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許世友
許世友像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任期
1982年9月-1985年10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司令員
任期
1973年12月-1980年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司令員
任期
1955年3月-1973年12月
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
任期
1947年1月-1948年3月
個人資料
本名許釋友
性別
出生1906年2月28日(光緒三十一年1月25日)
 大清湖北省麻城許家窪
(今屬河南省信陽市新縣
逝世1985年10月22日(1985歲—10—22)(79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南京市
墓地河南省信陽市新縣許世友墓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效命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軍種 北洋軍
國民革命軍
中國工農紅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
軍銜 上將
部隊騎兵
統率廣州軍區
南京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兵團
山東軍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兵團
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
膠東軍區
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旅
紅四方面軍總部直屬騎兵隊
紅四方面軍第四軍
紅九軍第二十五師
紅三十一師特務隊
國民革命軍湖北省防軍第一師第一團四連
湖北省防軍獨立第一師某排
參與戰爭北伐戰爭
第一次國共內戰
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韓戰
西沙海戰
1979年中越戰爭
配偶朱錫民 (1924 - ?)
雷明珍
1934年結婚—1937年結束)

田明蘭
1943年結婚—1985年結束)
親屬兒子:黑伢(前兩個夭折,第三個許光存活)、 許建軍 、許援朝
女兒:許麗、許桑園、許華、許金建
其他工作《許世友回憶錄》
《我在山東十六年》
《我在紅軍十年》
勳章獎章

許世友(1906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原名釋友,字漢禹,法號永祥,男,湖北麻城(今河南新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

許世友出身貧苦農村,少年時曾在少林寺出家並學習中國武術紅軍時期在紅四方面軍任職,曾任紅四軍軍長。長征到達陝北後,因中共中央有意鬥爭張國燾的緣故,而與王建安等十餘名高級幹部一度計劃脫離紅軍。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6旅副旅長,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山東縱隊參謀長,膠東軍區司令員。國共內戰時期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山東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山東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等職。許世友是第一、二、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中央委員,第九、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副主任。

生平

早年生涯

1906年,在中華民國成立6年前,許世友出生在湖北省麻城乘馬崗鎮(今屬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乳名三伢子。少年時因家貧,8歲後就去河南嵩山少林寺當雜役並學習武術,法號永祥,拜貞緒和尚為師。一日從師父處得知,父兄在家受人欺凌,決意回家探望。離開少林寺,改名「釋友」,意喻雖然不居佛門,亦當釋教的好友;之後改名世友[1]。1920年,投靠北洋軍閥吳佩孚部。1925年,任湖北省防軍獨立第一師排長。次年該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湖北省防軍第一師,許世友任第一團四連連長。1926年,北伐戰爭中吳佩孚部被滅,許世友被遣散回鄉,為乘馬崗六鄉農民義勇隊大隊長兼炮兵隊隊長。

1927年11月參加黃麻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隨地方武裝編入紅軍,歷任第三十一師司令部特務隊班長、排長、連長、營長,隨時任師長的徐向前陽平口伏擊國軍,隨後進入大別山地區。1931年11月,任紅四方面軍十二師三十四團團長,率部參與黃安戰役商潢戰役潢光戰役等,均取得勝利。他指揮兩個團兵力在柳林河阻擊國民革命軍三個旅,成功掩護紅四方面軍主力突圍。1932年,紅四方面軍在漫川關戰役中被楊虎城胡宗南馮欽哉部合圍,徐向前命許世友率部打出缺口,隨後紅軍成功突圍,進入陝南[2]

1933年10月,許世友任紅四方面軍紅九軍副軍長兼二十五師師長,率部進入四川,進攻阻擊田頌堯劉湘為首的川軍,創建川陝邊根據地。之後,升為紅四方面軍第四軍軍長[3],隨後率部參加嘉陵江戰役,紅四方面軍再次轉移。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許世友接替王樹聲擔任右路軍紅四軍軍長,率部在包座阻擊胡宗南部第四十九師,並攻佔包座,打通紅軍北上通道。1935年8月,陳再道升任紅四軍軍長。之後聽從張國燾命令,再度南返,前後三次度過草地。1936年,調任紅四方面軍總部直轄騎兵師師長擔任前衛,該師400餘人。1936年10月,會寧會師後,許世友入紅軍大學學習。1937年4月,領導部分幹部拖槍叛逃,許世友反革命集團案由此爆發[3],因原紅四軍政治委員王建安舉報,事泄被捕,妻子雷明珍與他離婚。後向毛澤東下跪認錯,認真反省了自己的過錯,在毛澤東擔保下最終被釋放,自此許成為毛澤東的得力幹將。[4][5]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的許世友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許世友擔任抗日軍政大學校務部副部長。1938年春,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29師386旅副旅長,隨朱德出師太行山。同年12月,隨劉伯承鄧小平進軍冀南,參與指揮香城固伏擊戰伏擊日軍[3][6]。1939年秋,入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

