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鹽灶 (廣東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面積 約1.6平方公里
人口 約2.3萬
語言 潮汕話,硬,較接近饒平口音
電話區號 0754
郵政編碼 515828
車牌代號 粵D
毗鄰 鴻溝、壇頭、九溪橋、北山、親村等
濕地園苑

鹽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鹽鴻鎮一個自然村,由上社、中社、上厝、港頭等四個管理區(社)組成。人口2萬多人,旅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幾千人。其中林姓鄉親超過10000人,陳姓超過5000人,由幾十種姓氏的鄉親組成。

鹽灶位於汕頭市澄海區境東北部,北緯 23°36' N 、東經 116°52' E ,距離澄海城區21公里。是潮(安)、澄(海)、饒(平)三縣(市)交界地帶,東臨南海,背倚蓮花山。國道324線在邊上穿過,金鴻公路北端在此與國道交接,是汕頭市區和澄海通往廈門,以及潮州市通往三百門港口的必經之地。

整座村由多個池塘點綴在整齊的一排排房屋之間,從空中看像一把關刀,故有「鹽灶關刀地,親正干呷己」。

耕地主種水稻、花生、甘薯、蔬菜、生柑等。林產松、柏,兼種茶、水果。以人工養魚、蟹、蝦、蚝為主,盛產青蟹、蝦米、大蚝及多種魚類。工業有抽紗、紡織、製造、食品、採礦等廠(場)。

背後蓮花山主峰海拔562米,為汕頭市最高峰,上有「蓮花池」、「雙飛蝴蝶」、「鋸廊」、拍銃橋等名勝古蹟。鹽灶是基督教傳入潮汕的發祥地,也是潮汕抽紗業發源地。

鹽灶蚝烙、鮮軟蝦煮豆腐等食品的烹調技藝為人所稱道,大蚝、薄殼米、膏蟹、豬頭粽等土特產名聞遐邇。

上社小學

地名由來

雍正五年(1570)村人李嵩德得中進士,受到皇上召見,皇帝問其家鄉所產,李嵩德回答說:我的家鄉地處海邊,鄉民多壘灶煮鹽為業,雍正皇帝聽了很歡喜,說鹽乃民生之本,朝廷稅利之源,近海鄉民多煮鹽為業,此乃好事,卿之家鄉就賜名鹽灶吧。

歷史

  • 末(約1270年),有劉布袋到「新港埠」今 劉厝池一帶創村。
  • 康熙年間,福建漳州「開漳聖王」陳元光三十四世裔孫 '陳德潤 從饒平湯溪大柵村移居鹽灶今上社一帶。
  • 雍正五年(1570年),村人李嵩德得中進士。
  •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基督教德國巴色城國外佈道會在澄海鹽灶村佩蘭軒書屋創辦蒙學,它是鹽灶小學的前身。
  • 光緒十二年(1886年),外國傳教士將抽紗工藝傳入澄海鹽灶鄉。美籍醫師策愛力偕同妻子傳教士納胡德,帶來外國的「扎目」及「哥羅花邊」抽紗在教會內傳授。鹽灶人林賽玉將潮汕傳統的勾織刺繡工藝同西方的抽紗工藝結合起來,形成獨具一格的抽紗工藝。
  •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法籍羅尚德神父在鹽灶建立天主教分堂和祈禱點。
  • 1971年8月1日,澄饒聯圍工程竣工。該工程圍墾面積7.25萬畝,其主體工程為海堤2條,總長5020米。

行政區劃變遷

  • 民國初期,屬蘇北區(第五區)。
  •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9月,東區綏靖公署劃定東區分為八區,澄海、南澳、饒平為第六區。屬第六區之樟林區。
  •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鹽鴻壇鄉。

中共建政後,1949年屬蘇北區;1953年屬第三區;1957屬鹽鴻鄉;1958年屬蘇北公社(期間一度改為蘇隆公社);1960年屬鹽鴻公社;1961年分稱四個生產大隊;1984年屬鹽鴻區,大隊改稱鄉;1986年屬鹽鴻鎮,鄉改稱村,1990年村改稱管理區,1999年始管理區改稱村。

