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城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設立於游府西街小學東側圍牆外的遺址標誌

臺城東吳東晉南朝等「六朝」的朝廷禁省和皇宮的所在地,位於都城建康城內,遺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臺」指當時以尚書臺為主體的中央政府,因尚書臺位於宮城之內,因此宮城又被稱作「臺城」[注 1]。臺城是晉成帝時在孫吳苑城的基礎上營建的,咸和六年(331年)十一月建成。開皇九年(589年)隋軍攻入臺城滅亡了陳朝,將建康的宮苑蕩平為耕地。五代時的楊吳在建康城故址之上營建了金陵城,臺城遺蹟從此湮沒了[參 1]

現在所稱的「臺城」,即贅城,位於南京城內北極閣北麓、玄武湖以南,是從解放門向西延伸出的一段城牆。中國學界一般認為是南京明城牆廢置部分。推測朱元璋應天府城時,原計劃將這段城牆向西修至鼓樓崗並與石頭城相接,後來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新筑後湖城」[注 2],這一段城牆便遭廢棄。這段城牆以條石為城基,城基之上用明初燒制的城磚包砌,長253.15米、高20.16米(其中條石城基高7.36米、城磚部分高18米),西端寬9.8米,東端寬10.3米。後人多將這段城牆附會為六朝時的臺城,並訛傳至今[注 3]。1982年,這一段城牆被以「臺城」之名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現在這段城牆及鄰近城牆上設有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參 2][參 3]

六朝臺城

臺城原址是三國孫吳都城建業城內的苑城司馬睿南渡建康(即建業),建立了東晉。晉成帝時,建康宮室在蘇峻之亂中被毀。戰亂平息之後的咸和五年(330年)九月,晉成帝命令尚書右僕射王彬在苑城舊址上營建新的宮城[注 4],次年十一月新宮建成,命名為建康宮、又名顯陽宮[注 5]晉孝武帝太元三年(378年),謝安主持將臺城徹底改建,此後兩百餘年直到陳朝滅亡,除了後宮園囿內的建設,臺城的規模製度基本保持不變[參 4]

東晉時臺城共開五門,南面為大司馬門和南掖門(後曾改名為閶闔門、端門、天門),東、西、北面各有一座掖門[注 5]南朝宋時在南面兩側各開一門,即東掖門和西掖門,並將東晉時的原東掖門改名萬春門(南朝梁時改名東華門)、原西掖門改名千秋門(梁時改名西華門)、原北掖門改名承明門(南朝齊時復名北掖門,又名平昌門)。梁時在臺城北面西側新開大通門。至此臺城共設八門[參 4][參 5]

大司馬門內的太極殿是臺城的正殿,用於舉行隆重典禮。太極殿規模宏大,高八丈、長二十七丈、廣十丈,初為十二間,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太極殿兩翼設太極東堂和太極西堂,各七間,是皇帝日常議政、筵宴、延見、起居的所在[注 6]。太極殿與附近的中書省門下省都屬於「禁省」範圍[參 4]梁武帝時國力強盛,於是大修宮室,將太極殿擴為13間,以契合閏月之數,並在太極殿和東西兩堂內鋪砌花紋錦石。臺城原本無天監七年(508年)梁武帝命衛尉卿丘仲孚在大司馬門外建石闕一對,命名為「神龍」、「仁虎」。據記載,雙闕的趺座高7尺,闕身則高5丈、長3丈6尺、厚7丈5尺,石闕上鐫刻珍禽異獸,「窮極壯麗,冠絕古今」[參 6]

隋滅陳之後,建康城被下令平毀,原來的綺麗宮室都化為廢墟。此後多有文人以臺城與南朝的興廢為題懷古詠史,唐朝詩人韋莊曾有《臺城》詩云:「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到了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楊吳在建康故址上興建金陵城,臺城遺蹟就此徹底湮沒地下。

