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邦福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邦福勒(法語:Bonfol)是一座瑞士的城鎮,位於該國西北部,屬於汝拉州波朗特呂區,面積13.5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32米,2011年人口664,六成半人口信奉羅馬天主教,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人。

地理

1950年9月12日拍攝的航拍

邦福勒海拔432米,位於區府波朗特呂東南直線9千米處。它位於阿茹瓦最東南角的旺德林河河谷里,法國邊境上,原型是沿街道形成的一座村。

鎮的西側是開曠,稍微有些起伏的平原。鎮的最高點只有海拔483米。鎮的東側有大面積的森林,這裏的最高點海拔470米,是萊茵河羅訥河水域分水嶺。鎮的一角一直延申到流入萊茵河的伊爾河的一條支流。鎮的大部分面積則屬於注入地中海阿萊訥河流域。1997年鎮的面積里6%是居民房屋、44%是林地、48%是農業用地、約2%是荒地。

邦福勒有多座孤獨的農莊。周邊鎮有汝拉州的伯內韋桑達姆夫勒旺德林庫爾和法國的庫爾塔翁普費特魯斯

人口發展
人數
1850年 1263人
1900年 1340人
1910年 1303人
1930年 1020人
1950年 1017人
1960年 992人
1970年 888人
1980年 833人
1990年 793人
2000年 679人

居民

2018年12月31日邦福勒有666名居民,在汝拉州屬於中型鎮。2000年居民中84.7%母語是法語、12.2%母語是德語、1.6%母語是西班牙語。1900年邦福勒就已經達到其最高人口數。此後至今邦福勒的居民數逐漸降低到約當時的一半。

經濟

19世紀末邦福勒的經濟從農業轉向工業。18世紀裏村裏的燒罐手藝非常知名。早在中世紀當地的粘土層的質量就已經出名。1912年當地的燒罐工藝被陶瓷工業取代。1951年村里創辦了一座公司專門經營當地粘土的開發和加工,比如它也生產瓷磚。1961年礦坑停工後該公司和巴塞爾化學工業簽訂合同在礦坑裏存放化學廢料。當時認為這樣的粘土光坑足夠緊密。一直到1940年代內巴塞爾化學工業的廢水還直接被排入萊茵河。當時把化學廢物存放到粘土礦坑裏算是非常保護環境的了。

鎮上還有鐘錶工業和製造滾珠軸承的工廠。由於阿茹瓦土地肥沃,農業在當地依然有很高的地位。

交通

邦福勒附近沒有大的公路,它與鄰近的兩個法國鎮有街道相通。1901年7月14日標準軌的鐵路段波朗特呂-邦福勒開通。今天它是汝拉鐵路的一部分,也是邦福勒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歷史

1885年在村的北部發現了一座墨洛溫王朝時代的墓地。在墓地里還發現了一枚7世紀的腰帶扣。1136年它首次在文獻中被提到。

邦福勒的歷史隨阿茹瓦一樣多變。1271年它首次歸屬於巴塞爾主教領地。從16到18世紀它受克夫管轄。從1793年到1815年邦福勒屬於法國,一開始屬於蒙泰里布勒省,從1800年開始屬於上萊茵省。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議把它劃分給伯恩州。1979年1月1日它被歸入新成立的汝拉州。

名勝

村裏的教堂聖羅蘭是1783年、84年建造的。邦福勒北部的森林裏有一座小交通,每年耶穌升天日都有朝聖的遊行去那裏,原因是小教堂的聖人是保護畜生的聖人。

村東南部的森林裏有一座湖。它是1751年到54年間由巴塞爾主教下令設置的魚塘。今天這座湖受自然保護。

巴塞爾化學工業的化學廢物掩埋場

邦福勒因為它的危險廢物掩埋場知名。巴塞爾化學工業是化學和藥劑公司諾華羅氏先正達科萊恩巴斯夫(前汽巴精化)共同組成的一個組織,它在邦福勒的掩埋場裏一共存放了11.4萬噸毒性極高的化學廢物。伯恩州、當地企業和瑞士陸軍在1961年到1976年間也在該掩埋場裏存放少量廢物[1]。1981年礦坑裏進水,毒物被沖洗出來。1990年代中掩埋場上裝置了排水設施和廢水處理設施,這個工程一共花費了3000瑞士法郎。1998年10月瑞士聯邦陳舊廢物法生效,當時巴塞爾化學工業認為掩埋場的措施已經滿足這個法了。1999年的調查認為完全處理這個掩埋場技術上不可行。但是後來一個聯邦政府做的可行性調查認為它是可行的[2]。汝拉州和巴塞爾化學工業的代表就此問題爭執長久。瑞士綠色和平佔據掩埋場和當地娛樂壓力非常大之後2000年雙方終於達成協議決定完全清除該危險廢物掩埋場。巴塞爾化學工業負責清除的執行工作。2010年清除工作開始,計劃2015年邦福勒的危險廢物掩埋場將完全被清除乾淨。為了防止毒物外泄在掩埋場的上方建造了一座完全密封的鋼鐵大廳,大廳的總重量達3000噸[3]。為了防止工作人員中毒,挖掘工作全部由機械人做[4]。計劃整個清除工作將花費3.5億瑞士法郎,最後一共花費3.8億法郎[5]

2010年7月7日場地上發生一次局部性爆炸[6],此後安全措施更加被加強。2011年4月11日巴塞爾化學工業恢復清除工作。一開始的測試階段里使用沒有被污染的粘土來測試所有設施和過程是否正確工作。兩個月後,2011年5月18日,清理工作正式開始。

2016年8月末巴塞爾化學工業寫道:「邦福勒沒有化學廢物了。」9月2日其代表和州以及鎮的代表一起舉辦清除完工儀式。

名人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 Martin Forter: Farbenspiel. Ein Jahrhundert Umweltnutzung durch die Basler chemische Industrie, Chronos Verl., 蘇黎世, 2000, 第237–244頁. ISBN 978-3-0340-1007-8
  2. ^ Wie der Kanton Jura die Basler Chemie in die Knie zwang - Druckausgabe: Ein jurassisches Märch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新蘇黎世報,2016年9月2日
  3.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06134100/http://www.bci-info.ch/index.php?id=5&sub=36&spr=de&mid=25 (原網站地址:http://www.bci-info.ch/index.php?id=5&sub=36&spr=de&mid=25),2018年4月2日保存 „Aushubhalle in nur zwei Tagen verschoben「
  4. ^ 參考 http://www.cis-bonfol.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 Martin Forter: Falsches Spiel. Die Umweltsünden der Basler Chemie vor und nach „Schweizerhalle「. Chronos Verl., 蘇黎世, 2010, 第102–120頁. ISBN 978-3-0340-1007-8.
  6. ^ www.martinforter.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邦福勒爆炸和滲出的煙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