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傒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揭傒斯(1274年—1344年),字曼碩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史學家。著有《揭文安公集》,《元詩選》編為《秋宜集》,另有今人李夢生整理《揭傒斯全集》。

生平

幼時家貧而讀書刻苦,大德年間出遊湘漢。延祐元年(1314年)由布衣授為翰林國史院編修,遷應奉翰林文字,前後三入翰林。天曆二年(1329年)任奎章閣授經郎,極為元文宗所親重。至順元年(1330)與修《經世大典》。順帝朝初期,歷遷翰林待制、集賢學士。後至元六年(1340年),授奎章閣供奉學士,改翰林直學士。至正元年(1341)兼經筵官,至正二年(1342)升翰林侍講學士。至正三年(1343),修遼、金、宋三史,為總裁官之一。《遼史》已進,《金史》垂成,因感染寒疾卒於史館,年七十一。追封豫章郡公,諡文安。

虞集楊載范梈並稱「元詩四大家[1],又與虞集柳貫黃溍並稱「儒林四傑」。

註釋

  1. ^ 宋濂在《柳待制文集》序言中說:「天曆以來,海內之所宗者,唯雍虞公伯生、豫章揭公曼碩、烏傷黃公晉卿及公(柳貫)四人而已。識者以為名言」。宋犖《漫堂說詩》云:「元初襲金源派,以好問為大宗,其後則稱虞、楊、范、揭」。又如沈德潛《說詩晬語》云:「虞、楊、範、揭四家詩品相敵。中又以漢廷老吏為最。」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元史·卷181》,出自宋濂元史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新元史/卷206》,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參考書目

  • 元史 列傳第六十八 揭傒斯傳》
  • 《揭傒斯傳》 序 揭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