污染和生態破壞

蓮花山鎢礦

澄海蓮花山鎢礦列廣東07年掛牌督辦環境問題。

蓮花山鎢礦面積約4000畝,從1956年建礦,1991年停產,到1999年封礦。長期以來沒有採取有效措施來控制和治理污染,以砷污染為主,污染農田超過10000畝,糧食減產40%以上。耕種難、養殖難和飲水難等問題一直很嚴重。一共有一千多畝地不能耕種,幾千畝地即使可種也是欠收。

在幾十年的開採過程中,蓮花山礦區大片植被遭破壞,山體生態脆弱,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在露天開採中,大片植被被剷除,閉礦後未進行復綠治理,礦區裸露面積達50萬平方米。採空區塌陷造成地面建築、道路等設施變形,土地面貌千瘡百孔、支離破碎。採礦還引起礦區一系列地表變形和破壞,礦區表土性質改變,加速土壤侵蝕,導致土壤貧瘠化、鹽漬化和受固體廢渣污染等現象出現。此外,礦區地下采空、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了山體穩定,導致地面塌陷、開裂、崩塌和滑坡極易發生,大量的地下水湧入採空區,存在誘發採空區地表塌陷的潛在環境危害。礦區堆放的廢渣在暴雨下容易引發泥石流。

閉礦後,沒有對已開採的礦窿採取保護措施,遺留下為數不少的尾礦場和廢礦堆,在暴雨沖刷下,窿口、廢礦石和尾礦砂中的污染物隨雨水溢出,對流經地區的水體、果園、農田、養殖區造成較為嚴重的酸水污染和重金屬污染。廢水排放到澄饒聯圍,對聯圍造成嚴重污染,聯圍養殖區的水產品重金屬含量也不同程度超標。

2006年,廣東省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去年底對蓮花山地區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和地下水水質現狀進行監測,結果表明地表水部分重金屬含量超標,地下水不適合飲用。汕頭市環保監測站對鹽鴻鎮境內部分區域土壤進行調查後發現,土壤測點總體超標率達37.5%,土壤污染以砷、鎘污染為主,其他部分重金屬含量也不同程度超標。

受污染土壤砷含量均超過國家土壤環境質量三級標準,砷含量最高達2975mg/kg,是國家三級標準的100倍,農作物砷含量最高達202mg/kg(乾重),超出國家食品衛生標準40~50倍。已經引發了區域性的砷、鎘和重金屬中毒現象:

本村尤其是上社村民得癌症而英年早逝的比例,遠遠高於正常水平,很多在蓮花山鎢礦工作過的人員都未能倖免。

目前,蓮花山礦區存在的主要隱患除了16個沒有封閉的礦窿外,還有6個長期用於洗礦的砂場。這6個砂場的總面積達30多萬平方米,在這裏,到處都是裸露的廢礦石和廢礦砂,土壤的酸鹼度己被徹底改變,而地表水也由於受到污染而顏色泛紅。雖然有土有水,但卻幾乎寸草不生。

雖然進行綜合整治,表面上「蓮花山鎢礦周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但還是不容樂觀,土壤污染,地下水水質,農作物、水產品污染依然嚴重。「毒水溝」還在污染流經區域和澄饒聯圍。

2008年6月受持續強降水影響,蓮花山廢礦區又遭受重創,4號尾礦庫溢洪道遺決,山前整治片區水毀嚴重,山上已封窿口重新裸露,水利設施多處受衝垮塌,造成新的污染和安全隱患。[1][2][3][4][5]

