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粵語廣播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粵語廣播劇是以粵語(即廣東話, 又稱廣州話、白話)演繹的廣播劇播音員純以對白、聲效與音樂來表現故事,電台、收音機是其最重要的播放媒界。在電視娛樂尚未普及之時代,粵語廣播劇就是粵語社群最重要的娛樂。粵語廣播劇始於廣州,興盛於香港,輻射到東南亞華人社群,甚至全球各地華人粵語社群,是粵語、廣東文化以至華人文化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廣東

廣東,是粵語族群的祖居地,也是粵語為母語的人口最多、最集中之地。廣東的首府廣州就是粵語廣播劇的誕生地。

粵語廣播劇誕生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廣州的經濟、民生、娛樂復甦。其時廣州的電台會邀請戲班播放粵劇,邀請說書人「講古佬」在電台以一人旁白作第三者角度主講民間傳奇、廣東民間流行故事。將茶樓與戲棚的表演搬上電台,可視為粵語廣播劇的雛形。 1946年,廣東風行電台台長邀請李我在電台表演。李我以粵劇與電影所學,發揮個人天賦,開創單人講述的廣播劇,即《天空小說》前身,一人以不同聲線分演不同角色,自創的故事內容都是來至當時社會生活的點滴,一反說書人講故事舊事的傳統,貼近社會脈搏,贏得聽眾共鳴,影響傳遍省港澳。李我開創的演繹方式,取材現實生活的故事劇情,是為粵語廣播劇的劃時代開端。[1]

  • 《蕭月白》:李我第一齣廣播劇,連續數月,廣州為之哄動。故事更被改編為電影、粵劇。

1949年後中國共產黨統治,娛樂要為政治服務,喪失創作自由。廣州的粵語廣播劇發展停濟不前。1980年代中國開放改革,廣東各電台的粵語廣播劇復興。廣東各電台的風格仍然很傳統,與相聲說書無異,即使劇本是新穎的衛斯理科幻小說,一人旁白主講劇情、一人分演數角的演繹方式仍然很受推崇,當中以張悅楷林兆明為表率;多名播音員合作的廣播劇不及香港流行。鄰近香港的民眾都接收香港的電台訊號、聆聽香港的粵語廣播劇。而且,此時已經是電視普及、影像娛樂普及的時代。廣州、廣東省的粵語廣播劇發展未曾經歷輝煌發展。

香港

  • 49年後,香港取代廣州成為粵語文化中心,粵語廣播劇在香港經歷了黃金年代。
  • 電台廣播與粵語廣播劇的發展,跟港英政府主動發牌、打破壟斷有莫大關係。[2]
  • 大量電台原創廣播劇被改編為電影

晨曦之光:50年代

二次大戰之後,香港電台也會邀請話劇舞台劇團在電台演出,是為廣播劇初形。其時多採用舞台名劇,如《雷雨》、《家春秋》三部曲等;音響效果亦沿用舞台上的方法,例如雷聲是以健身「啞鈴」在長長的木板上滾動發出隆隆聲響,雨聲則篩動豆粒而成。[3] 1949年,李我加盟香港麗的呼聲,將《天空小說》帶到香港,革新香港粵語廣播劇。

當年市民大眾之娛樂,除了看電影和粵劇之外,便是收聽電台的節目,特別是廣播劇,凡有廣播劇播出的當日,報章便刊登該劇之詳細資料,如擔任播演之劇社或團體名稱、劇名、劇情、播演者及工作人員名單、播出時間等等,應有盡有,圖文並茂,方便市民大眾按時收聽。

港英政府先後於1949年與1959年發出廣播牌照與麗的呼聲商業電台。為了爭逐市場,麗的呼聲與商業電台推出大量廣播劇。到了60年代,粵語廣播劇從單人飾演為主變成多人飾演的「群戲」為主,將粵語廣播劇推進黃金時代。

