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羅彼特·芬德的夢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羅彼特·芬德的夢
1905年1月28日的《羅彼特·芬德的夢》
其他名稱
  • 《龍蝦惡魔之夢》
  • 《仲夏日之夢》
  • 《夢一場》
  • 《羅彼特的遐想》
原名Dream of the Rarebit Fiend
作者溫瑟·麥凱
類型報紙連環漫畫
發行資訊
出版機構紐約先驅報
連載開始日期1904年9月10日 (1904-09-10)
連載結束日期約1925年
系列作品
前作小薩米的噴嚏
續作小尼莫夢鄉歷險記

羅彼特·芬德的夢》(英語:Dream of the Rarebit Fiend)是美國漫畫家溫瑟·麥凱1904年9月10日起在報上發表的連環漫畫,是他在《小薩米的噴嚏》之後第一部熱賣漫畫,確保作者在《紐約先驅報》的地位穩固。《羅彼特·芬德的夢》在先驅報社出版的《電訊晚報》刊登,麥凱因合約因素署筆名「西拉斯」。

漫畫沒有連續情節和常見角色,主要內容大多是人物吃過威爾斯乾酪後做惡夢或怪夢,在結尾甦醒並後悔不該吃乾酪。夢境通常反映人物心理缺陷,如恐懼症偽善、不適感乃至黑暗幻想。麥凱1905年開始連載代表作《小尼莫夢鄉歷險記》,其中豐富多彩的奇妙夢境與《羅彼特·芬德的夢》對比鮮明,因前者的目標讀者是兒童,後者旨在面向成人。

《羅彼特·芬德的夢》與《小尼莫夢鄉歷險記》大獲成功,麥凱1911年與威廉·赫斯特的報業集團簽約,薪酬待遇豐厚。報社編輯認為麥凱的漫畫創作技巧成熟,但內容「嚴肅有餘、風趣不足」,促使作者放棄連環畫,改為創作社論漫畫。麥凱1923至1925年以《羅彼特的遐想》之名恢復創作,但大多已經失傳。

《羅彼特·芬德的夢》面世後改編成電影,如1906年艾德溫·S·波特的真人短片《一個醉鬼的白日夢》,麥凱本人也拍出四部動畫電影先鋒之作,分別是1912年的《蚊子是怎麼生活的》,1921年的《蟲雜技》、《寵物》和《飛屋》。評論認為,《羅彼特·芬德的夢》有許多構想被後世流行文化採納,如《金剛》、《哥斯拉》中的巨獸破壞城市。

概述

奶酪融化後塗上烤麵包便是威爾斯乾酪

溫瑟·麥凱1904年開始創作《羅彼特·芬德的夢》,比他講述童趣夢境的《小尼莫夢鄉歷險記》早一年,比超現實主義運動藝術家向公眾展示潛意識更要早整整一代人。《羅彼特·芬德的夢》沒有重複出現的角色,內容大同小異:主角吃過威爾斯乾酪後入睡,睡夢反映他的心理黑暗面。[1]人物通常在漫畫開頭就面臨荒謬處境,而且情況越來越奇怪,直到結尾從夢中醒來。部分情節頗顯愚蠢可笑,如大象從天花板上掉落,兩件女式貂皮大衣打架。有些情節讓人難受,[2]如第一人稱視角描繪車裂活埋[3],亦或孩子的母親變成樹[2]。還有人物旁觀親友奇妙或可怕的遭遇[4]。漫畫主角大多是美國中產階級城鎮居民,在麥凱看來,該階層還在不斷發展狀大,他們害怕公開受辱、失去社會地位或尊重,或者就是無法控制的怪異物種[5]

麥凱創作的連環漫畫只有《羅彼特·芬德的夢》涉足社會、政治議題或當代生活,如宗教領袖、酗酒、無家可歸人士、政治演講、自殺、時尚等。他的其他連環漫畫都是幻想,背景模糊,沒有明確時間痕跡。[6]漫畫涉及的當代事例包括狄奧多·羅斯福1904年當選美國總統,紐約1902和1904年分別落成的熨斗大廈瑞吉酒店,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7]