名勝古跡

鹽灶中華基督教堂

位於澄海區鹽鴻鎮上社管理區。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2月12日,德國巴色城(瑞士的第三大城市巴塞爾市)國外佈道會(巴色會 Basel Mission)牧師黎力基(Rudolph Lechler)到鹽灶傳教,租港頭鄉佩蘭書屋為會所。咸豐十一年(1861年)英國長老會國外宣道會牧師賓為鄰(Will—ianBurns)來鹽灶傳教,仍租舊址為禮拜堂。因所租之屋偏小,鹽灶基督教徒林旗、林廉、林光裕等協同會友購得太平廟前李家地基一片建築會所,光緒七年(1881年)建成。1922年「八·二」風災後重建新堂,1924年10?月竣工,並灰塑「鹽灶基督教會」匾額。主堂分為三層,底層禮拜堂,建築結構仿西方基督教堂型制。建築面積420平方米,二、三層 為鐘樓、觀海閣,附座為教會學校──至善小學、受災兒童教養院、修士舍等,總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為潮汕最古老之基督教堂

雙飛蝴蝶

魏吉安(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太常寺博士,潮州通判魏廷壁之父)之墓。脈發蓮花山,經三十六峰而結穴,喝形「雙飛蝴蝶」。

人物

  • 曾仲,港頭人,康熙初年劉潮鎮反朝廷時為十虎將之第二名,使雙斧,每支12斤,帶乾糧能在水中七日七夜,外號水中龍。
  • 李嵩德,上社李厝人,康熙庚子年(1720年)中舉人,雍正丁未年(1727年)中三甲進士。李嵩業,嵩德之弟,貢生雍正十三年(1735年)颱風、海潮、堤毀、田廬盡淹。李蒿業捐田作堤基,呈請上報朝廷。
  • 李雲翔,蒿德之侄,乾隆壬申年(1752年)中舉人,官至金山知縣。
  • 林賽玉,女港頭人,光緒二十二年(1886年)把德國抽紗工藝傳入鹽灶。
  • 杜景祺,1882—1967(字仲輝)港頭杜厝內,祖籍浙江省紹興,杜景祺生於清末,年輕時在汕頭的西方傳教士開辦的醫學院受教育,對孫中山非常景仰。

黃埔軍校成立初年,杜景祺接受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的聘請,擔任黃埔軍校軍醫院院長一職。

  • 林章寵,上厝人、1920年成立鹽灶鄉保衛團(即民團),林章寵任團長。
  • 丁振聲,又名丁宗達,中社人,1927年任鹽灶首任鄉長。
  • 陳廷賦,上社人,1935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後任北京大學教授。
  • 陳金順,上社人,大學、總工程師,四川動能設計院院長,
  • 陳怡然、上社人,經濟師,原潮陽海關關長。
  • 陳朝仁,中社人,大學、任中國商務部副秘書長,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副部級)
  • 陳偉武,上社人,1962年8月生,1986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在該校中國古文獻研究所工作。1988年7月任助理研究員。1993年12月晉升副研究員。博士學位,1999年9月起任古文字研究所副所長。2000年7月晉升研究員。兼任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廣東中國語言學會理事。
  • 余構武,中社人,1967年廣州中醫學院醫療系畢業。1968年分配到海南省三亞市人民 醫院任醫師及中醫科負責人。1980年調任廣東省饒平縣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任中醫醫院院長。1984年擔任院長時。刻苦鑽研醫療業務,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以良好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博得群眾的讚揚。在港、澳、泰 華僑同胞中享有盛譽。1998年11月晉升為中醫內科主任醫師。近年來撰寫經驗總結論文多篇,有七篇在省級以上重點雜誌發表。其中「食管癌的中醫治療思路」獲美國「』96首屆國際中醫藥傑出成果展示會」傑出論文獎;「補中益氣湯加露蜂房治療小兒尿頻症100例」獲中國特效醫藥優秀論文一等獎。

