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若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若水
王若水,攝於1998年
出生(1926-10-25)1926年10月25日
 中華民國上海市
逝世2002年1月9日(2002歲—01—09)(75歲)
 美國波士頓
職業理論研究學者、《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王若水(1926年10月25日—2002年1月9日),曾經使用筆名王澈,理論研究學者,曾經擔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生平

王若水1926年出生於上海,1948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1月開始工作。1949年王若水在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1950年底調人民日報社,[1]

1954年11月,《人民日報》時任總編鄧拓下令讓王若水撰寫批判胡適的文章,王用一天時間寫成《清除胡適的反動哲學遺毒》,這篇文章及之後的幾篇文章得到毛澤東的讚賞。1957年4月,王撰寫的社論《大膽放手,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再次得到毛澤東的肯定。因此在文革前期,得到毛澤東支持的王若水曾是人民日報社中一派人的領袖。[2]

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毛澤東委託周恩來管理《人民日報》。1972年8月1日,周恩來下令撰寫批評極思潮和林彪的文章,但張春橋姚文元反對。王若水在1972年10月14日在人民日報理論版佔用整版篇幅發佈三篇批無政府主義和極左思潮的文章,受到張春橋、姚文元批評。王若水寫信給毛澤東告狀,但因為張春橋等人的意見,其實就是毛澤東的意見,結果王若水被撤職批判,發往大興縣紅星人民公社勞改。[2]

1976年文革結束,王若水回到報社,第二年被任命為《人民日報》的副總編輯,分管理論、文藝、社論內容。當時人民日報社社長是胡績偉[2]他是早期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人群的一員,他認為文化大革命「是用錯誤的方法對錯誤的對象進行的一場錯誤的革命」。[3]

1983年3月16日,周揚的有關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的文章,在紀念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學術報告會上題為《關於馬克思主義的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的演講稿在人民日報發表,當天中宣部長鄧力群批評王若水不應該發表文章。3月26日中宣部會議上,鄧力群宣讀報告,要求將王若水調出《人民日報》。1983年10月12日,鄧力群在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的討論會中再次批評王若水。會後,由胡喬木與鄧力群主導的清除精神污染運動開始。[2][4]

1987年8月,因為支持八六學潮,對中國共產黨提出大量反對意見,在「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中被中紀委勒令退出中國共產黨,1988年離休。[2]1989年和1993年,先後兩次應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的邀請,赴美做訪問學者。1994年又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作訪問學者。1998年下半年赴瑞典,任隆德大學東亞及東南亞研究中心訪問教授。2002年在美國波士頓去世。[1]

主要著作

  • 《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是實踐論》(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1964年第一版,1965年第二版)
  • 《在哲學戰線上》(人民出版社,北京,1980)
  • 《為人道主義辯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1986年)
  • 《智慧的痛苦》(香港三聯書店,香港,1989年)
  • 《胡耀邦下台的背景——人道主義在中國的命運》(明鏡出版社,香港,1997年)
  • 《新發現的毛澤東》(明報出版社,香港,2002年)

文章

  • 《桌子的哲學——一次關於認識論的對話》(1963)
  • 《談談異化問題》(1980)
  • 《為人道主義辯護》(1983)
  • 《關於反映論、主體性、人道主義的一些看法》(1988)
  • 《關於馬克思主義的人的哲學》(1986)
  •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1995)
  • 《辯證法和毛澤東的鬥爭哲學》(1999)

參見

參考註釋

  1. ^ 1.0 1.1 王若水1月在美国逝世 人民日报首次刊登消息. 中新網. [201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2. ^ 2.0 2.1 2.2 2.3 2.4 何与怀:一位痛苦的清醒者——纪念王若水. 共識網. 2012-06-19 [201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李洪林. 痛苦的智者. 南方人物周刊. [201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2). 
  4. ^ 張顯揚. 王若水在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争论中. 《炎黃春秋》 2008年05期. [2013-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外部連結

  1. 蘇紹智深刻剖析毛澤東及其思想——王若水遺著《新發現的毛澤東》述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李戈,馮媛追憶王若水:智慧衍生痛苦,智慧之樹常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