小尼莫在《羅彼特·芬德的夢》登場

威爾斯乾酪是奶酪用愛爾啤酒稀釋後塗上烤麵包、混以辣椒粉芥末製成[8]。麥凱選用這種食品沒有特殊原因,文化理論家史葛·布卡特曼Scott Bukatman)表示,人們不會把威爾斯乾酪與做惡夢聯繫起來[9]

1904年12月10日,麥凱筆下最知名的角色小尼莫在《羅彼特·芬德的夢》問世[10]。1905年,麥凱開始在《紐約先驅報》連載《小尼莫夢鄉歷險記》漫畫[11]。與《小尼莫夢鄉歷險記》相比,《羅彼特·芬德的夢》中畫面基本沒有背景[12],通常立足靜態視角,主角位置固定[13]。《小尼莫夢鄉歷險記》注重畫面美觀,《羅彼特·芬德的夢》的內容份量要重得多[14]。《小尼莫夢鄉歷險記》的情節隨每周更新延續,《羅彼特·芬德的夢》每期內容基本獨立[12]。《小尼莫夢鄉歷險記》的夢境主要面向兒童讀者,《羅彼特·芬德的夢》包括成人導向內容,如社交尷尬、害怕死亡或發瘋等。兩部漫畫都有實現夢想的幻想。[15]

《羅彼特·芬德的夢》沒有直接的幽默,內容也沒有逃避現實傾向,這與當時絕大多數連環漫畫不同。麥凱突出讀者的黑暗面,如偽善、欺騙、恐懼、不適感。作品經常表現社交中令人厭惡的方面,從負面角度呈現婚姻、金錢和宗教信仰。[1]麥凱熱衷突破正式界限,在許多連環畫採用俏皮的自指[16],人物有時以作者筆名「西拉斯」(Silas)指代,有時直指讀者[17]。《羅彼特·芬德的夢》的自指內容很常見,但在麥凱的其他作品絕跡[18]

《羅彼特·芬德的夢》的圖畫技藝嫻熟,但與作者其他作品一樣,對話框內文字很難看,甚至略嫌模糊[19]。轉印版大多會把畫面大幅縮小,文字模糊更嚴重[20]。從畫面上看,作者對文字、對話框及其位置頗為隨意,其中常見重複獨白,體現人物越來越感到困惑,這種傾向表明麥凱的創作天賦在於畫面而非語言[21]

背景

溫瑟·麥凱的婚姻矛盾重重,對《羅彼特·芬德的夢》影響很大

麥凱19世紀90年代開始創作漫畫,在報紙和雜誌發表大量作品。他以繪畫速度快聞名,與哈利·胡迪尼威廉·克勞德·杜肯菲爾德W. C. Fields)等人一樣經常獲聘走上雜耍舞台表演粉筆說。麥凱早在創作《羅彼特·芬德的夢》和《小尼莫夢鄉歷險記》前就對夢境很感興趣,[1]至少有十部定期更新的早期連環漫畫[22]採用《白日夢》(Daydreams)、《夢一場》(It Was Only a Dream)之類名稱[1]。以夢為主題的連環漫畫並非麥凱率先出版,《紐約先驅報》聘請麥凱前就曾發表三部,其中第一部是查理斯·里斯(Charles Reese)1902年的《瞌睡蟲迪克》(Drowsy Dick[23]佛洛伊德著作《夢的解析》1900年出版後,精神分析學解夢開始進入大眾意識[22]

麥凱的初步構想是煙鬼突然發現置身北極,找不到煙和打火機,最後醒來發現只是做夢。《紐約先驅報》建議創作連環漫畫,把煙改成乾酪,麥凱接受建議。[24]漫畫在報社附屬刊物《電訊晚報》(Evening Telegram)連載,《紐約先驅報》編輯要求麥凱在《羅彼特·芬德的夢》署筆名,同其他作品區別。麥凱簽署的筆名是「西拉斯」,源自社區垃圾車司機。[24]1911年跳槽威廉·赫斯特的《紐約美國人報》後,麥凱用回本名,不再署筆名[25]