1940年9月,許世友調任清河地區的山東縱隊第三旅接替犧牲的馬耀南任旅長,上任不久後,即率部主動向膠東地區的日軍、偽軍進攻,使八路軍拓佔整個膠東地區。1942年,許世友任山東縱隊參謀長膠東軍區司令員,隨即率部應對日軍掃蕩。1944年,他率領膠東軍區主力與投降侵華日軍趙保原部決戰,即討伐趙保原部戰役[3]。1945年,進入山東軍區黨校學習。

日軍投降後,山東軍區主力進入中國東北地區[3]。許世友則返回膠東軍區,繼續率領部隊在內線作戰,連續攻下偽軍佔領威海牟平煙臺萊陽蓬萊掖縣龍口金礦,隨後集中兵力進攻平度,膠東、渤海兩個解放區連成一邊,並活捉偽軍將領王鐵相[7]平度戰役後,吳克華率領膠東軍區主力進軍東北,許世友則在兩月內重新招募四萬部隊,並在該年底至1946年初練兵整訓。1946年6月,膠東軍區部隊對原投降日軍的趙保原部進攻,許世友直接進攻對方主力所在地膠縣,擊斃趙保原;隨後相繼攻克高密即墨。除青島外,膠東軍區佔領整個膠東。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白崇禧顧祝同王耀武青島召開會議,國軍進佔膠縣高密即墨等地,在交戰數次後許世友率部撤出膠濟鐵路,改為進攻國軍第54軍、第8軍有生力量。1947年1月,膠東軍區部隊改編整訓為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下屬25、26、26師,許世友兼任縱隊司令員。2月,華東野戰軍組織萊蕪戰役,合圍李仙洲部。許率九縱參加戰役,負責合圍國軍七十三軍七十七師,並俘獲七十三軍軍長韓浚[3]。1947年,許世友又揮師北上,在白馬關阻擊國軍第十一師,協助其他部隊攻佔泰安。同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沂蒙山區進行運動作戰,引起張靈甫的國軍精銳整編第七十四師突進,華野決定圍殲該部。粟裕命許世友率部阻擊牽制張靈甫部,使得華野其他部隊按時完成合圍。2日後,合圍完成,張靈甫部被限制於孟良崮地區,華野隨即發動總攻,即孟良崮戰役。其中五個縱隊負責主攻,四個縱隊則阻擊援軍;許世友的九縱由東北方向主攻,陳毅說傷亡多少補充多少。5月16日,九縱二十五師七十三團率先攻上孟良崮主峰,張靈甫陣亡,孟良崮戰役結束[3]

1949年,許世友在進攻長山列島的前沿指揮陣地上

1947年8月,陳毅粟裕率領華東野戰軍八個縱隊進攻豫、皖、蘇等地;其餘的二、七、九、十三縱隊、4縱10師、1縱獨立師由譚震林、許世友指揮,為東線兵團。譚震林率二、七縱由諸城北上,與許世友率部合擊范漢傑部膠東兵團轄整8、9、25、45、54、64師和整74師57旅。譚不願率部隊進入膠東,1947年9月,9、13縱和華東後方跳出國民黨軍的包圍,發動膠河戰役,重創整64師、整45師,殲敵正規軍2萬,中央發電祝賀「自從你們轉入反攻後,我軍業已無例外的全面轉入反攻」。許譚兩個人最後各帶兩個縱隊分開行動。隨後連續發動阻擊戰,並再次佔領高密、海陽平度等地。1947月,東線兵團北上圍攻佔領萊陽。1948年3月,許世友任華野山東兵團司令員,兵團西進攻克周村張店等地,擊破國軍在膠濟鐵路的西線防禦部署[8]。隨後兵團突然回撤,返而攻克濰縣,使得膠東、渤海、魯南三個解放軍連成一片[9]。隨後,兵團開始挺入津浦鐵路,5月,攻佔泰安以及津浦鐵路沿線各國軍據點,逼近兗州。7月,許世友發動兗州戰役。豫東戰役打響後,許譚下令停止攻擊兗州,只留下魯中軍區地方部隊監視兗州守軍,集中兵力準備打援。毛澤東電令許世友牽制黃百韜兵團。蔣介石電令從海州到了滕州的黃百韜上火車馳援區壽年。7月13日攻克兗州,第十綏靖區司令官李玉堂化妝脫逃,國軍第十二軍軍長霍守義被俘[10] 。此外並派遣九縱阻擊濟南方面來援的吳化文部。此後,許世友抵達後方養病。

