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南方小花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方小花蝽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半翅目 Hemiptera
科: 花蝽科 Anthocoridae
屬: 小花蝽屬 Orius
種:
南方小花蝽 O. strigicollis
二名法
Orius strigicollis
Poppius, 1915

南方小花蝽學名Orius strigicollis),又名南方小黑花椿象,為花蝽科小花蝽屬下的一椿象。分佈熱帶亞熱帶地區,是生物害蟲防治上常用的捕食性天敵之一。[1]

特徵

體型微小,成蟲體長約1~2毫米,複眼及體色為黑至黑褐色。具刺吸式口器。[2]

卵為乳黃色橢圓形,產於植物幼嫩組織內,表面只露出一圈白色卵蓋。[2]

若蟲為黃色至黃褐色,複眼為紅色。若蟲共有五個齡期,至第五齡末期時身形趨於圓肥,漸呈黑褐色,樣貌已與成蟲相近。[2]

習性

為雜食性昆蟲,主要以其他小型節肢動物為食,尤其偏好薊馬[2],亦會取食植物汁液、花粉等,無論若成蟲皆具捕食能力。[3]細小的體型有利於其鑽入花朵、心芽、捲曲葉片或絨毛內捕食藏匿其中的小型節肢動物和蟲[1]

甚為活潑,會積極穿梭於花葉間四處搜尋獵物,對於活動中的獵物具有強大的捕食能力。[1]

生活史

常溫下卵期約3~4天,若蟲期約12~14天,需經歷5個齡期後方蛻變為成蟲。雌蟲羽化3天後開始產卵,產於菊科茄科豆科植物之幼嫩組織內,每日可產約10餘粒,持續20日以上,一生共可產200~400粒卵。雌蟲平均可存活30日以上,雄蟲壽命稍短。[2]

應用

小花蝽屬物種對於薊馬葉蟎蚜蟲粉蝨等多種小型害蟲皆具捕食能力,本屬下的多個物種在國外已生產販售應用於防治小型農業害蟲,以防治薊馬為主,例如狡小花蝽英語Orius insidiosusOrius insidiosus)、大臀小花蝽英語Orius majusculusOrius majusculus)、光滑小花蝽荷蘭語Orius laevigatusOrius laevigatus)、暗色小花蝽英語Orius tristicolorOrius tristicolor)等。[2][3]

台灣產的三種小花蝽中,南方小花蝽比起三叉小花蝽Orius tantillus)及雙鞭小花蝽Orius atratus)具有較佳的搜索獵物能力及較大的捕食量[3],據統計其一生可捕食約200~300隻薊馬或500~600隻葉蟎,且其生長速度和繁殖力與薊馬等害蟲相當,極具生物防治潛能。[1]目前南方小花蝽在台灣已成為商品化的生物防治資材之一[4],適用於茄科瓜科豆科作物等。[2]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林鳳琪. 防治蔬果害蟲的最佳替代利器!南方小黑花椿象量產與應用 - 農傳媒. 農傳媒. 2020-09-02 [2022-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王清玲, 盧秋通. 農試所特刊第142號--作物蟲害非農藥防治資材--四、小黑花椿象 (PDF). 農試所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丁漢彥. 小黑花椿象的飼養及應用 (PDF) (中文(臺灣)). 
  4. ^ 農夫樂-購物平台-小黑花椿象 (中文(臺灣)).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