麥凱1891年結婚[1]但婚姻不幸福。為他立傳的約翰·卡梅克(John Canemaker)指出,麥凱在《羅彼特·芬德的夢》中把婚姻描繪成「偽善、嫉妒與誤會的雷區」。[26]麥凱身材矮小,身高僅一米五,[27]和他一樣高的妻子在家裏說了算。《羅彼特·芬德的夢》經常出現矮小內向的男子,聽憑高大、肥胖的夫人使喚[28]。漫畫中還經常出現巨人症,人物迅速生長,可能是對作者渺小感的補償[29]。麥凱的弟弟亞瑟(Arthur)關在精神病院,估計是漫畫富含精神病內容的重要原因[30]

1905年2月25日《羅彼特·芬德的夢》以第一人稱視角描繪活埋

《羅彼特·芬德的夢》的內容頗為悲觀,但深得受眾青睞,促使赫斯特1911年高薪聘請麥凱。赫斯特旗下編輯阿瑟·布里斯班Arthur Brisbane)認為麥凱的作品「嚴肅有餘、風趣不足」,敦促麥凱放棄包括本作和《小尼莫夢鄉歷險記》在內的連環漫畫,全職為社論配圖。[1]

靈感來源

愛麗絲夢遊仙境》很可能影響麥凱的連環漫畫創作

克勞德·莫利特尼(Claude Moliterni[4]、烏爾里希·默克(Ulrich Merkl)、阿爾弗雷多·卡斯特利(Alfredo Castelli)等學者指出,《羅彼特·芬德的夢》的創作可能受眾多先輩作品影響。如愛德華·利爾1870年的名作《胡謅詩集》(The Book of Nonsense[31]格萊特·伯吉斯Gelett Burgess)1901年的《伯吉斯胡謅詩集》(The Burgess Nonsense Book),路易斯·卡羅1865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學者認為《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淚池是早期《羅彼特·芬德的夢》漫畫中汗水洪流的靈感源頭[32],麥凱接觸各種刊物的夢境主題動畫或插圖同樣可能影響創作[4]

估計哈勒·奧倫·康明斯(Harle Oren Cummins)1902年的連環畫《威爾斯乾酪的傳說》(Welsh Rarebit Tales)對麥凱創作影響最大。康明斯自稱是從15部講述吃過威爾斯乾酪或龍蝦後做惡夢的科幻小說汲取靈感。1911至1912年麥凱為《紐約先驅報》創作的許多連環畫曾以《龍蝦惡魔之夢》(Dream of a Lobster Fiend)為題。[33]

學者認為,麥凱的創作可能還受以下作家或作品影響:H·G·威爾斯李曼·法蘭克·鮑姆1900年的《綠野仙蹤》、J·M·巴里1904年的《彼得潘與溫蒂》、卡洛·科洛戴1883年的《木偶奇遇記》、阿瑟·柯南·道爾1889年的夏洛克·福爾摩斯系列小說《工程師拇指探案》、亨利克·顯克微支1896年的《你往何處去》、羅拔·路易斯·史蒂文森1886年的《化身博士》、馬克·吐溫1893年的《百萬英鎊》(The 1,000,000 Pound Bank-Note[34]

麥凱從未承認自家作品受到佛洛伊德及1900年出版的《解夢》影響,但學者默克認為,當時紐約報紙上探討或報導佛洛伊德理論的內容很多,麥凱身為紐約報業一員應該熟知這些理論。[35]

出版史

1905年1月7日的《羅彼特·芬德的夢》講述巨人肆虐紐約

《羅彼特·芬德的夢》是麥凱最長的連環漫畫,比他最有名的《小尼莫夢鄉歷險記》還多三百餘期[36]。《小薩米的噴嚏》(Little Sammy Sneeze)出版數月後,首期《羅彼特·芬德的夢》於1904年9月10日登上《紐約先驅報》[37]。《小薩米的噴嚏》為麥凱在報紙漫畫組取得一席之地,《羅彼特·芬德的夢》在報社旗下《電訊晚報》發表,是作者第二部報紙熱門連環畫[12]