1948年8月,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抵達山東與山東兵團回師,決定進攻濟南。許世友與和譚震林率領十四萬部隊組成攻城兵團,其餘十八萬部隊歸粟裕指揮負責阻擊援軍。9月16日,攻城開始,原本負責助攻的東線集團指揮聶鳳智擅自把命令改為「主攻」,使得王耀武無法判斷解放軍主攻方向。24日,解放軍佔領濟南城,國軍十一萬守軍全部或陣亡或求降,王耀武逃跑途中於濰縣被俘[11]。1949年2月,許世友擔任山東軍區副司令員,繼續在山東作戰[12]。1949年5月,相繼攻佔青島即墨長山列島等地,至此國軍撤離山東境內全部據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2年,毛澤東濟南四里山與許世友交談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月任山東軍區司令員。1953年,許世友率領第三兵團參加韓戰,並參與了當年夏季反擊戰役[3]。1954年2月,回國調任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10月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次年參與組織一江山島戰役,佔領一江山島。同年,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1955年3月,許世友被任命為南京軍區司令員[13],1959年9月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副部長,負責東南沿海地區海防前哨和國防事務。1961年2月任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處書記,1968年3月任江蘇省革命委員會主任,1969年4月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70年12月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九一三事件後,許世友被毛澤東召見,負責秘密逮捕林彪集團在中南地區黨羽王維國等人[14]。在1970年4月開始的清查五·一六運動中,許世友主張「深挖」,藉機打擊異己[15],其主政的江蘇省革委會45名常委中25人被打成「五·一六分子」,在持續3年多的清查過程中,全省25萬多人[16]被打成「五·一六分子」,超過2000人死亡[17]。1973年,在江青批評周恩來「喪權辱國、投降主義」、「給美國人下跪」、「迫不及待地要取代毛主席」後,許世友也參與進批評中,跳到椅子上斥責周「要搞修正主義」、「想當兒皇帝」[18]。此外將國民黨偽造的「伍豪脫黨啟事」告發給江青,令周恩來承受極大壓力的也是許世友(還曾指控譚震林余立金是叛徒)[19]。1973年12月,許世友與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對調[20],到任後許世友將廣州軍區原本的11名黨委常委中8人打成林彪「死黨」[21]

1974年1月,指揮西沙之戰,與南越交戰。1979年初,中越邊境戰爭爆發,許世友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指揮東線戰鬥。但被認為東線戰績初期傷亡較多,不如西線楊得志指揮得出色,因而由楊得志繼任鄧小平總參謀長職務。[22]1980年1月,任中央軍委常委,1982年9月,許世友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1985年3月在上海華東醫院體檢患有肝癌。同年10月22日16時57分,在南京軍區總醫院逝世,享年80歲。

個人與家庭

1958年,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主動請求下連隊,圖為他與士兵換崗情景

1958年10月,時任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主動要求下放到六連當一個「士兵」,並與部隊一起訓練、站崗、露餐、娛樂[23]

此外,許世友侍母甚孝,晚年請求死後土葬在其母親墳墓旁[24]。由於中共規定所有將領死後一律火化,且除任弼時外別無先例。於是幾經輾轉,最終1985年由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特批,由王震將軍宣佈批准:

許世友共有三任妻子:朱錫民雷明珍田明蘭(2017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1931年,許世友在母親主持下,與朱家灣姑娘朱錫民結婚,四日後許世友離家歸隊,朱錫民育有一子許光,後因許世友多年征戰,朱錫民杳無音信後改嫁。1934年10月,許世友娶雷明珍。雷明珍在紅軍禁煙局工作,與許世友結婚後,調到政治部,做文秘工作。1936年年底,許世友隨張國燾到達延安後,進入紅軍大學學習,雷明珍被分到延安任縣婦女部主任。後因張國燾問題,許世友被關押期間,雷明珍提出離婚。1943年,抵達山東的許世友和當地居民田明蘭(後改名田普)結婚,許世友以萬源戰役時中槍負傷後體內取出的子彈為定情禮物,此後兩人相伴終身[26]

許世友共有七個子女,包括三個兒子、四個女兒。

  • 許光,長子,元配朱錫明所生,1929年5月15日(農曆4月7日)出生於湖北麻城縣乘馬崗鄉許家窪(今河南新縣田鋪鄉河鋪大隊)。自1929年出生即在家務農,後入伍海軍,後回新縣任人民武裝部副部長,侍奉其祖母。大學學歷。歷任海軍北海艦隊戰士、航海長、艦長,河南省新縣人武部參謀、軍事科長、副部長,新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13年1月6日突發心肌梗塞過世。[27]
  • 許建軍,次子,為原南京空軍司令部團級參謀。
  • 許援朝(1951- ),三子,南京軍區裝備部少將,副部長,曾任江蘇省軍區司令員[28]
  • 許麗,長女,南京軍區前線話劇團退休幹部。
  • 許桑園,次女,從事導演工作。
  • 許華,三女。
  • 許金建,四女,南京高教研究會秘書長。

