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思想
三民主義 |
---|
中華民國主題 |
《國父思想》是以孫中山的1924年三民主義演講本為基本骨架,並加上《孫文學說》、《國父全集》等相關言論著作,而整理出的教科書性質書籍。1953年,臺灣的高級中學的三年級增列「三民主義」一科。而1970年代之後,為中華民國專科學校以上之必修課程的課程之一,現已刪除相關考試項目。
大陸時期
1929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名義上統一中國後,實行公民教育。其1929年「高中課程暫行標準」公民教育課程則稱為「黨意」,以三民主義為基礎。但在1932年的「中學課程標準」,又改回稱為「公民」[1]而當時在小學方面,則有商務印書館的「新時代三民主義教科書」為之流通。[2]
遷台以後
1953年,因應當時反共抗俄國策,教育部聘請盧紹稷起草「高級中學三民主義課程標準」草案。審查通過後,於隔年一月實施。但在台師大公民訓育系與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設置之前,臺灣地區均未有合格三民主義教師。據1975年教育部請台師大教育系行政協助調查顯示,非本科教授三民主義課程教師達46%。而三民主義也為當時大學聯考必考科目之一,隨着解嚴,1999年3月26日大考中心宣佈,隔年八十九年度大學聯考廢除考三民主義一科。[3]2005年高中取消三民主義課程。[4]
而在大專院校方面,1950年起大專則恢復三民主義課程,並在1964年更名為「國父思想」,教育部本意試圖藉由大學學術研究方法,使得「三民主義學術化」。1990年在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中,教育部宣佈再更名為「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並於八十二學年度實施。但在釋字380號被司法院大法官宣佈違憲,則該課程轉為「通識課程」。[5]
現狀
在中華民國教育部的「九五暫綱」將高中原有之「三民主義」、「公民」、「現代社會」等三科目,整微為「公民與社會」一科。三民主義作為獨立課程在中華民國教育上走入歷史。
參考文獻
引用
- ^ 李琪明:海峽兩岸德育教育沿革與現況之比較 (PDF). [2015-08-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09-23).
- ^ 謝泳:從小學教科書看兩黨教育理念 (PDF). [2015-08-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3).
- ^ https://www.facebook.com/TBSCTS. 【歷史上的今天】大考中心宣布:隔年起不考三民主義. 華視新聞網. [2022-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9) (中文(臺灣)).
- ^ 中時新聞網. 台取消三民主義課 告別黨國教育 - 焦點新聞. 中時新聞網. [2022-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4) (中文(臺灣)).
- ^ 吳儒佳:一個消失中的意識型態--以三民主義在台灣的傳播為例,第二章 三民主義教育之實施、變革與檢討 (PDF). [2015-08-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