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蕭遙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蕭遙欣(469年—499年),字重暉南朝齊始安靖王蕭鳳第二子。

齊宣帝蕭承之的兄長西平太守蕭奉之無後,蕭遙欣遂出繼蕭奉之為曾孫。蕭遙欣早年曾出任秘書郎、太子舍人、巴陵王文學、中書郎。延興元年(494年),蕭鸞把持朝政,任命蕭遙欣為持節、督兗州緣淮軍事、寧朔將軍兗州刺史[1]。後為豫州刺史[2],以劉孝標為刑獄。

建武元年(494年),齊明帝蕭鸞篡位,封蕭遙欣為聞喜縣公,進號西中郎將,改任使持節、都督荊、雍、益、梁、寧、南秦、北秦七州軍事、右將軍、荊州刺史[3],以褚球為主簿[4]。不久改封為曲江縣公。建武四年(497年),進號平西將軍。

蕭遙欣兄長始安王蕭遙光圖謀作亂,與蕭遙欣呼應,蕭遙光讓蕭遙欣火速發兵,正要發作,永元元年(499年),蕭遙欣卻因病去世,享年三十一歲,追贈侍中司空,諡康公,用王禮下葬。

後代

  • 子:蕭幾等十人。
  • 後裔:蕭審,唐朝亳州司馬,贈丹州刺史。
    • 蕭強,太子司議郎兼侍御史。
      • 蕭璧,大理評事,夫人義陽朱氏。
        • 蕭行羣(792年-868年),字中逸,排行第八,右金吾引駕、游擊將軍、守左衛翊府中郎將、上柱國。夫人徐氏、賈氏、曹氏。
          • 蕭弘宣,孟州巖邑府果毅。[5]
          • 蕭弘愈(840年-867年),字中孚,朝請郎、試太常寺協律郎。
            • 蕭滿(859年-?)[6]
        • 蕭某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南史·卷41》,出自李延壽南史

參考文獻

  1. ^ 《南齊書·海陵王本紀》:〔八月〕戊申,以輔國將軍王詡爲廣州刺史,中書郎蕭遙欣爲兗州刺史。
  2. ^ 《南齊書·海陵王本紀》:〔冬十月〕癸卯,以寧朔將軍蕭遙欣爲豫州刺史,新除黃門郎蕭遙昌爲郢州刺史,輔國將軍蕭誕爲司州刺史。
  3. ^ 《南齊書·明帝紀》:〔十一月〕丙戌,以輔國將軍聞喜公遙欣爲荊州刺史,寧朔將軍豐城公遙昌爲豫州刺史。
  4. ^ 《梁書·褚球傳》
  5. ^ 5.0 5.1 《唐故右金吾引駕游擊將軍守左衛翊府中郎將上柱國蕭府君(行羣)墓銘》,收入《全唐文補遺》第3輯,第263-264頁。
  6. ^ 《唐故朝請郎試太常寺協律郎蕭公(弘愈)墓誌銘並序》,收入《全唐文補遺》第2輯,第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