著作

  • 《許世友回憶錄》1986年解放軍出版社
  • 《許世友軍事文選》2012年軍事科學出版社

參考文獻

  1. ^ 少林寺. 许世友将军在少林. 少林寺. [2011-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31). 
  2. ^ 郭勝偉. 红军史上最险的一战:漫川关生死大突围. [201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06).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歐陽青. 大授衔:1955共和国将帅授衔档案. 北京: 長城出版社. 2011: 354–356. ISBN 978-7-5483-0058-8. 
  4. ^ 许世友拳打毛泽东事件:差点被枪毙. 騰訊網. 2010-01-22 [2015-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中文(簡體)). 走入毛澤東的辦公室,許世友「撲鼕」一下給毛澤東下跪:主席,俺錯了……說罷,淚如泉湧。 
  5. ^ 黄克功许世友同是死罪 为何毛泽东一杀一放. 鳳凰網. 2013-01-27 [2015-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1) (中文(簡體)). 
  6. ^ 香城固诱伏战:八路军歼灭200鬼子兵 刀劈日军队长. 中華網. 2014-08-26 [2015-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1). 
  7. ^ 山东公审战犯王铁相张耀池伏法. [2011-04-09]. [永久失效連結]
  8. ^ 賈文祥. 第三野战军 战事全纪录.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5-04. ISBN 7-80137-805-9. 
  9. ^ 潍县战役——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2012-10-24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9). 
  10. ^ 兖州战役. 山東省情網. 2007-08-01 [2013-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9). 
  11. ^ 汪朝光.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3: 372. ISBN 978-7-2140-8098-1. 
  12. ^ 張明金、劉立勤.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200个军区. 北京: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10: 272. ISBN 978-7-5033-2252-5 (中文(簡體)). 
  13.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五卷.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1: 21. ISBN 978-7-80237-427-0. 
  14. ^ 引蛇出洞:许世友秘密逮捕林彪死党王维国. [201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3). 
  15. ^ 董國強. “批林批孔”运动与江苏“军管”的终结. 華夏文摘增刊 (中國新聞電腦網絡). 2012-07-10, (855) [2023-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16. ^ 王春南. “文革”中批判清查“五·一六”运动. 華夏文摘增刊 (中國新聞電腦網絡). 2015-02-03, (978) [2023-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9). 
  17. ^ 潘祝平. 江苏清查“五一六”冤案. 華夏文摘增刊 (中國新聞電腦網絡). 2007-12-05, (616) [2023-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9). 
  18. ^ 周秉德. 我的伯父周恩来.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2000: 330–336. ISBN 720503874X. 
  19. ^ 黃正. 军人永胜. 新世紀出版社. 2010: 601–602. ISBN 978-9-8819-4303-3. 
  20.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編寫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六卷.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1: 247. ISBN 978-7-80237-427-0. 
  21. ^ 丁凱文. 毛泽东的“削藩”——简论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華夏文摘增刊 (中國新聞電腦網絡). 2015-05-05, (990) [2023-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3). 
  22. ^ 倪創輝. 十年中越戰爭:第一卷. 香港: 天行健出版社. 2009: 86. ISBN 978-9-8817-5155-3. 
  23. ^ 丁華明. 学学上将许世友的为官精神!. [2011-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4. ^ 黃禹康. 许世友九跪慈母. 《老友》. [201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31). 
  25. ^ 吳穎. 许世友为给母守坟要求土葬 邓小平批示下不为例. 中新網. [2011-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7). 
  26. ^ 向明. 许世友的三位妻子. 河北新聞網. [2011-04-09]. [永久失效連結]
  27. ^ 深刻怀念敬爱的父亲——许世友长子许光. 新鮮事網. [2013-01-10]. [永久失效連結]
  28. ^ 许世友幼子许援朝任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華龍網-重慶晚報. [2011-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30). 
中國人民解放軍職務
新頭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司令員
1955年3月-1973年12月
繼任:
丁盛
前任:
丁盛
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司令員
1973年12月-1980年1月
繼任:
吳克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前任:
惠浴宇
江蘇省人民委員會省長
江蘇省革命委員會主任
1968年-1973年
繼任:
彭沖
中國共產黨黨徽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江渭清
中國共產黨江蘇省委員會書記
1970年-1973年
繼任:
彭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