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農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農林
中國農林藥局

張農林(1910年12月9日-1964年7月13日),又名張本灼,法號寬林居士,中國近代獸醫藥家。祖籍福建省南靖縣,出生廣東省廣州市,父張家祺為清代修築粵漢鐵路督辦官員。

1934年,張農林在香港創辦「張農林藥社」,研製廣東最早的中獸藥肥豬菜(又稱豬胃薬、豬胃散)和雞胃散。1940年代,張農林在香港成立「中國農林藥局」,主要生產供禽畜食用的抗病防病藥物,致力於農業發展,製造的肥豬菜於省、港、澳、新加坡、馬來亞、越南、曼谷、臺灣等地行銷。至1950年代,張農林把香港的資金資本全數轉回內地接受公私合營管理,是廣州市人民政府的高級統戰對象之一。1951年張農林藥社遷廣州,1956年張農林藥社改為公私合營廣州利農藥廠,並帶起了1960年代初期推廣使用中草藥的熱潮。廣東省中獸醫委員會的《廣東中獸醫史》[1]有所提及。張農林於1964年去世,時任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市工商聯副主席兼執行委員、廣州市利農藥廠資方副廠長。

張農林為清道光奉政大夫張澄江後人,合葬於廣州市白雲山黃龍崗張澄江墓,2006年正式納入廣州市保護文物名單[2]

  1. ^ 廣東最早的獸藥生產,是在民國23年(1934年),張農林在香港創辦張農林藥社,生產豬胃藥(後改稱肥豬菜)和雞胃散。1951年張農林藥社遷廣州,除生產豬胃藥和雞胃散外,還生產豬積散。1956年張農林藥社改為公私合營廣州利農藥廠。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ae008c01012cn5.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廣東中獸醫史
  2. ^ 位於黃龍崗的一座清代大墓,墓主張澄江曾被授「奉政大夫」頭銜。墓前兩根頂端飾以石獅的華表,近400平方米的佔地面積,表明了他的顯赫身份。難得的是,這座二級護嶺,下帶月池的灰砂山手墓保存完好,而且顯然經過後人的精心照管,相當整潔。從墓碑中還可以得知,這是張家五代人的合葬墓。 http://%5Bhttp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www.southcn.com/news/gdnews/yingxiang/shehui/200611210686.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白雲山有價值古墓不受清墳影響 2006-11-21 廣州日報網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