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蔣和寧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蔣和寧(?—?),字用安,一字榕庵,又字畊叔,號耦漁,江蘇常州府陽湖縣人。清朝官員、詩人。

生平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1752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編修。充方略館纂修官,改湖廣道監察御史。主貴州鄉試。壯年即辭官歸里,不再出仕,以獎掖後輩為己任。

工詩,與侍郎王昶、編修蔣士銓等詩酒交遊。法式善評價其詩作「皆能以工煉出之,不作凡響」[1]

家族

祖父蔣鎬。父蔣汾功,雍正元年進士。叔父蔣芳洲,康熙五十四年進士。叔父蔣驥,楚辭注家;叔父蔣鵬翮,工詩。

有二子蔣齊耀、蔣重耀。其甥洪亮吉,乾隆五十五年榜眼。

軼事

蔣和寧與袁枚有交。袁枚在《子不語》中載有蔣和寧偕友赴宴,享用河豚,擔心中毒而飲用糞湯之事[2]。還載其家廚被貪腐鬼卒捉放之事[3]

參考文獻

  1. ^ 法式善著,張寅彭、強迪藝編校《梧門詩話合校》,鳳凰出版社2005年版
  2. ^ 《子不語·誤嚐糞》:常州蔣用庵御史,與四友同飲於徐兆潢家。徐精飲饌,烹河豚尤佳。因置酒請六客同食河豚。六客雖貪河豚味美,各舉箸大啖,而心不能無疑。忽一客張姓者斗然倒地,口吐白沫,噤不能聲。主人與群客皆以為中河豚毒矣,速購糞清灌之。張猶未醒。五人大懼,皆曰:「寧可服藥於毒未發之前。」乃各飲糞清一杯。
    良久,張竟甦醒,群客告以解救之事。張曰:「小弟向有羊兒瘋之疾,不時舉發,非中河豚毒也。」於是五人深悔無故而嚐糞,且嗽且嘔,狂笑不止。
  3. ^ 《子不語·蔣廚》:常州蔣用庵御史家廚李貴,取水廚下,忽中惡僕地。召巫視之,曰:「此人夜行沖犯城隍儀仗,故被鬼卒擒去。須用三牲紙錢禱求城隍廟中西廊之黑面皂隸,便可釋放。」如其言,李果蘇。家人問之,曰:「我方汲水,忽被兩個武進縣黑面皂頭來拿去,說我沖犯他老爺儀仗,縛我衙門外樹上,聽候發落。我實不知原委,今日聽他二人私地說:『李某業已盡孝敬之禮,可以放他回去,不必稟官。』將我解去索子,推入水中,我便驚醒。」御史公聞之笑曰:「看此光景,拿時城隍不知,放時城隍不知,都是黑面皂隸詐錢作祟耳。誰謂陰間官清於陽間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