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門前聖若望聖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拉丁門前聖若望聖殿
San Giovanni a Porta Latina (意大利文)
Sancti Ioanne ad Portam Latinam (拉丁文)
基本資訊
羅馬
拉齊奧
位置意大利羅馬
宗教羅馬天主教
教會地位領銜堂區
領導Renato Corti
建築詳情
建築師Raffaele Fagnoni
建築類型教堂
地圖
地圖

拉丁門前聖若望聖殿意大利語San Giovanni a Porta Latina拉丁語Sancti Ioanne ad Portam Latinam)是意大利羅馬的一座宗座聖殿,靠近奧勒良城牆拉丁道交匯處的拉丁門

歷史

特土良引用耶柔米,在92年,聖史若望被羅馬皇帝圖密善浸在沸騰的油中,卻倖存下來,他後來被流放到拔摩島。傳統上據說此事件發生在拉丁門(位於羅馬城牆的南部)。據說附近的聖若望小堂就在這個地方。羅馬殉道聖人錄中提到這個事件,自公元七世紀開始舉行慶祝活動。羅馬瞻禮單上的一個慶日慶祝這一事件,直到1960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取消了大多數聖人的第二個慶日[1]

傳統認為拉丁門前聖若望聖殿建於教宗哲拉修一世(492年-496年在位教宗)在位期間。這與最古老的屋頂瓦片是一致的,這些屋頂瓦片上有東哥德人意大利國王和統治者狄奧多里克大帝(493年-526年在位)的稅印印記。其中一個古代屋頂瓦片現在聖殿用作講台。

在8世紀,教宗哈德良一世修復該堂,後來又增加了鐘樓和門廊,在12世紀末,教宗雷定三世重新修復了聖殿。在16和17世紀,內部增加了巴洛克天花板和其他巴洛克特徵。在1940年至1941年間,巴洛克風格的特徵被刪除,該堂恢復了原始的簡單。最後一次翻修是由羅斯米尼修會神父進行的。他們在1938年獲得聖殿和附近建築,在那裏他們開設了安東尼奧羅斯米尼傳教學院,是他們的國際學習中心。

該堂以舉辦西歐最早見於記載的同性婚禮之一而著稱[2]。16世紀法國哲學家和着名散文家米歇爾·德·蒙田在他的日記中寫道,

在同一天[1581年3月18日] [聖周] 在拉丁門前聖若望堂,幾年前,某些葡萄牙人進入了一種奇怪的兄弟情誼。他們互相結婚,男人與男人,在彌撒中,與我們結婚的儀式相同,閱讀相同的婚姻福音服務,然後上床睡覺,共同生活。[2]

說明

聖殿的正門位於一個小廣場的前面,小廣場上有一棵百年歷史的雪松和一口8世紀的古井。從教宗哈德良一世時代開始,井口周圍有一行拉丁文:「IN NOMINE PAT[RIS] ET FILII ET SPI[RITUS SANT]I」(「以父,子,聖靈的名義」);並引用先知以賽亞的一句話:「OMN[E]S SITIE[NTES VENITE AD AQUAS]」(「所有口渴的人都來喝水」),以及雕刻師的名字:「EGO STEFANUS」(「我斯蒂芬」)。

聖殿的門廊由四根古典柱子(每根使用不同的大理石)支撐,形成五個拱門。正門上鑲嵌着紅色和綠色斑岩的簡單馬賽克。

聖殿的內部分為三個中殿,由兩排構成半圓拱門的柱子分隔。最靠近聖所的兩根柱子是白色大理石,深凹槽。其他柱子是各種類型的大理石和花崗岩,愛奧尼亞柱式。中殿終止於半六邊形後殿。後殿的三個側面中的每一個都開一個大窗戶,裏面充滿了蜂蜜色的瑪瑙。

佔據中央窗戶壁架的是木雕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場景,包括聖史若望聖母瑪利亞。在祭壇前面是哥斯馬特式風格的馬賽克路面。紅色和綠色斑岩的幾何圖案,白色大理石框架,被認為是在12世紀之前創建的。祭台前面的台階上,標有古代的領銜堂區稱號,在1940年翻修過程中發現。

在1913年至1915年間,修復了正祭台上方壁畫。隨後,另一項沿着中殿的研究,揭示了全套中世紀壁畫的存在。這些壁畫在1940年至1941年修復完成。中殿裝飾着約50個場景,描繪舊約新約,從創世紀新耶路撒冷。壁畫由幾位藝術家在一位大師的指導下執行。

參考

  1. ^ See General Roman Calendar of 1960
  2. ^ 2.0 2.1 Wayback Machine. 1998-12-05 [2017-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8-12-05). 
  • Giovanni Mario Crescimbeni, L'istoria della chiesa di St Giovanni avanti Porta Latina (Roma: A. de Rossi, 1716).

座標41°52′38″N 12°30′7″E / 41.87722°N 12.50194°E / 41.87722; 12.5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