作者每周更新兩到三期,工作日一般佔四分之一頁版面,周六佔半頁[36]。絕大多數漫畫是黑白畫面,1913年在《紐約先驅報》按周更新的29期是彩色[38],這些都是1908至1911年創作,但《電訊晚報》因疏忽沒有刊登[36]。麥凱鼓勵讀者提供夢境構想,發給報社的「夢想家西拉斯」[39]。建議一旦採納,麥凱會在這期作品的簽名旁致謝,雨果·根斯巴克便是構思獲選的熱心讀者[40]

《羅彼特·芬德的夢》持續連載到1911年,1911到1913年又在其他報紙以不同標題發佈[41],如《仲夏日之夢》(Midsummer Day Dreams)和《夢一場》[42]。1923至1925年[43],麥凱以《羅彼特的遐想》之名恢復創作,但所簽是兒子的名字「小羅拔·溫瑟·麥凱」(Robert Winsor McCay Jr.)。從畫面來看,《羅彼特的遐想》是麥凱創作,但文字可能不是。麥凱有時創作動畫和社論漫畫也署兒子的名字。《羅彼特的遐想》確知存世的僅有七期,當初發表的肯定不止[44]

合集

1905年面世的第一部合集封面

1905年,弗雷德里克·阿伯特·斯托克斯Frederick A. Stokes)率先出版《羅彼特·芬德的夢》同名合集,包含51期作品。1973年多佛出版社重印1905年版,畫面放大一成並新增引言。多佛版沒有收錄原版最後一期內容,出版商擔心20世紀70年代讀者不會認可其中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笑料。[45]

里克·馬紹爾Rick Marschall)編輯、幻圖書社1988和2006年出版的麥凱各類作品集《白日夢與惡夢》(Daydreams and Nightmares)就有《羅彼特·芬德的夢》[46]檢查員圖書推出八卷《溫瑟·麥凱:早期作品》(Winsor McCay: Early Works),其中收錄許多《羅彼特·芬德的夢》[31],2006年又出版《羅彼特·芬德的夢:周六版》,包含183期周六彩色版[47]。檢查員圖書重印的《羅彼特·芬德的夢》連環畫約有三百期[31]

2007年7月,德國美術史學家默克自行出版《羅彼特·芬德的夢》,共464頁,規格43.5×31厘米,以原版尺寸重印369期連環畫[31]。過去的重印尺寸大多只有原版約三分之一,文字更難辯論,而且會損失細節。這麼大的書籍尺寸不可能自動裝訂,只能採用手工。圖書限發一千本,所附DVD包含821幅連環畫掃描文件[20]、書籍全部內容[38]、連環畫目錄[48],還有麥凱的動畫片片段[49]。連環畫源自默克私人收藏、俄亥俄州立大學漫畫研究圖書館[20],以及從紐約公共圖書館購買、包含《電訊晚報》刊登全部原作的微縮膠片[31]。據默克透露,平均每張連環畫需要六小時完成掃描和復原[20]。書中還有意大利漫畫編輯卡斯特利執筆的兩篇論文[50],前國際夢境研究協會主席謝洛美·泰勒(Jeremey Taylor)也貢獻一篇[48][38]

2011年,周日圖書出版社出版《遺忘的幻想:1900至1915年周日漫畫》(Forgotten Fantasy: Sunday Comics 1900-1915),其中收錄全套《羅彼特·芬德的夢》[51]

其他媒體

麥凱的作品非常流行,他和其他電影人都曾拍攝改編電影,有些作品還在百老匯演出[1]。麥凱曾簽署合約參與創作「喜歌劇或音樂劇盛宴」《威爾斯乾酪惡魔之夢》,馬克斯·赫希菲爾德(Max Hirschfeld)作曲,喬治·亨利·佩恩(George Henry Payne)與羅拔·吉爾伯特·韋爾奇(Robert Gilbert Welch)填詞,但始終沒有落實[52]

電影

《一個醉鬼的白日夢》(1906年)

艾德溫·S·波特1906年的真人短片《一個醉鬼的白日夢》

1906年,電影先驅艾德溫·S·波特愛迪生公司製作七分鐘真人短片《一個醉鬼的白日夢》。約翰·布朗(John P. Brawn)扮演的醉鬼主角在床上受盡小魔鬼折磨,床在空中飛舞,醉鬼吊在尖頂上的鏡頭與1905年1月28日刊登的早期連環畫類似。[53][52]

