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同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夏同善
夏同善


大清誥授光祿大夫吏部右侍郞江蘇學政
籍貫 浙江省仁和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舜樂,號子松
諡號 文敬
出生 道光十一年(1831年)
浙江省仁和縣
逝世 光緒六年(1880年)
江蘇省江陰縣
出身
  • 咸豐五年乙卯科舉人
  • 咸豐六年丙辰科進士出身
著作
  • 《夏子松先生函牘》

夏同善(1831年—1880年),舜樂子松浙江仁和縣塘栖鎮(今屬臨平區)人。晚清政治人物。

生平

夏同善幼年喪母,父夏建寅續娶烏鎮蕭氏,常隨繼母住外婆家,好讀書,遍讀外祖父蕭麒藏書,與胡雪巖有交情。咸豐六年丙辰科進士,選庶吉士散館編修。歷官庶常館庶子、詹事府詹事。善寫文章,時人譽謂「在曾(國藩)、左(宗棠)之上」,甚得慈禧太后賞識。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同善反對議和。太平軍陷杭州,夏同善在家服父喪,攜母到上海。同治六年(1867年),升為少詹事。同治十年(1871年)任兵部右侍郎。同治十二年(1873年)以審理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聞名[1]。光緒元年(1875年),與內閣學士翁同龢直毓慶宮授讀。光緒四年,視學江蘇。光緒六年(1880年)卒。朝廷賜祭葬,諡文敬。葬於大清嶺。[2]

浙江圖書館今存夏同善手稿《夏子松先生函牘》。浙江省桐鄉市烏鎮夏同善翰林第

註釋

  1. ^ 1964年,楊乃武女兒楊濬口述回憶:「第二次京控,夏同善幫了很大忙。他多次與當時的宰相翁同龢談到此案的曲折內幕,並請他看了我父親寫的京控訴狀。」
  2. ^ 《清史稿·列傳二百二十八》:夏同善,字子松,浙江仁和人。咸豐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右庶子,充日講起居注官。十年,粵寇陷江南,諸軍無所統,請屬之曾國籓;又以北塘之役,僧格林沁軍退頓通州,桂良再就議款,同善建言敵情叵測,宜專任僧格林沁備戰守:敕並依行。父憂歸,服闋,起故官。同治六年,遷少詹事。其時傳言車駕將幸惇親王府,召集梨園,同善聞之,與孫詒經合疏諫止。略言:「皇上沖齡,敬天未至南郊,游幸先臨府第,未安者一。聖學端資養正,耳目玩好偶有所娛,恐疏而不密,未安者二。近頃軍事未寧,游觀之事傳播四方,曷以慰臣民望?未安者三。英、俄人士雜處京畿,稍示以懈,何能帖伏?未安者四。夫孝以禮為歸,禮以時為大,非時不舉,古有明箴。乞罷止以彰聖德。」出督江蘇學政,遭繼母喪去職。起詹事。十年,遷兵部右侍郎。秋,患霪雨,奉其狀以上,乞申虔禱,實行敦節儉、廣賑濟、開言路、清庶獄諸政,語至剴切。十三年,偕尚書廣壽詣四川按事,奏請撤永川等兵差局、綿竹等伕馬局。
    光緒元年,命直毓慶宮授讀,固辭不獲,益屏家事勿問,退唯默坐觀書,思所以為獻納地。先後累言盜案刑例宜復舊制,分首從;畿輔旱,請鑿井灌田蘇之;晉、豫飢,請移海防關稅經費恤之。四年,復命視學江蘇,陛辭日,力陳捐納有礙民生,無裨國用,稱旨。明年,被命巡視山東黃河,條上治下游三事:曰濬海口,曰直河灣,曰通支河,請移機器局經費治之。其秋,閱緣江砲台,又歷陳三不可恃,請合數省力助守江口,已築者毋廢,未築者毋增,上然其言。嘗割俸濬江陰城河,植松五萬餘於君山,民德之。六年,卒,德宗聞之遽泣,其忠誠荷主知如此。遺疏入,賜恤如例,諡文敬。子庚復,主事;敦復,御史。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228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清史稿·卷441》,出自趙爾巽清史稿

參考書目

  • 《清史稿》
  • 譚延獻《吏部右侍郞江蘇學政夏公墓誌銘》,《清朝碑傳全集》,3冊,2135
  • 《上虞桂林夏氏宗譜》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