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蘇丹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及蘇丹國
السلطنة المصرية
as-Salṭanah al-Miṣrīyah
1914年—1922年
國歌:Salam Affandina
綠:埃及蘇丹國 淺綠: 英埃蘇丹 淡綠: 1919年割讓給意屬北非
:埃及蘇丹國
淺綠: 英埃蘇丹
淡綠: 1919年割讓給意屬北非
地位保護國
首都開羅
常用語言阿拉伯語 (官方)[1]
英語
宗教伊斯蘭遜尼派
政府君主立憲
蘇丹 
• 1914–1917
侯賽因·卡米勒
• 1917–1922
福阿德一世
高級專員 
• 1914–1916
Sir Henry McMahon
• 1916–1919
Sir Reginald Wingate
• 1919–1925
Lord Allenby
• 1914–1919
侯賽因·魯什迪帕夏 (首)
• 1921
阿德利·亞坎帕夏 (末)
歷史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
• 建立
1914年12月19日
• 革命
1919–1922
• 獨立
1922年2月28日
• 福阿德一世加冕
1922年3月15日
面積
1917年3,418,400平方公里
人口
• 1917年
12751000
貨幣埃及鎊
ISO 3166碼EG
前身
繼承
埃及赫迪夫國
埃及王國
今屬於 埃及
 蘇丹
 南蘇丹
Area and density include inhabited areas only. The total area of Egypt, including deserts, is 994,000 km2.[2][3]

埃及蘇丹國(阿拉伯語:السلطنة المصرية‎),是1914年至1922年間英國於埃及所建立的一個短命保護國政權。1922年2月28日,英國在沒有與埃及進行任何談判的情況下單方面宣佈埃及獨立。

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不久,埃及的赫迪夫·阿巴斯二世因其親奧斯曼的立場而被英國人趕下台。他被他的叔叔侯賽因·卡邁勒取代,侯賽因·卡邁勒宣佈埃及從奧斯曼帝國獨立,並宣佈自己為蘇丹。雖然被描述為重建奧斯曼帝國前的埃及蘇丹國,但新成立的蘇丹國將成為英國的保護國,其有效的政治和軍事權力賦予了英國官員。這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對埃及的法律上的主權,儘管自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奪取政權以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名義上的。

反對歐洲干涉埃及事務導致出現了一個民族主義運動,這種運動凝聚和傳播: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行動在埃及民眾中引起了廣泛的怨恨。具體來說,這些包括英國購買棉花庫存,並以低於市場價格徵用動物飼料,英國徵召約50萬埃及人進入埃及遠征軍的埃及勞工團和埃及駱駝運輸隊,以及將該國用作軍事基地和協約國的駐軍,由英國、澳大利亞和其他帝國軍隊組成。戰後,埃及經濟感受到了價格飆升和失業的不利影響。

侯賽因·卡邁勒去世後,他唯一的兒子卡邁勒·迪內·侯賽因王子拒絕了繼承權,侯賽因·卡邁勒的兄弟艾哈邁德·福阿德以福阿德一世的身份登基。

戰爭結束後,埃及民族主義者開始再次向英國政府施壓,要求獨立。除了其他原因外,埃及人還受到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的影響,他主張所有國家的自決。1918年9月,埃及首次組建一個代表團,在巴黎和會上表達了對獨立的要求。

1919年埃及革命

1922年埃及獨立

1922年2月28日,英國在沒有與埃及進行任何談判的情況下單方面宣佈埃及獨立。在談判達成有關協議之前,有四項事項「絕對由英國政府酌情決定」:大英帝國在埃及的通信安全;保衛埃及免受所有外國侵略者或直接或間接干涉;保護埃及的外國利益和保護少數民族;以及英埃蘇丹

英國隨後非正式地對名義上獨立的埃及行使了權力,就像它在1882年至1914年期間一樣。

蘇丹艾哈邁德·福阿德成為國王福阿德一世,他的兒子法魯克被任命為他的繼承人。陸軍元帥艾倫比勳爵一直擔任英國高級專員,直到1925年。4月19日,新憲法獲得批准。同樣在那個月,頒佈了一項選舉法,開啟了埃及政治發展的新階段——議會選舉。

參考文獻

  1. ^ Article 149 of the 1923 Constitution
  2. ^ Bonné, Alfr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East: An Outline of Planned Reconstruction after the War. The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2003: 24 [First published 1945] [9 July 2010]. ISBN 978-0-415-17525-8. OCLC 399151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9). 
  3. ^ Tanada, Hirofumi. Demographic Change in Rural Egypt, 1882–1917: Population of Mudiriya, Markaz and Madina. Discussion Paper No. D97–22. Hitotsubashi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March 1998 [9 Jul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