麥凱製作的動畫片

麥凱根據《羅彼特·芬德的夢》推出四部手繪動畫片:

《蚊子是怎麼生活的》(1912年)
1912年1月的《蚊子是怎麼生活的

蚊子是怎麼生活的》又名《蚊子的故事》[54],是麥凱第二部電影[55],1911年12月完成製作[56],1912年發行[57],是手繪線條動畫的早期典範。作品講述戴帽子的巨大蚊子飛進窗戶,吸食床上男子的血液,男子輾轉反側且反覆嘗試打死蚊子未果,蚊子持續吸血直到爆炸[55]。蚊子吸血時不是像氣球一樣膨脹,而是根據身體結構按自然形態逐漸充實[58]。電影理念源自1909年6月5日《羅彼特·芬德的夢》[59],卡梅克稱讚麥凱賦予蚊子特徵與個性的出色功底[60]

《蟲雜技》(1921年)
1921年9月26日的《蟲雜技》

《蟲雜技》講述流浪漢從精心繪製的樹從中走出來後入睡,口中喃喃自語吃下奶酪蛋糕後做怪夢。接下是許多蟲子一隻接一隻地表演,背景畫面非常細緻逼真。[61]表演最後是蜘蛛抓住並吃掉觀眾的影子[62]

影片在1921年9月12日左右發行[63],構想源自麥凱在馬戲團和雜耍演出界的經驗[64]。電影以雜耍演出形式呈現,但沒有麥凱在動畫片《恐龍葛蒂》中採用的舞台互動[63]。影評人安德魯·薩里斯聲稱《蟲雜技》是他最喜歡的麥凱電影,稱讚片中「畫面的線條表現力與動作的直觀韻律」。薩里斯還稱,費德里柯·費里尼等導演都因同類表現形式贏得讚譽。[65]

《寵物》(1921年)
1921年9月26日的《寵物》很可能是史上首部「巨獸攻擊城市」電影

《寵物》講述夫妻二人收養的神秘寵物食慾大到永遠都無法滿足,牛奶、家貓、家俱、老鼠藥,甚至經過的飛機、飛艇等交通工具都被它吞入腹中,長得越來越大[66]。寵物在城市摩天大樓間徘徊,大群飛機和齊柏林飛船集結前去轟炸[65]

《寵物》於1921年9月19日左右發行[66],構想源自1905年3月8日《羅彼特·芬德的夢》[31]。卡梅克稱影片內容陰暗,是麥凱最後一部完全掌握創意主創權的電影[65]。漫畫家史提芬·比塞特Stephen R. Bissette)認為本片是「史上首部『巨獸攻擊城市」電影』[22]

《飛屋》(1921年)
《飛屋》

美國在20世紀10至20世紀迅速城市化,女子吃過威爾斯乾酪後夢見房子飛起來。《飛屋》的細節非常逼真,房子從各方向看都很傳統,女子的丈夫在閣樓維護巨型發動機。他把螺旋槳裝在房屋前方豎井,告訴夫人房東想以欠款為由把他們趕走,這就是他想到的解決辦法。丈夫自稱計劃「偷走房子」,兩人飛往房東永遠都找不到的地方:沼澤、大海,甚至飛到月亮上後又被月中人用蒼蠅拍趕走。房子飛上天空時,影片引導觀眾注意動畫品質和精確程度,吸引觀眾仔細觀察「隨之而來的傑出動畫」,精確呈現地球和月球運轉,以及「美麗的獵戶座」。片尾是軍用導彈擊中房屋,床上女子從夢中甦醒。[67]

本片1921年9月26日發行,字幕顯示的製片人叫「溫瑟·西拉斯·麥凱」[63],但標為麥凱之子鮑勃Bob McCay)的作品,卡梅克認為影片製作不大可能沒有麥凱本人參與。1921年《紐約時報》的評論認為本片「製作精良,人物出色,非常值得一看」,但在幽默角度還能更進一步。影評人李察·埃德(Richard Eder)認為此時大部分美國動畫內容趨於天真浪漫,與本片真實刻畫的惡夢截然不同[65]。2011年,動畫師比爾·普萊姆頓Bill Plympton)利用Kickstarter融資後修複本片,還將影片上色,演員馬菲·莫汀派翠西婭·克拉克森配音[68]