解放門(圖右城門)向西(圖左下方)延伸的一段明城牆後來被訛傳為「臺城」。

臺城湮沒之後,宮城的具體範圍一直不明。明清史料記載「珍珠河正在(臺城)宮內」、在「玄津橋大街以北」。朱偰在1936年出版的《金陵古蹟圖考》中提出臺城的四界分別是:南至干河沿、北至雞鳴寺前、西至中山路西、東近成賢街,這種說法的影響相當大。同時,他指贅城即是六朝都城——建康城北牆。後來又有學者將臺城的範圍進一步限定在今東南大學一帶,即:北起北京東路、南至珠江路、東至珍珠河、西至進香河。2001年,南京市博物館王志高等人對這一帶多處工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然而沒有發現任何與六朝宮城相稱的遺存。此後,他們在《景定建康志》中發現「古臺城」被標註在南宋建康府城內東北方位,於是確定臺城核心區應在大行宮南京總統府一帶。從2002年至2008年,他們對這一地區的20多個地點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多條六朝時期的高等級道路、城牆等建築遺址和大量瓦當瓷器等精美遺存。其中,在利濟巷西側工地發現了一段寬25米的城牆體,經確認為臺城東側城牆;在游府西街小學的發掘確定了臺城南界;在南京圖書館新館工地發現了臺城第三重城垣的東南角;在鄧府巷東側工地發現南北走向的夯築城垣遺蹟和城垣外側寬約18.5米的城壕,確定了臺城西界。至此,臺城的東、南、西三界都被確定。考古發掘表明,六朝臺城大致為長方形,其縱軸方向為北偏東25度,是一座「傾斜的皇城」[參 7][參 8][參 9]

參見

註釋1

  1. ^ 輿地紀勝》:「晉宋時謂朝廷禁省為臺,故謂宮城為臺城。」
  2. ^ 明太祖實錄》:洪武十九年十二月乙酉,朱元璋令「新筑後湖城」。
  3. ^ 例如,甘熙白下瑣言》:「臺城一段猶建業遺址,俯臨後湖(玄武湖),登眺最盛」。
  4. ^ 景定建康志》:「作新宮,繕苑城,修六門。」
  5. ^ 5.0 5.1 許嵩建康實錄》卷七:「成帝七年冬十一月壬子朔,……是月,新宮成,署曰建康宮,亦名顯陽宮,開五門,南面二門,東西北各一門。」
  6. ^ 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一引舊志云:「太極殿,建康宮中正殿也。晉初造,以十二間象十二月,至梁武帝改制十三間,象閏焉。高八丈,長二十七丈,廣十丈,內外並以錦石為砌。次東有太極東堂.七間。次西有太極西堂七間,亦以錦石為砌。」

註釋2

  1. ^ 金陵文脈. 臺城. 存档副本. [2009-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7). 
  2. ^ 南京園林.臺城. 存档副本. [2009-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5). 
  3. ^ 南京文博信息網. 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4.0 4.1 4.2 郭湖生. 臺城辯. 文物. 1999年05期. ([2])
  5. ^ 建康. 中國網.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張永媚,章灣. 南朝建康城的石阙. 江蘇省地方志. [2009-08-15]. [永久失效連結]
  7. ^ 王志高,賈維勇. 探秘六朝建康城. [4][永久失效連結]
  8. ^ 蔡震. 千古「臺城」之謎漸漸揭開. 揚子晚報. 2007年11月05日 A3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永久失效連結])
  9. ^ 蔡震. 千古臺城揭開神秘「面紗」. 揚子晚報. 2008年06月13日 A4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A5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存档副本. [2009-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4). )

參考文獻

  • 盧海鳴,朱明. 六朝都城建康的若干問題研究.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年.第16卷第3期.
  • 王志高. 六朝建康城遺址考古發掘的回顧與展望.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08年第1期.
  • 張學鋒. 六朝建康城的發掘與復原新思路. 南京曉莊學院學報. 2006年第22卷第2期.
  1. ^ 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358处、368点). 南京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9-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