民俗

海底踩高蹺,平安路上巡聖仁; 灘涂馳駿馬,逍遙轎頂盪千秋。

「海底踩高蹺,灘涂馳駿馬」是以前村民在淺海和灘涂上作業的情形,現在已無法再現。而「平安路上巡聖仁,逍遙轎頂盪千秋」說的就是「營老爺」,其中的「秋」也可理解為「鬍鬚」。「輯老爺」時拔下幾根老爺的鬍鬚,可以保佑你未來一年身體健康,財源滾滾,人丁興旺。

營老爺(游神)

潮汕地區俗語:「鹽灶神欠拖」、「鹽灶老爺,頭食頭驚」 指的是該民俗

農曆正月廿一,各社村民把全村的「安路」打掃,清洗得乾乾淨淨,並把路面的坑填平,用稻草把路邊的水溝填滿。同時抽籤確定各社所抬的「老爺轎」安的老爺。晚11點(正月廿二子時)起行儀式後,「聖仁爺巡巷」三圈,有點類似國家領導出行前的安全檢查。 農曆正月廿二下午3點進行「輯老爺」。

對於上社「輯老爺」的由來,《潮汕民俗大觀》中記載:

每年農曆正月廿一、廿二兩天為游神節日,要抬神偶遊行,村中青壯年便需準備拖神。當年輪值抬神遊行的壯漢則要護神,每人都要齋戒沐浴淨身,穿一件新縫製的短褲,袒胸赤膊,周身塗上豆油。又用繩子把神偶捆縛在神轎里,抬神在村里遊行時,要拖神的人便緊緊跟着,待游至指定的一片曠場上,眾人吆喝一聲,便猛衝猛拼,想把神拖下來;護神的壯漢因赤身上陣,因長期下海,汗一流,身上滑溜溜,好像身上抹豆油,很不容易揪住。要拖神的人也各不相讓,各顯身手,你爭我奪,你搶我扯,抱腰拽腿,扭成一團。圍觀者人山人海,熱鬧異常,有的還騎上牆頭,登上屋頂,喝彩助威。最終仍然把神偶拖下來,弄得須脫臉破,腳斷手摺,再推下池裏浸泡,至此方盡興而歸。拖神過後,再擇個吉日把神偶撈起,重塑金身,送回神廟,供人朝拜,享受香火。年年如是,這一民俗沿襲至今猶存。

鹽灶拖神偶是有其來由的。相傳清乾隆年間,村中有一漁民在淺海上挨緝(注),撈得一尊神像,形象十分森嚴威武,心裏駭怕,隨手甩掉後又再被撈上來,他只得對着神像禱告:「若能幫我撈得滿滿一簍魚蝦,就帶你回去。」當天果然緝獲甚豐,便把它安置在村中神廟供人朝拜,香火甚盛。

鹽灶有舊習俗,每年游神抬扛神像要拈鬮,中鬮的要安排筵席宴請鄉人,窮人家甚為所苦。那年,這漁民恰好中鬮,游神日子將到,尋思無計,心如火燎,就埋怨起這尊神沒保佑反而害他,越想越氣,夜間索性偷愉帶了繩子跑進神廟,把神像捆縛拖至海灘把它踩在泥沙里,夤夜拾行裝,過洋避難去了。

事也湊巧,這一年鹽灶五穀豐登,漁汛大旺,那漁民也在南洋發了財。翌年將臨游神日子,匆忙回家,向鄉親道明真相,便把神像挖撈上來,粉飾金身,供上神殿。大家都認為:「老爺公一定喜歡拖,越拖越興旺。」從此約定成俗。有俗諺云:「鹽灶神欠拖。」喻人不打罵便不成器之意。註:挨緝,一種淺海捕魚作業。

不同觀點: 有人認為,「營老爺」在潮汕很多地方都有,過程也很相似,該習俗應該是從福建莆田帶過來的。「營老爺」突出一個「營」字,是各「社」之間,不同「房頭」之間一個顯示實力的機會。各「社」和「房頭」通過拈鬮定下「老爺」後,就會想辦法保證自己的「老爺」巡行順利。同時對關係不好的「社」或「房頭」,會組織一幫人攔下對方的轎子,不讓其輕易過去。直到對方的族中長老出面認輸,才讓出路來。

