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
此條目形似新聞稿,或帶有過度的宣傳性語調。 (2020年5月29日) |
溫州大學 | |
---|---|
Wenzhou University | |
校訓 | 求學問是、敢為人先 |
創辦時間 | 1933年 |
學校標識碼 | 4133010351 |
學校類型 | 地方性綜合大學 |
黨委書記 | 張健[1] |
校長 | 趙敏 |
聞玉梅 | |
教師人數 | 940 |
職工人數 | 1719人(教職工) |
學生人數 | 13717人(本專科14220人,研究生14800人,學位留學生3000人) |
校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溫州市 溫州大學茶山校區:茶山高教園區 溫州大學學院路校區:學院路276號 |
總面積 | 114.6萬平方米 |
網站 | www |
溫州大學成立於1984年,是一所地方性綜合大學。蘇步青曾任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谷超豪曾任名譽校長。
溫州大學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到溫州近代著名愛國愛鄉人士黃溯初先生1933年創辦的溫州師範學校,已有75年的辦學歷史和50年的本科教育史。學校下設16個學院,並舉辦2個獨立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220人,各類成人繼續教育學生10964人:教職工1919人,其中專任教師997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74人、副教授382人,碩士和博士生導師199人,省、市新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20人。學校現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教育碩士、工程碩士(機械工程領域、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環境工程領域)2個碩士專業學位門類。學校現任黨委書記謝樹華,校長趙敏。
學校學科
學校現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1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教育碩士、工程碩士(機械工程領域、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環境工程領域)2個碩士專業學位門類。化學、中國語言文學為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支持學科,電氣工程、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經濟學、機械工程、生態學、土木工程為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支持學科。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1%,浙江省內排名第3。根據《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統計,溫州大學研究生教育競爭力排行由2010年的63%連續7年持續提升到2016年的38%。在招44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教育學、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5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37個省級重點(建設)和優勢、特色(國際化)專業;1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8門省級精品課程,6部國家級規劃教材、31部省級重點教材,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點),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教學團隊。
學校榮譽
溫州大學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2015年完成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被確立為國家創業型人才培養溫州模式創新實驗區、全國創業教育示範院校、首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高校、首批「全國高校創新創業50強」、首批「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100強」、國家級眾創空間、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和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近三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9項、二等獎17項。學生參加各類競賽獲得國際級獎項13項、國家級獎項共465項、省級獎項1680項。
學校科研
溫州大學設有135個科研機構;建有2個國家級科研平台、1個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浙江省行業(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平台、6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4個浙江省工程實驗室、1個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1個中國輕工業重點實驗室,2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非物質文化研究基地;擁有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5個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和3個浙江省高校創新團隊。近三年來,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5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3項、國家973計劃課題2項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54項,省部級項目371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持人、第3單位)、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8項。
國際合作
大力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在教學、科研各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迄今已與18個國家和地區的75所院校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與美國肯恩大學合作創辦溫州肯恩大學,與泰國東方大學合作舉辦孔子學院,與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錫耶納大學合作創辦溫州大學意大利分校。舉辦電子信息工程和市場營銷2個國(境)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開設機械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土木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工商管理、通信工程、軟件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法等11個全英文授課本科專業和機械工程、化學、軟件工程、創業教育等4個全英文授課碩士項目。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委託培養院校,具備招收港澳台僑本科、碩士學生的資格,是國務院僑辦首批華文教育基地,是首批10所「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工程」單位之一。
辦學理念
秉承「厚培德本、深濬智源」的辦學傳統,弘揚「求學問是、敢為人先」的校訓精神,堅持「頂天立地、自主開放、分類分層、協同創新」的發展理念,紮根溫州、服務浙江、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努力建設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和一流應用型大學。
學校歷史
現在的溫州大學由溫州師範學院和原溫州大學合併組成,2004年5月-2006年2月為籌建階段,2006年2月正式更名為溫州大學。
- 1933年,國民黨中央頒佈《師範學校法》及《師範學校規程》,要求各省劃定師範區,每區設置師範學校一所。浙江省教育廳當局「感浙南師資缺乏,教育落後,擬在浙南創辦獨立學校,已在計劃中,因省庫支絀,一時未能實現」。是時,溯初先生在上海經商,聞訊後即將私立鄭樓小學校舍(估價約三萬一千九百銀元)捐歸省有,以創辦溫州師範學校。
- 1942年瑞安師範學校創建。
- 1943年平陽師範學校創建。
- 1956年溫州師範專科學校創建。
- 1958年溫州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溫州師範學院。
- 1958年溫州師範學校併入溫州師範學院。
- 1964年溫州師範學院改建溫州地區教研函授站。
- 1971年溫州地區教研函授站改建溫州地區五七師範學校。
- 1971年溫州師範學院、溫州地區五七師範學校、溫州地區五七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溫州地區師範專科學校。
- 1974年溫州地區師範專科學校改建溫州地區師範學校。
- 1978年溫州地區師範學校升格為溫州師範專科學校。
- 1984年溫州大學(專科)創建。
- 1984年溫州幼兒師範學校創建。
- 1987年溫州師範專科學校升格為溫州師範學院。
- 1992年溫州教育學院併入溫州師範學院。
- 2001年溫州幼兒師範學校、瑞安師範學校、平陽師範學校併入溫州師範學院。
- 2006年溫州師範學院、溫州大學(專科)合併組建溫州大學。[2]
- 2008年溫州大學在教育部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成績。
- 2021年1月2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原由溫州大學管理的獨立學院溫州大學甌江學院脫離該校管理,轉設為公辦普通高等學校溫州理工學院,由浙江省人民政府領導管理[3]。
學院設置
- 國際合作學院
- 商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法政學院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教師教育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體育學院
- 人文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外國語學院
- 音樂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美術與設計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數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機電工程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建築工程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成人(繼續)教育學院(技術管理人才培訓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城市學院
- 甌江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今溫州理工學院
歷任校長
-
溫州大學(學院路校區)校門
-
溫州大學(學院路校區)
-
溫州大學校名(蘇步青題)
-
溫州大學(學院路校區)
參考資料
- ^ 张健任温州大学党委书记 此前担任温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district.ce.cn. [2023-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2).
- ^ 教育部关于同意正式设立温州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06〕23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6-02-14 [2024-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1).
- ^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 教育部关于同意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为温州理工学院的函(教发函〔2021〕14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入門網站 (北京). [2021-02-03]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