麗的呼聲

1949年,英資有線廣播電台「麗的呼聲」成立香港麗的呼聲,重金禮聘李我加盟。[4] 李我的《天空小說》、方榮的說書風格講通俗故事,及鄧寄塵之諧劇是麗的呼聲三大台柱。其後有鍾偉明單人講述的武俠小說、科幻小說等等。50年代末,跟今日模式近似、集體製作的廣播劇開始流行,推出大量多人飾演的廣播劇節目。[5]
長篇廣播之熱潮掀起,比如有改編自作家蘇青的小說《結婚十年》,又有「人海傳奇」、「文藝小說」、「社會小說」、偵探故事《郭林探案》、呂啟文「夜半奇談」等等。因為大受聽眾歡迎,很多都被電影製片商購買版權,拍成電影,公映時亦非常賣座,其中代表為林鳳張英才主演《街市皇后》。[6] 不但廣播劇大受歡迎,播音員更有如明星。1964年,沿於西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製作廣播劇《改造小姐》,大受歡迎,更拍成了粵語片,由麗的播音員譚炳文高亮張雪麗何雪凝擔綱演出。[7][8]
其時麗的呼聲的播音員還有李平富梅梓艾雯周永坤李明婉雯等等。香港麗的呼聲首創將廣播劇錄音,並寄送到新加坡吉隆坡當地麗的呼聲播出,紅遍星馬。[10] 1973年,香港麗的呼聲結束電台業務,轉營麗的電視。麗的之播音員大多轉投入電視電影配音業務。

商業電台

1959年,商業電台啟播,推出大量廣播劇吸引聽眾。及原子粒收音機日漸普及,商台大氣電波廣播更加方便,極受歡迎,直逼十年有線直播經驗之麗的呼聲。1963年商台增闢第二個中文頻度。又以月薪制從麗的呼聲羅致了出色播音員如李我蕭湘陳曙光等,還有尹芳玲林彬楊廣培金剛金貴馬淑述朱雪梅等等,陣容鼎盛。當時的著名的廣播劇有《藍燈小說》、《薔薇之戀》、蕭湘《倫理小說》、林彬《大丈夫日記》等等。[11]
1967年,是時香港的親共組織發動六七暴動林彬在商台的時事評論節目怒罵「左仔」暴徒,被復仇燒死。為此,商業電台製作了長壽廣播劇《18樓C座》,每日播出半小時,以生活片段議論時事民生,嬉笑怒罵,諷刺時弊,引起香港人共鳴。節目至今已近五十年。[12] 播音員金剛飾演的周老闆與周記茶餐廳,更為無綫電視模仿,開拍了紅極一時的處境劇集《香港八一》。


如日中天:70年代

廣播業到了六十年末、七十年代初,競爭相當激烈,麗的呼聲、商業電台和香港電台三國鼎立,廣播劇發展的黃金時代。其時,無綫電視廣播開始普及,麗的呼聲轉營電視業務而放棄電台廣播。即使如此,一眾工廠「打工仔」一邊工作一邊聆聽收音機的電台廣播劇仍然是不可或缺。[13] 此時,香港電台投入眾多資源推出大量廣播劇,粵語廣播劇到達顛峰。1983年,周潤發趙雅芝主演的電視劇《播音人》就是表現了電台廣播劇的黃金歲月。