在爭鬥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合縱連橫」,關係好的「社」互相支持。受阻一方拿出香煙,請已通過的「社」幫忙。因為事關面子,有時會使矛盾激化,發展成群毆(事後),嚴重時要出動防暴警察處理。這也是村、鎮政府多次阻止該活動的原因。[6]

傳說

蓮花山和通天蠟燭

位于澄海界內的蓮花山,俊秀挺拔,風光秀麗。

傳說,當年有一個叫林監丞的官員,嫉妒潮州人傑,存心使壞,要大破潮州風水。一天,他來到蓮花山,但見山嵐秀色,主峰紅光煥發,誤認為其是一支「通天蠟燭」。便自忖道:自古以來,水火相剋。要滅這通天蠟燭,須以水澆滅。於是掘泉引水,淹沒山峰。誰知原來像蠟燭的山峰,在泉水的滋潤下,生出花蕾,含苞欲放。伴隨着電閃雷鳴,整座山激烈震動,花蕾很快就要綻放成一朵蓮花。嚇得林監丞慌了手腳,情急之中,將硃砂筆奮力一擲,只見山巒中裂開—條銅褐色裂縫,泉水從裂縫流走,林監丞便帶着隨從從小道逃命去了。那銅褐色裂縫就是現在的龍坑。

銅金巷

蓮花山南麓的半山腰,有一個地方叫「陳金巷」,這裏並不是住着人家的街道,而是一道天然的峽谷,周圍只有亂石和赤土。「陳金巷」又叫「銅金巷」,常年是寸草不生,赤土裸露,宛如銅色,故名。

相傳南宋時期,陳吊眼擁兵 10萬,在閩粵一帶抗擊元兵,並在蓮花山設立了一個據點,派他的胞妹陳金花駐守在銅金巷這—要塞上。由於「陳」、「銅」潮音相同,因而她的士兵及當地百姓就把這條狹長的峽谷稱為「陳金巷」。後來相沿成俗,便都寫成「陳金巷」。

蓮花山,大北山和龜腰山

相傳蓮花山和大北山和南澳比高,蓮花山背着大北山站在海里才剛好露出海面。南澳山看了哈哈大笑,伸手在大北山頭上「酷」了一下浮了一個包包,到現在還在。羞得蓮花山和大北山逃回岸上,大北山路上屙下了五座小山,就是現在的五嶼。蓮花山屙三個小山,就是現在的三嶼,蓮花山腳被一隻龜咬住來到大坪埠才摔出來,在他背上踩了一腳,就變成現在的龜腰山。

俗諺

「僥愈僥,鹽灶錫輸布袋寮」…(清末會鄉) 「拍笑仔曉情理、知我我老人好甜」… 「鄧先生杯茶來嘡叮」…(嘡叮、音、贈賓) 「公道先生」…(上社民國) 「做錯名」…(財情-母親去乞、中正-口歪) 「腳手猛過和中母」…(中社) 「定過阿承庚」…(算命) 「木平娶畝」…(眠床太細) 「上有古松下有蘇公」

林宗柏舉旗圈田

清初年間,有一位舉子上京趕考,路過鹽鴻官道。時遇淫雨霏霏,連日不開,要通過蓮花山又不識路徑。此地舉目無親,不知往何處投宿,不由彷徨瞻顧。湊巧鹽灶巷頭社村民林宗柏穿蓑衣戴竹笠肩荷鋤頭從山裏走出來。林宗柏問明緣故,熱情地邀請舉子到他家留宿,—連幾天供其飲食,殷勤招待。候至天氣轉晴,林宗柏—直送他走出蓮花山區。

