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英士(1899年—1985年)[1],江蘇海門人,法學家,歷任東吳大學、暨南大學、中國公學、南京河海工程學校教授,安徽大學法學院院長,國立編譯館館長、教育參事,《圖書評論》主編,台灣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校長。

生平

1924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期間曾為中西美留學生組織代表[2]

1927年在上海與聞一多、梁實秋、徐志摩、張嘉鑄、潘光旦、饒孟侃、丁西林、葉公超、胡適、余上沅共同創辦新月書店,同為董事[3]

1948年7月,南京政府教育部首席參事劉英士以「疏導學潮」的名義抵達昆明,隨後發生了雲南當局鎮壓「反美扶日」學生運動[4]

作品

  • 蒲士《婦女解放新論》漢譯本(劉英士譯,上海:新月書店,1931年11月初版)

另見

參考資料

  1. ^ 梁实秋(1903~1987)、英千里(1900~1969)、刘英士(1899~1985) 信札三通. 西冷印社拍賣有限公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27). 
  2. ^ 聞黎明. 大江会述论. 近代中國研究. 2005年10月3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5月27日). 
  3. ^ 聞黎明. 李闻惨案之善后. 近代中國研究. 2011年8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5月28日). 
  4. ^ 蔣中禮. 略论“七·一五”昆明学生爱国运动.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5年, (第1期): 29-35 [2018-0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