香港電台

此前,香港電台重視新聞、資訊傳播、音樂、戲曲,並不特別重視廣播劇。當時參加廣播劇工作的都是業餘居多,比如邀請話劇團現場演出之類,或邀請其他電台的播音員情商演出。遲至1961年香港電台才出現錄音製作的廣播劇。
1970年起,香港電台改變政策,為了爭取聽眾,投入大量資源,每星期推出半小時之廣播劇節目五十二個,一小時之世界名劇一個。香港電台廣播劇組增加龐大人員,不但招攬了麗的呼聲的知名播音員鍾偉明呂啟文梅梓等加盟,也有來至電影界、戲曲界人士何楚雲張雪麗朱克,還有新進播音員如黃兆強張炳強鍾志明陳炳球曾永強李夏威李學斌熊德誠林友榮溫泉李安求朱曼子曾勵珍龍寶鈿謝蘊儀楊麗仙車森梅等等。這班出色的播音員,成為港台廣播劇的骨幹,一直活躍至今。廣播劇令播音員家傳戶曉,其中,葛劍青潘志文顏國樑更被電視台挖角,播影視三棲,紅極一時。[14] 港台播音訓練出身的,不少進身為粵語配音員,為電影、電視配音,其中如張炳強劉昭文翟耀輝等仍然活躍於配音業界。
廣播劇從傳統《施公案》、《聊齋》,到衛斯理科幻小說;馮嘉的《奇俠司馬洛偵探系列,到改編女作家嚴沁岑凱倫林燕妮亦舒的小說,還有改編名著如《傲慢與偏見》、莎士比亞李爾王》等,種類包羅萬有。[15][16]
除了廣播劇種的播音員,港台有時邀請電視明星充當廣播劇主角。1981年起,更改編金庸長篇武俠小說作廣播劇,每套長達一百集。1983年廣播劇組更與文教組合作,推出中國歷史教育廣播劇《中華五千年》,大獲好評,一直播至2000年,共九百集完結。
80年代中期,香港電台第二台一班年輕人主持、唱片騎師以新觀念新思維製作都市新時代的廣播劇。其中鄭丹瑞小男人周記》更是紅極一時,劇本被發行成小說、改編成電影、改編成電視節目。

商業電台

商台財力比不上香港電台的政府資源,後期的廣播劇產量無法與港台匹敵。到了70年代末,商業二台開始推廣年輕人節目、音樂節目,廣播劇之於商台已經不比從前。1987年,商台播音員金貴錢佩卿等,跟配音員朱子聰盧雄陳永信周慶樑等聯合製作《衛斯理》廣播劇系列,亦是一時佳作。


夕陽餘輝:90年代

80年代後期,廣播劇地位開始衰落,香港的電視劇、港產片、流行曲影響力遠遠拋離。即使第三個電台新城電台創立,再也沒有以廣播劇競逐作為競逐市場的手段。同時,論政節目成為新興趨勢。論政節目比較易於製作,只需幾個主持清談;相反,廣播劇,要找編劇、演戲、場務、混音,牽涉幾多人力物力。既然廣播劇以不再流行,電台計算成本效益,遂大量刪減廣播劇時數。[5]

九十年代中期,商台主導過一系列精緻浪漫的偶像廣播劇,以粵語流行歌星做最紅男角配最紅女角,輪流對戲談情,宣傳品靚過今天的唱片封套。那是個連廣播劇主題曲都唱到街知巷聞的年代。廣播劇一度中興。[17]

踏入2000年,粵語流行曲市場萎謝,廣播劇亦無以為繼。各電台播出廣播劇之時間只有全盛時期百份之二、三十左右,似乎粵語廣播劇已是夕陽行業。[18]

商業電台

1994年,梁朝偉楊采妮《初戀無限次》與郭富城彭羚《變愛1/2》在商業二台播出,開始了一系列偶像廣播劇,震撼青少年,將廣播劇從成年、長者聽眾群帶入年輕人世界。此後一眾明星偶像如劉德華、張學友、林憶蓮等都牽頭參與廣播劇,聲勢一時無兩。
同時,當時一些電影上畫前亦會邀請電影主角在商台製作廣播劇,作為電影的宣傳:
商台亦率先開始用電腦科技配聲效,取代五十年來的舞台劇式實物聲效。卓韻芝泡製《芝see菇bi Family》廣播短劇,利用變聲器來一人分飾數角,聲線已完全認不出是來自同一人;有時也邀請明星參加,成為特輯廣播劇。其他商台年輕主持亦持續製作不少廣播劇。