音樂

《羅彼特·芬德的夢》主題曲

1907年,愛迪生軍樂隊向愛迪生留聲機表演湯馬士·瑟班(Thomas W. Thurban)所創樂曲《羅彼特·芬德的夢》[45]。估計曲目是以鮑特1906年短片為靈感,原計劃用於短片伴奏。樂曲適合18到20人的樂隊演出,此後多次錄製[69]

湯馬士·瑟班1907創作的《羅彼特·芬德的夢》主題[45]

影響

巨人或巨獸破壞城市等構想已融入流行文化

《小尼莫夢鄉歷險記》是麥凱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可以看到包括劇情、結構在內許多《羅彼特·芬德的夢》的元素,例如1907年10月31日《會走的床》(walking bed)構想就與1908年7月26日的《小尼莫夢鄉歷險記》相同[70]

漫畫學者傑特·赫爾(Jeet Heer)認為,《羅彼特·芬德的夢》「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離奇的報紙內容」[1]。默克指出,作品眾多範例預示後來的傳媒構想或鏡頭,例如連環畫中男子踢狗、掌摑女子、毆打盲人,還將另一女子扔出窗戶,這些內容都在路易斯·布努埃爾1930年的電影《黃金時代》(L'Age d'Or)體現[71];又如巨人在大城市隨意行走,爬樓並破壞建築和地鐵,與1933年電影《金剛》類似[72]。1907年3月9日連環畫講述幼童臥室變成獅子出沒的叢林,默克認為與雷·布萊伯利1950年小說《非洲大草原》(The Veldt)異曲同工[73]薩爾瓦多·達利1941年的超現實主義繪畫《柔和的自畫像與煎培根》(Soft self-portrait with fried bacon),以及特里·吉列姆1985年電影《妙想天開》中的整形手術,都令人想到1908年9月26日連環畫中能夠伸縮的臉[74]。比塞特將連環畫中從建築起飛的電梯等畫面與添·布頓2005年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對比[75]

《羅彼特·芬德的夢》很可能對法蘭克·金Frank King)的早期連環漫畫《偽裝者鮑比》(Bobby Make-Believe)影響顯著。卡爾·巴克斯童年時期在《三藩市觀察家報》看到《小尼莫夢鄉歷險記》,自稱是該作品粉絲,學者普遍認為他受到《羅彼特·芬德的夢》影響。巴克斯創作的唐老鴨連環漫畫眾多內容與《羅彼特·芬德的夢》類似。1943至1954年特克斯·艾弗里創作的許多動畫片明顯帶有《羅彼特·芬德的夢》痕跡。[76]科幻插畫家法蘭克·保羅Frank R. Paul)為眾多紙漿雜誌創作的封面也受《羅彼特·芬德的夢》影響[77]

阿特·斯皮格曼Art Spiegelman)在1974年的連環畫《故障》(Breakdowns)惡搞並致敬《羅彼特·芬德的夢》[78]。1991年,里克·維奇Rick Veitch)開始根據夢境創作短篇漫畫,並從1994年起在自家經營的王者地獄出版社出版21期《羅林·里克的乾酪惡魔》(Roarin' Rick's Rare Bit Fiends[11]。此外,約翰·阿什伯里曾出版詩作《羅彼特·芬德的夢》[79]

