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茹科夫斯基
瓦西里·茹科夫斯基 Василий Жуковский |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圖拉省米申斯科耶 | 1783年2月9日
逝世 | 1852年4月24日 巴登大公國巴登-巴登 (今 德國) | (69歲)
職業 | 詩人、翻譯家 |
國籍 | 俄羅斯 |
代表作 | 斯維特蘭娜、十二個睡美人 |
受影響於 | 歌德、席勒、尼古拉·卡拉姆津 |
施影響於 | 亞歷山大·普希金、尼古萊·果戈理 |
簽名 |
瓦西里·安德烈耶維奇·茹科夫斯基(俄語:Васи́лий Андре́евич Жуко́вский,羅馬化:Vasiliy Andreyevich Zhukovskiy;發音:[vɐˈsʲilʲɪj ɐˈndrʲejɪvʲɪtɕ ʐʊˈkofskʲɪj];1783年2月29日 [儒略曆1月29日] —1852年4月24日 [儒略曆4月12日]),俄羅斯詩人暨翻譯家,通過自其翻譯和改寫,將感傷主義和浪漫主義引入俄羅斯文學;他的原創詩作則兼具浪漫主義和俄羅斯民間故事的風格,藝術成就頗高。維薩里昂·別林斯基稱他「使俄羅斯詩歌獲得了心靈」。
生平與創作
茹科夫斯基的父親阿法納西·布寧是圖拉省的一名富有地主,1770年,阿法納西·布寧的農奴將他在俄土戰爭中抓住的一名土耳其女子送給主人作奴隸。這位名叫薩爾卡的女子後來成為布寧的女管家,並和布寧生下了茹科夫斯基。由於布寧的妻子瑪麗亞所生的女兒和兒子都夭折了,瑪麗亞就一直將茹科夫斯基作為自己的孩子撫養,但他畢竟是私生子,名義上是由住在布寧領地上的貧窮貴族安德烈·茹科夫斯基收養,用茹科夫斯基作為自己的姓。
茹科夫斯基在布寧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十四歲時進入了莫斯科大學附屬貴族寄宿中學。這所中學與當時軍校所實行的「斯巴達式」和私人學校實行的「羅馬式」教育不同,實行的是「雅典式」的教育,課程設置是百科全書式的,且強調外國語言的學習。同年茹科夫斯基發表了第一篇詩歌《五月的早晨》。在寄宿中學讀書期間,他結識了安德烈·屠格涅夫等喜歡文學的同學,一起閱讀盧梭、歌德和席勒的作品,受到了感傷主義和狂飆突進運動兩種文學流派的影響[1]。
開始詩歌創作
1801年畢業之後,他就和安德烈·屠格涅夫等人一起組織了「友愛文學社」。1802年他結識了俄國感傷主義文學創始人尼古拉·卡拉姆津,十九歲的茹科夫斯基將自己翻譯的,英國詩人托馬斯·格雷的《墓園輓歌》發表在卡拉姆津創辦的雜誌《歐洲通報》上 。1803年他的摯友安德烈·屠格涅夫去世,茹科夫斯基消沉過一段,之後他的詩歌里開始出現超越死亡的友情的主題[2]:13-15。
茹科夫斯基曾短期在鹽業部門供職,但隨着他和卡拉姆津來往愈加密切,他辭去職務專心創作。隨着卡拉姆津逐漸專注於《俄羅斯國家史》的寫作,他創辦的《歐洲通報》水平下滑。1808年,卡拉姆津推薦茹科夫斯基擔任了《歐洲通報》的編輯,年輕的詩人利用這一位置,開始創作浪漫主義為主題的詩歌和文學評論,很快重新提高了《歐洲通報》的地位。1808年他在翻譯並改寫德國詩人高特弗雷德·比爾格爾的故事詩《列諾拉》的基礎上,創作了有俄羅斯民族色彩的謠曲《柳德米拉》,這是他發表的第一篇謠曲[3]。
在創作上漸入佳境的茹科夫斯基的個人生活頗為不幸,他喜歡上了自己的侄女瑪麗亞·普羅塔斯諾娃,為她寫了一系列的愛情詩,如1809年的《瑪麗亞的小樹林》和一系列以超越俗世和死亡的愛情為主題的謠曲,詩人也因此被稱為「俄羅斯的彼特拉克」。1811年他完成了長詩《斯維特蘭娜》。1812年拿破崙入侵俄羅斯,茹科夫斯基志願從軍。戰爭期間他一直在預備隊和參謀部門工作,但充滿愛國熱情的他寫了《俄國軍營中的歌手》。戰爭之後,茹科夫斯基曾暫時在莫斯科附近的多爾比諾居住,完成了《風神的豎琴》、《捷昂與艾斯欣》等詩歌。
不久,茹科夫斯基成了保羅一世的皇后瑪麗亞·費奧多羅芙娜文學沙龍的常客,寫了一系列讚美巴甫洛夫斯克的頌詩。1815年他深愛的瑪麗亞去了多帕特(今愛沙尼亞塔爾圖),茹科夫斯基也客居多帕特。他接觸到了更多的德國知識分子,對諾瓦利斯的作品讚嘆不已,結識了路德維希·蒂克,還受到了伊曼努爾·康德哲學的影響。1817年瑪麗亞和一位醫學教授結婚,茹科夫斯基稱這一時刻完全改變了他,「自己失去了一切」[2]:25-26。之後的他的詩歌中神秘色彩增多,頻繁出現不可知的世界和塵世世界的對比,希冀在另一個世界可以擁有此生得不到的友情與愛情。
