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堯宸
劉堯宸 | |
---|---|
字號 | 俊輝 |
出生 | 1895年 大清福建省福州府平潭廳 |
逝世 | 1925年10月13日 中國廣東省惠陽縣(今惠州市惠城區) † | (29—30歲)
墓地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黃埔烈士陵園 |
籍貫 | 福建省霞浦縣靈霍鄉龜湖村(今鹽田畲族鄉北洋村龜湖自然村) |
母校 |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
政黨 | 中國同盟會 中國國民黨 |
軍種 | 國民革命軍陸軍 |
軍銜 | 中將(追授) |
參與戰爭 |
劉堯宸(1895年—1925年10月13日),字俊輝,祖籍福建霞浦鹽田鄉龜湖村[1],出生於平潭縣,生前為國民革命軍團長,參加了國民革命軍東征,1925年10月在惠州戰役中陣亡,被追認為國民革命軍中將,1980年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追認為革命烈士。[2]
生平
劉堯宸的祖父劉長泰是霞浦縣龜湖村人,咸豐年間赴平潭廳任海壇右營守備,劉堯宸因此出生於平潭。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劉堯宸隨父遷居福州,在培元書院就學,被中國同盟會吸收入「橋南體育會」組織。[3]
1911年,劉堯宸加入中國同盟會,響應辛亥革命後福州的革命黨人起義,起義成功後被介紹到福建陸軍小學學習,後被選中送往清河第一陸軍預備學堂學習。1917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七期,編入騎兵科第三連學習,1919年秋畢業回到福建,在李厚基手下任見習軍官,後在福建靖國軍總司令方聲濤手下任職,後赴廣東省,1920年7月升任粵軍第十六團團副,參加光復廣州的戰役。[2][3]
1921年7月,劉堯宸所在部隊赴廣西平樂攻打陸榮廷殘部,1922年升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衛隊團參謀長、營長,6月赴江西贛州與直系部隊戰鬥,進逼南昌,後因陳炯明反叛,劉堯宸被調到福建攻打歸附直系的李厚基,先後攻克福州、泉州。12月,許崇智率東路討賊軍進入廣東,劉堯宸隨孫良翰部留守福建。1923年,孫良翰麾下一個旅叛變,劉堯宸逃脫到廈門,後重赴廣州追隨孫中山,在黃埔軍校擔任教官。[3]
1925年2月,劉堯宸代理黃埔軍校教導團第二團第二營營長,參加國民革命軍東征,參加了淡水戰鬥,攻克池尾鎮,催使錢大鈞馳援一團在棉湖戰鬥中攻克的棉湖鎮。5月,由於駐廣州的楊希閔、劉震寰反叛,劉堯宸隨第一旅教導團回師平叛,後被擢升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師第四團團長。[3]
1925年10月,劉堯宸率軍攻打惠州,主攻北門,在親自搭建雲梯登城時中彈犧牲。[3]
身後
東征後,廣州國民政府為劉堯宸舉行了追悼大會,周恩來為他宣讀祭文,國民政府追授劉堯宸中將軍銜,遺體葬於黃埔烈士陵園[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劉堯宸在建甌的後代向上申請,以及建甌縣人民政府向上申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於1980年追授劉堯宸為革命烈士。[2]
家庭
劉堯宸的家係為霞浦縣龜湖劉氏[1],明朝時期自侯官縣劉家巷遷居霞浦西勝村(今屬鹽田畲族鄉),後又遷往龜湖村。劉堯宸祖父劉長泰為龜湖劉氏第十二世,生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咸豐年間在平潭任海壇右營守備[2]。劉長泰育有五子,包括劉堯宸的父親劉繼馨,庠生出身,在平潭以賣畫代書為生,後因民事糾紛離開平潭,到福州定居。[3]
劉堯宸的妻子為許氏,1923年生下孩子後因中風而去世,劉堯宸將其託付給嫂子撫養[3]。他的後代劉舜勛曾在建甌工作。[2]
故居
劉堯宸在平潭的故居現為平潭縣文物點,位於平潭縣海壇街道猿門社區夏致街6號。[4]
參考文獻
- ^ 1.0 1.1 陳永庚.; 霞浦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霞浦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9: 1074. ISBN 7-80122-542-2. OCLC 47112521.
- ^ 2.0 2.1 2.2 2.3 2.4 光辉的一生——怀念刘尧宸将军. 中國老區促進會. 2021-08-12 [2023-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1).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平潭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平潭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00: 716–717. ISBN 7-80122-589-9.
- ^ 党史学习教育 | 平潭革命文物“组团出道“!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平潭綜合實驗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 2021-10-02 [2023-09-11].[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