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秦漢服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穿復原襜褕(左一)、繞襟袍的西漢着衣俑

秦漢服飾是指秦代漢代的服飾。秦漢服飾制度基本承襲周朝制度,貴族服飾以上下連裳的深衣制為主,以腰帶固定。衣領部分多為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裏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現代又稱三重衣

一般服裝

今人想像並復原的漢代三重衣男子

曲裾袍

秦代至西漢早期沿襲戰國時代楚國流行的曲裾袍,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像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

直裾袍

穿直裾袍的漢代侍女俑

直裾袍又稱襜褕,男女均可穿着。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當時有襠褲子尚未普及,大部份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繫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裏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着曲裾袍。以後,隨着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袍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襦裙

東漢襦裙

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到了秦代至西漢時期,由於深衣的在上層社會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貴族婦女逐漸減少。但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平民婦女穿着襦裙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下方有襴,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襦以淺藍色絹為面,中納絲棉,袖端接一段白色絲絹。裙子也納有絲棉,質料用黃絹。可惜由於年代久遠,這套服飾在出土時已經粉化。左圖展示的襦裙樣式,即根據該墓發掘時的形像記錄復原繪制而成。採用的紋樣,主要依據新疆民豐出土的「長樂明光錦」及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豹首紋錦」等。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清末民初,前後二千多年,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着最初的樣式。

禮服

秦漢時期的男子禮服基本樣式,以大袖上衣下裳為多,從出土的壁畫、陶俑、石刻來看,這種服裝只是一種外衣,凡穿這樣的服裝,裏面一般還襯有白色的中衣。文吏穿着這種服裝,頭上必須裹以巾幘,並在幘上加戴進賢冠。按漢代習俗,文冠奏事,一般都用毛筆將所奏之事寫在竹簡上,寫完之後,即將筆杆插入耳邊髮際,以後形成一種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筆,筆尖不蘸墨汁,純粹用作裝飾,史稱「簪白筆」。

冕服

冕冠,是古代帝王僚參加祭祀典禮時所戴禮冠。用作皇帝、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頂部,有一塊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冕板前後垂有冕旒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志。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製。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系上絲帶,在頜下繫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玉,名叫珫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繫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充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制始於周代。

軍服

秦代石鎧甲

秦代是中國歷史上至今鎧甲資料最全面、最準確、最詳細的朝代,這有歸功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從目前在陝西臨潼一、二、三號坑內發掘出土的陶俑來看,這些兵馬俑的雕塑手法極為寫實,不僅人物神態自若表情栩栩如生。秦代出土的兵俑分為軍俑、軍吏俑、騎士俑、射手俑、步兵俑馭手俑積累,他們的鎧甲服飾裝束表現出森嚴的等級制度。

將官鎧甲

鎧甲按形制分為四形,其四形為護胸腹形、鎧甲形、騎兵步兵甲、馭手專用甲等四類。胸腹形鎧甲形制比較特殊,只有胸腹部分有甲片,甲片周圍有一道寬邊。肩部和背部都無甲片,背後用交叉斜帶與身前甲衣系結相連。帶面上還殘留有彩色的圖案花紋,似乎是一種低級官員的裝束。

秦代臨陣指揮的將官所穿鎧甲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製成,上有幾何形花紋。整件甲衣前長97釐米,後長55釐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方形,每邊寬大處理釐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並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綵帶結頭。

西漢時期的將官鎧甲形制,主要用於。甲身採用魚鱗狀的小甲片編成,共有十四五排。腰帶以下部位及披膊,仍用札甲,以便於活動。

兵士鎧甲

兵士鎧甲僅在胸背部分綴以甲片。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帶系連,另在腋下也有帶子相連。採用的甲片均呈長方型,前後各三排,最高一排用六片,下面兩排各八片。這種甲片的實物,近年在內蒙古地區曾有出土。通過實物,可知這種鎧甲的編組材料,主要是用麻繩和皮條,由於這類鎧甲比較輕便,下長僅至部,所以多用於騎士。咸陽楊家灣出土的騎兵俑中,幾乎都穿這種鎧甲。

時代演變

漢朝

漢朝服飾,又稱漢服[1]長物志》有:「至於蟬冠朱衣,方心曲領,玉珮朱履之為漢服也,幞頭大袍之為隋服也,紗帽圓領之為唐服也,簷帽襴衫,申衣幅巾之為宋服也,巾環襈領,帽子繫腰之為金元服也,方巾團領之為國朝服也。」在漢初至武帝的七十年間,漢服主要沿襲戰國秦代的風格,武帝之後則呈現豐富多樣、寬博飄逸的形態。[2]

漢初至武帝

復原的漢初單繞曲裾袍

西漢初年,社會經濟尚在恢復中,高帝惠帝等信奉道家思想,主張無為而治,因此服飾承襲多於革新,流行曲裾袍,衣襟反復纏繞,下裳窄小。冠制收斂,僅約頂髮,平民戴巾,官吏等級無冠式區別。服飾材料以羅、紈、琪、縞為主,織錦紋樣簡單,刺繡則較多變。[2][3]

由於劉邦蕭何韓信等人均出生於楚地,所以漢初服飾深受楚風影響。這一階段的服飾風格分為「楚服」與「漢服」,均是漢文帝時漢人穿着的服飾。[4][5],名稱見於馬王堆三號墓《竹簡遣冊》:「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河間舞者四人。鄭舞者四人。楚歌者四人。」。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木服飾,衣體厚重,整齊統一,體現秦文化的拘謹風格,而繡文彩繪、寬緣大邊,則是受楚文化的浪漫風格影響。楚服飾文采華麗,而秦服飾尚黑,色彩單一,形制謹飭。劉氏冠也反映出這一點。[2][3]

武帝至漢末

穿袍、戴小冠的東漢貴族男子

漢武帝推行「易服色」,他在長安設立東、西織市,設三服官監督服飾生產。染織刺繡技術迅速改進,由是服飾風格逐漸打破以黑、紅為主的基調,大量使用錦、絲綢等材料,紋樣也更加豐富。新疆民豐出土的錦袍上,繡有動物、雲氣、山嶽和萬事如意的字樣。[2]

這時期,原來的曲裾式袍服流行下裳正裁(當代稱直裾式),造型寬肥,袖口放開。冠包裹頭部,且身份區別受到重視,平民和低級官員戴幘,高官加冠,冠的地位一躍而上,樣式也空前豐富,如進賢冠卻敵冠通天冠等。女子頭飾也層出不窮,如步搖等,同時衣裾長曳身後,燕尾綴出飄帶,呈現繁複華美的特點。[2][5]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華梅; 張灝. 漢服審美·序. 天津大學出版社. 2013年8月: 1–2. 
  2. ^ 2.0 2.1 2.2 2.3 2.4 張灝. 漢服審美. 天津大學出版社. 2013年8月: 1–31. 
  3. ^ 3.0 3.1 王珺英. 論楚文化對漢初服飾之影響.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 2015年, (10): 62-71. 
  4. ^ 裘錫圭; 湖南省博物館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六. 中華書局(大陸). 2014年: 231-233. 
  5. ^ 5.0 5.1 李芽; 王立晴. 装束复原展示秀及学术讲座. 2017年 [2020-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