
- ^ 20.0 20.1 20.2 Dr Natalia Aleksiun. Rodzina Śliwińskich: Leonia (1898–1978), Bolesław (1898–1949), Leon (1929–2012). Tytuł przyznany. Muzeum Historii Żydów Polskich POLIN. Polscy Sprawiedliwi – Przywracanie Pamięci. October 2010 [2019-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30).
- ^ Robert D. Cherry, Annamaria Orla-Bukowska. Rethinking Poles and Jews: Troubled Past, Brighter Fu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 5 [2019-05-12]. ISBN 07425466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 ^ Bukowski & Jankowski 2008, p.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