那位舉子赴京應試,名登黃榜,皇詔欽賜其高官御史。—日,御史離京赴任,特意繞道鹽灶到林宗柏家,答謝當日留宿之恩。當御史到林宗柏門口時,林宗柏趕忙跪見。御史將林宗柏扶起說:「我能有今日,也有你當初相助一份功勞。本官行色匆匆,未能備辦厚禮饋贈,只好請你在我隨行物擔之中,任挑一(木盛)送你,聊表心意。」宗柏道過謝,依言隨意選了—(木盛)。誰知揭開橢蓋,裏面唯有—面旗幟。宗柏不解此旗有何妙用。御史喜顏悅色地向林宗柏道賀說:「吉人自有天相,恭喜!恭喜!你得到這面旗名為御史旗,是皇上所賜,用它可以插旗圈地,納為官田,供你終生享用。」說畢,便把御史旗授於林宗柏,並教他隨意挑田,以旗插地為圈,圈裏的田便是他的了。

此消息立即傳遍四鄉六里,各村農民都害怕田地被圈進去,於是村民們都飛奔到林宗柏家跪求勿圈他們的田地。林宗柏也是一個種田人,心地厚道,見情動了憐憫之心,只好領旗直向蓮花山走去。時值盛夏,他走過獨木橋,覺得口渴舌焦,便駐足把旗插在溝邊,到溝里飲泉止渴。這時只聽隆隆三聲炮響。隨行的鳴炮兵,把三支準備好的火銃腳點燃了。御史旗圈裏的官田也就只有五畝山地。林宗柏抬頭舒心一笑。村民們也為林宗柏不把大片良田圈為已有的事視為善舉,萬分感激。從此,這個地方便叫拍銃橋。後來,村民們把原來的獨木橋換成石板橋,並在石板一側雕刻上三門火銃腳,永遠銘志。

仙翁頂完夢

每年九月九日重陽節,是蓮花山「仙翁」的生日。此日,除澄海外,還有饒平潮安等鄰近幾縣的善男信女,不辭長途勞累,十分摯誠的前往祭拜。晚上露宿於山頂「仙翁頂」,望能在夢裏得到仙翁面授天機,成全所求之事。

民間也由此而流傳有一些有趣的傳說。有2個村婦,結婚多年未得子,便上山圓夢求得子。結果兩人同樣夢見仙公給他們各寫一個「無」字。其中一個識字的婦人,知今生無子,十分晦氣。而另一個不識字的婦女,不解其意,卻從形狀上理解為仙公為她畫了一個秋瓜棚,棚下吊着4條秋瓜,示意她會有4個子女,非常高興。識字的婦女大笑她誤解仙意,亂加猜測。誰知後來果然各應其解,識字婦女終生無子女,不識字婦女則生四個子女。說明凡事都往好處想、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顧。

罰賊食蚝烙

許多年前,在盛產蚝仔的澄海鹽灶鄉,有一個屢教不改的小偷又一次被捉到。鄉民拿他沒辦法,送官府,關幾天後放出來;痛打一頓,又怕錯手打成殘廢;好言相勸,他又不思悔改。有一老者忽出奇想,說此人最喜吃蚝烙,就罰他食蚝烙。那賊仔聽了好高興,起初大吞大咽,但沒吃上一「鼎」,就飽膩了,最後吃得眼淚橫流,比挨一頓痛打還難受,只得求饒,保證以後改邪歸正。他因怕再被罰食蚝烙,從此果然走上正道。

參考文獻

  1. ^ 汕頭2005-04-02《十二分關注》新聞節目《蓮花山創傷何時彌合?》
  2. ^ 廣東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關於要求實施蓮花山鎢礦環境污染整治》議案
  3. ^ 2006-02-07《廣州日報》
  4. ^ 2008-09-22《特區晚報》
  5. ^ 科學時報網絡版 《土壤污染嚴重影響到食品安全 廣東研究修復技術》[1][永久失效連結]
  6. ^ 潮汕奇特习俗:盐灶拖神偶 暴力祭神(组图). [2008-09-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5). 

參考資料

  • 《澄海文物志》
  • 《澄海地名志》
  • 《鹽鴻鎮志》
  • 《潮汕民俗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