新城電台

1996年新城電台改革之後,仿效商台製作偶像廣播劇,邀請紅星如張國榮劉德華古天樂等等,亦頗有成績。其中劉德華鄭秀文孤男寡女》一劇不但出版小說,更改編成電影大收旺場。又首創將日本動畫《機動戰士0079》改編為廣播劇,是為一時佳話。新城亦與香港新生代愛情流行小說作家懷鈺合作,將其小說作品改寫為廣播劇,邀請歌手與電影電視演員參與: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廣播劇組並未有製作偶像廣播劇,只邀請明星、演員、歌手擔綱主角,但已無法挽回衰落之勢。1999年起,香港電台力挽狂瀾,再度製作長編廣播劇:《書劍恩仇錄(1999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金瓶梅(1999年)、《鹿鼎記(2000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二月河改編《雍正皇帝(2001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邀請明星陳奕迅鄭少秋黃秋生擔綱主角;更邀得老牌播音員、年輕主持,連同前輩與新進配音員演出,比如李學儒周永坤周慶樑戴偉光龍天生周永光盧雄潘文柏羅偉亮劉昭文周文瑛等等合演,可說是最美麗的日落餘暉。2003年後,香港電台廣播劇組解散,是為時代終結。此後,港台只是偶然製作廣播劇特輯:重新演繹李我名著《蕭月白》(2004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將七十年代社會實況電視劇《獅子山下》改編 (2006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不過,香港電台改為將五十年來錄下的廣播劇聲帶數碼化,在深宵時段重播,或精選放到網上重溫,成為時代見證。
除了香港電台廣播劇組外,個別節目亦會製作廣播劇,例如: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

星馬擁有海外最龐大的華人群體,吉隆坡的粵語社群尤其龐大,擁有自己的粵語電台。粵語廣播劇亦極受歡迎。傳統的有古風「講古佬」說書人李大傻馮靜萱演講民間傳奇。同時,麗的呼聲在星洲、吉隆坡兩地播放香港麗的呼聲廣播劇,大受歡迎,譚炳文何雪凝高亮李平富鍾偉明都是老一輩人耳熟能詳的香港廣播劇藝員。

1973年香港麗的呼聲結業後,吉隆坡麗的呼聲廿年來先後招募五期話劇團,製作自己的廣播劇,閒時還會出外表演話劇。周杞武梁觀友鄭美英廖日豪關瑞瓊劉玉葵羅冰心梁甘玉朱廣威林淑萍陳峰戴桓鵬鄭祺源葉寶聖童沁等成了後期廣播劇粉絲熟悉的聲音演員。這些廣播劇設合本地民風民情,聽眾更有共鳴。七十年代即使黑白電視也非人人負擔得起,電台與廣播劇就是最受歡迎的大眾娛樂。播音員就是明星,風靡許多年輕人。1973年吉隆坡麗的呼聲首次公開招募話劇組員,反應熱烈,報名人數接近1000人,只錄取九十多人接受培訓,廣播劇也是明星夢的開始。

到了90年代,廣播劇地位下降。原初廣播劇佔有五個時段,到今天只剩下中午12點的黃金時段。1997年12月31日麗的停播,粵語話劇組轉投 FM988無線電台旗下,粵語話劇組之後改名為988廣播劇團。不過,似乎大馬本地的歌影視娛樂視業不及香港發達,始終無法動搖廣播劇的根基。FM988電台中午12點的廣播劇始終是各電台同時段的收聽率冠軍,每逢週末重播的經典廣播劇,也是最多人收聽的時段。[10][19][20]

網絡時代

2000年後互聯網興盛、電腦普及,香港電台、商業電台、新城電台紛紛建立自己網頁,不但推出網上直播,又在網頁推出廣播劇重溫,令全球各地華人更易接觸粵語廣播劇。互聯網成為了電台另一個廣播媒界,直逼大氣電波數碼廣播。同時,不少粵語廣播劇愛好者當年將電台廣播劇錄音,他們將這些珍藏的卡式錄音帶製成電腦檔案,貼到討論區、Youtube與同好分享,互聯網將這些廣播劇傳遍各地,老一輩的能重溫當年心愛劇作,年輕的一代能接觸到黃金時代的巔峰之作。廣東或海外一些小型電台亦直接重播這些網上收集來的經典之作,延續了粵語廣播劇的壽命。