腳註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Heer 2006.
  2. ^ 2.0 2.1 Petersen & 2010,第102頁
  3. ^ Chute,Devoken & 2012,第80頁
  4. ^ 4.0 4.1 4.2 Dover editors & 1973,第xii頁
  5. ^ Bukatman & 2012,第48, 53, 80頁
  6. ^ Merkl & 2007b,第490–492頁
  7. ^ Dover editors 1973,第xii頁; Moody & Bissette 2010.
  8. ^ Glenn 2007.
  9. ^ Bukatman & 2012,第57頁
  10. ^ Canemaker & 2005,第87頁
  11. ^ 11.0 11.1 Markstein 2007.
  12. ^ 12.0 12.1 12.2 Dover editors & 1973,第vii頁
  13. ^ Bukatman & 2012,第60, 221頁
  14. ^ Merkl & 2007b,第496頁
  15. ^ Dover editors & 1973,第ix–xii頁
  16. ^ Bukatman & 2012,第63, 87頁
  17. ^ Bukatman & 2012,第193頁
  18. ^ Merkl & 2007b,第492頁
  19. ^ Gutjahr,Benton & 2001,第166頁
  20. ^ 20.0 20.1 20.2 20.3 Heller 2007.
  21. ^ Taylor & 2007,第554頁
  22. ^ 22.0 22.1 22.2 Moody & Bissette 2010.
  23. ^ Castelli & 2007,第549頁
  24. ^ 24.0 24.1 Dover editors & 1973,第ix頁
  25. ^ Merkl & 2007b,第479頁
  26. ^ Heer 2006; Merkl 2007b,第518頁; Canemaker 2005,第85頁.
  27. ^ Taylor & 2007,第555頁
  28. ^ Merkl & 2007b,第512頁
  29. ^ Taylor & 2007,第554–555頁
  30. ^ Taylor & 2007,第555–556頁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Bissette 2007.
  32. ^ Dover editors 1973,第xii頁; Canemaker 2005,第82頁.
  33. ^ Merkl 2007b,第487頁; Bukatman 2012,第50頁.
  34. ^ Merkl & 2007b,第498–499頁
  35. ^ Taylor & 2007,第552–553頁
  36. ^ 36.0 36.1 36.2 Merkl & 2007b,第488頁
  37. ^ Harvey & 1994,第27–28頁
  38. ^ 38.0 38.1 38.2 van Opstal 2008.
  39. ^ Canemaker & 2005,第83頁
  40. ^ Merkl & 2007b,第498頁
  41. ^ Merkl & 2007b,第478頁
  42. ^ Merkl & 2007b,第488–489頁
  43. ^ Merkl & 2007b,第485頁
  44. ^ Merkl & 2007b,第466頁
  45. ^ 45.0 45.1 45.2 Dover editors & 1973,第xiii頁
  46. ^ Heer 2006; Raiteri 2006.
  47. ^ Brady 2008; Merkl 2007b,第583頁.
  48. ^ 48.0 48.1 Stofka 2008.
  49. ^ van Opstal 2008; Stofka 2008.
  50. ^ Bissette 2007; Stofka 2008.
  51. ^ Forgotten Fantasy.
  52. ^ 52.0 52.1 Canemaker & 2005,第78頁
  53. ^ Dover editors & 1973,第xii–xiii頁
  54. ^ Eagan 2010,第33頁; Canemaker 2005,第164頁.
  55. ^ 55.0 55.1 Berenbaum 2009,第138頁; Telotte 2010,第54頁.
  56. ^ Theisen & 1933,第84頁
  57. ^ Telotte & 2010,第54頁
  58. ^ Barrier 2003,第17頁; Canemaker 2005,第165頁.
  59. ^ Eagan 2010,第33頁; Canemaker 2005,第167頁.
  60. ^ Eagan & 2010,第33頁
  61. ^ Telotte & 2010,第52頁
  62. ^ Telotte & 2010,第53頁
  63. ^ 63.0 63.1 63.2 Telotte & 2010,第51頁
  64. ^ Canemaker & 2005,第197頁
  65. ^ 65.0 65.1 65.2 65.3 Canemaker & 2005,第198頁
  66. ^ 66.0 66.1 Telotte & 2010,第59頁
  67. ^ Telotte & 2010,第54–58頁
  68. ^ Persons 2011.
  69. ^ Goldmark & 2007,第227頁
  70. ^ Merkl & 2007b,第495–496頁
  71. ^ Merkl & 2007b,第530–531頁
  72. ^ Merkl & 2007b,第531頁
  73. ^ Merkl & 2007a,第261頁
  74. ^ Merkl & 2007a,第55頁
  75. ^ Bissette 2007; Dover editors 1973,第ix頁.
  76. ^ Merkl & 2007b,第500頁
  77. ^ Merkl & 2007b,第501頁
  78. ^ Young 2000.
  79. ^ Chiasson 201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