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跨太平洋快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跨太平洋快線的線纜及上岸點分佈地圖

跨太平洋快線Trans-Pacific Express,簡稱TPE),又稱橫太平洋快速海纜,為連接中國大陸台灣韓國日本美國的一條海底通信電纜。由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聯通中華電信韓國通信威訊六家通信運營商共同出資50億美元籌建,之後AT&TNTT於2008年3月加入建設。[1][2][3]電纜所有權由6家出資業者分擔,全長11,000英里(18,000公里),於2008年9月建成,[4]日本登陸點於2010年1月建成。[4]

電纜建成前,跨大西洋的通信能力為每秒5547Gbit,但跨太平洋的通信能力只有每秒2726Gbit[2]。大部分連接中國的通信必須在日本中轉,並只有每秒155Mbit。[5]本電纜能提供的從美國跨太平洋連接中國的通信流量是現有電纜的60倍,因此成為增強兩國通信能力的重大通信基建項目。[6]這是第一條直連中國和美國的新一代海底光纖電纜系統,[7]也是七年多後第一條主要在美國西海岸登陸的電纜。[8]最初設定電纜提供每秒1.2Tbit的通信流量,但其設計流量高達每秒5.12Tbit。客戶也可以單獨預定每秒10Gbit的專線通信線路。[2]

電纜上岸點

電纜在以下地方登陸: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