網絡電台

2006年起,香港率先誕生網絡電台,利用互聯網廣播,不需要投資發射站,經營成本大幅下降,聽眾群遍佈海外香港移民與粵語社群。此後十年,不同的網絡電台在香港成立。其中,大型網台香港人網蕭定一合作製作粵語廣播劇,水準直逼傳統電台。[21][22] 卓韻芝黎明亦曾製作廣播劇在互聯網播放。可是,網絡電台仍然難以收資平衡,收入有限,絕少願意投資大量人力物力製作廣播劇。因此,廣播劇在網絡電台仍然是十分罕見,未成氣候。

參考資料

  1. ^ 「早期廣播:天空小說」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香港電台「廣播穿梭75年」,2003年。
  2. ^ 顏美玉:廣播七十五年系列(一)天空小說與廣播劇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香港電台網頁「傳媒透視」,2003年7月15日。
  3. ^ 鍾偉明:廣播劇光煇歲月話當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香港電台網頁「傳媒透視」,1998年7月15日。
  4. ^ ([//web.archive.org/web/20161014015645/http://www.rthk.org.hk/broadcast75/topic01c.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早期廣播:麗的呼聲]] ,香港電台「廣播穿梭75年」,2003年。
  5. ^ 5.0 5.1 「歲月留聲2:當年經典 留得聲音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2013年4月6日。
  6. ^ YouTube上的《街市皇后》林鳳、張英才
  7. ^ 〈收音機的一些人和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西環的黃金歲月」,2014年6月11日。
  8. ^ YouTube上的《改造小姐》
  9. ^ 故事講述梅梓新婚的苦況,受丈夫的女兒討厭,前妻又來挑撥,做人後母甚艱難。
  10. ^ 10.0 10.1 【播音人講古仔】廣播劇‧講古仔聽古仔‧拌飯好時光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星洲日報》「星洲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6年3月28日。
  11. ^ 「黃金歲月:商台崛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香港電台「廣播穿梭75年」,2003年。
  12. ^ 「歲月留聲1:18樓C座悲喜45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蘋果日報》,2013年4月6日。
  13. ^ 「歲月留聲2:當年經典 留得聲音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2013年4月6日。
    67年TVB開台,亦未有將廣播劇打殘,而七十年代更是廣播劇全盛時間,港台每周播放廣播劇達52.5小時,從愛情倫理恐怖懸疑文教歷史到艷情劇,種類包羅萬有。鄭啟明、張碧賢:「七十年代是香港工業起飛期,勞動階層雙手忙工作,閒着雙耳,正好用來追劇。有前輩說,當時工廠請工人,會講明准你聽收音機,當成是福利之一。當年麥潤壽去探工人,下午四點鐘,全部開台聽悲歡離合劇。電視是放工才看、廣播劇是返緊工聽。」
  14. ^ 「黃金歲月:悲歡離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香港電台「廣播穿梭75年」,2003年。
  15. ^ 「香港電台精選廣播劇」. [2016-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1). 
  16. ^ 「香港廣播劇資料庫」:香港電台
  17. ^ 「歲月留聲3:今時今日 錄廣播劇好奢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2013年4月6日。
  18. ^ 鍾偉明:〈廣播劇光煇歲月話當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香港電台網頁「傳媒透視」,1998年7月15日。
  19. ^ YouTube上的《988廣播劇》戲味人生,貼身演繹
  20. ^ 988廣播劇--簡介片頭
  21. ^ 〈蕭定一搞揞名廣播劇出賣新歡舊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蘋果日報》,2009年5月13日。
  22. ^ 〈蕭定一開名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FACE》,第104期(2009年05月20日)。
    「 搞咗個網上電台「 Myradio」嘅蕭定一,因為平日聽埋唔少娛樂圈八卦新聞,最近索性喺電台搞咗個新廣播劇叫〈C1色生活〉,開咪聲演蕭真人,集集「揞名爆」藝人私隱咁話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