進入宮廷
1817年未來的尼古拉一世的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邀請茹科夫斯基到彼得堡作自己的俄語家庭教師。她後來曾回憶道:「茹科夫斯基是位著名詩人而不是位好老師,他並不督促我學習語法,因為每個詞彙都會引發他的靈感,他要用詩歌來表達靈感,之後詩歌就成了每堂課討論的主題」[2]:27。茹科夫斯基從事教學後部分離開了俄國文學的前沿,但仍參與了阿扎馬斯學會的活動,支持卡拉姆津推行歐化的,反俄國傳統的審美觀,並發現了亞歷山大·普希金的文學天才。兩人保持了終生的友誼,茹科夫斯基一直擔當着普希金文學上的導師和宮廷中的保護者的角色。
1821年,茹科夫斯基陪同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到歐洲旅行。寫作了頌詩《拉娜茹克》,將女大公形容成美貌與智慧的化身,同時他寫了一篇關於聖母瑪麗亞的文章,啟發了後來俄國詩歌創作中的聖母主題。1823年,他所深愛的侄女瑪麗亞去世,茹科夫斯基在詩歌中將瑪麗亞之死神化[1]。1825年的十二月黨人起義後,俄國處於恐怖氣氛中,茹科夫斯基利用自己的宮廷關係,盡力保護了一些知識分子。1826年,尼古拉一世即位之後任命茹科夫斯基擔任王儲亞歷山大(即後來的亞歷山大二世)的老師。茹科夫斯基為培養亞歷山大訂了周密計劃,常帶着幼小的亞歷山大四處散步,帶他見到真正的俄國家庭。茹科夫斯基寫到「我的這一現實工作佔去了我所有的時間,我永久地告別了帶韻律的詩篇,另一種詩篇展開在我面前。」[4]
在宮廷任職的同時,他努力提攜後進,發現了尼古拉·果戈里在小說創作方面的才華[5]。他建議畫家布留佐夫把為自己畫的肖像捐給塔拉斯·舍甫琴科的領主,從而讓原為農奴的舍甫琴科獲得了自由。1837年普希金死於決鬥後,茹科夫斯基擔任了他的文學遺產繼承人。他曾對文學檢查人憤怒的寫道「除了那些告密信中提到的幾篇,你還知道什麼普希金的其他作品嗎?」普希金的作品在茹科夫斯基的努力下得以保全,茹科夫斯基還傾力搜尋普希金散佚的遺稿,予以發表[6]。他還利用自己在宮廷中的地位,保護了有自由思想的知識分子如米哈伊爾·萊蒙托夫、亞歷山大·赫爾岑等人。
晚年
和他的老師卡拉姆津一樣,茹科夫斯基也愛在歐洲特別是德語地區旅行,他和普魯士宮廷的關係讓他可以到巴登-巴登和巴德埃姆斯。他也見過歌德、和風景畫家加斯帕·弗里德里希。1841年茹科夫斯基完成了他的教學任務,從宮廷中退休。他離開俄國,定居在杜塞爾多夫附近。不久,他和自己的老友,德國藝術家萊滕的十八歲女兒結婚,婚後有一子一女。他試圖在享受天倫之樂之餘,有機會回俄國看看。但妻子的多病一直讓他未能成行。
晚年的茹科夫斯基發現他寫的論述道德和政治的文章無法通過俄國的文字檢查,但靈魂和神話故事的文章卻可以發表。他開始翻譯《奧德賽》,認為這部史詩中包含了世界從動亂到和諧的途徑。1848年革命造成的動盪讓他頗為震驚,他認為俄國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他也在給亞歷山大二世的信中說,為防止革命,必須要考慮廢除農奴制的問題[2]:35。他開始寫長詩《亞哈隨魯》,這部長詩帶有自傳體的意味,其中描繪了心中理想的詩人形象,一位由信仰啟蒙,滿心敬拜造物主的詩人。1852年茹科夫斯基在巴登-巴登去世,遺體運回彼得堡,葬於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修道院,在卡拉姆津之墓側。1881年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病故後,按照遺願,葬於茹科夫斯基墓側[1]。
主要作品
詩歌
- 五月的早晨(1797)
- 黃昏 (1806),在對黃昏景色的描寫中傾訴了對亡友的懷念。
- 柳德米拉 (1808)
- 斯維特蘭娜 (1808-1812)寫一位溫柔的民間少女,在聖誕節之夜,焦慮地期待未婚妻的到來。
- 俄國軍營中的歌手(1812)一首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頌詩迅速傳遍了各個軍營,使他在俄國一舉成名。
- 風神和豎琴(1815)
- 瓦季姆(1817)
- 十二個睡美人(1817),集中表現了作者對今世難尋的愛情可以在神秘世界中實現的主題
- 困頓的心田裏重新漾起,
- 對那個神秘世界的企望耿耿;
- 豎琴又迴響起很久以前的旋律,
- 宛若精靈振翮,依稀可聞;
- 對過去了的幸福的懷戀
- 重新溫暖了我冰涼的靈魂;
- 我所親近的一切在遠方紛呈,
- 往事歷歷在目,就像當初一樣栩栩如生[7] 。
- 大海(1822)
- 天佑沙皇(1833)俄羅斯帝國第二首國歌。
- 亞哈隨魯,未完成。
翻譯作品
- 墓園輓歌 (1802)茹科夫斯基採用的是意譯的方法,在保持原作精神的翻譯基礎上進行了再創造,突出了其中對社會不公的感慨、和對寧靜生活的希冀,這也是俄國詩歌創作中首次出現感傷主義風格[1]。
- 奧爾良的姑娘(1821),和普希金的《鮑里斯·戈都諾夫》一起,成為俄國戲劇復興的開端,茹科夫斯基也因此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稱作「我們的席勒」。
- 奧德賽(1849)
- 魯斯捷姆和佐拉布(1849)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Andrew Baruch Wachtel, Ilya Vinitsky. Russian Literature. Wiley. 2013: 69–76. ISBN 9780745654577.
- ^ 2.0 2.1 2.2 2.3 Irina Semenko. Vasily Zhukovsky. Twayne. 1976. ISBN 0-80572995-X.
- ^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二版),第18卷,茹科夫斯基条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3: 532–533.
- ^ Edvard Radzinsky. Alexander II:The Last Great Tsar. simon & schuster. 2006: 49. ISBN 9780743284264.
- ^ Vladimir Vladimirovič Nabokov. Nicoly Gogol.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1961: 28.
- ^ Marcus C. Levitt. Russian literary Politics and the Pushkin celebration of 1880. Cornell Universiy Press. 1989: 18-19.
- ^ 茹科夫斯基著、黃成來,金留春譯. 十二个睡美人:茹科夫斯基诗选. 上海譯文出版社. 1989.
延伸閱讀
- Nabokov, Vladimir. Lectures in Russian Literature. New York: Harcourt. 1981.
- Pein, Annette. Schiller and Zhukovsky: Aesthetic Theory in Poetic Translation. Mainz: Liber. 1991.
- Rueckert, George. Zhukovsky and the Germans: A Study in Romantic Hermeneutics. Seattle: Univ. of WA Doctoral Dissertation. 2003.
- Semenko, I.M. Zhizn' i poeziia Zhukovskogo. Moscow: Khudozhestvennaia literatura. 1975.
- Semenko, I.M. Vasily Zhukovsky.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76.
- Veselovsky, A.N. V.A. Zhukovskii: Poeziia chuvstva i "serdechnogo voobrazheniia". Moscow: Intrada. 1999.
- Yanushkevich, A.S. Etapy i problemy tvorcheskoi evolutsii V.A. Zhukovskogo. Tomsk: Izd. Tomskogo Universiteta. 1985.
- Yesuitova, R.V. Zhukovskii i ego vremia. Leningrad: Nauka.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