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芙樂爾號列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芙樂爾號
«Авро́ра»
概述
營運地區 俄羅斯
開行日期1963年6月12日
停運日期2010年4月10日
營運商俄羅斯鐵路十月鐵路局
前營運商蘇聯鐵路
當前車次159А/160А
列車等級特快列車
中途停站2
運行距離650公里
運行時間5:30
途經路線莫斯科-聖彼得堡鐵路
營運模式每日開行

「阿芙樂爾號」列車(俄語:Поезд «Авро́ра»),或譯作「極光」號列車,是蘇聯鐵路(後來俄羅斯鐵路)的一列特快旅客列車,運行於莫斯科聖彼得堡兩大城市之間,由十月鐵路局營運。該列車也是蘇聯第一列最高速度達到160公里/小時的准高速旅客列車,開行於1963年6月12日;隨着新一代的「游隼號」高速列車投入服務,「阿芙樂爾號」列車於2010年4月10日停運。

該列車的名稱顯然是來自十月革命時炮擊冬宮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歷史

從1950年代末開始,蘇聯鐵路開始踏上提速的道路,確定在客運量最集中的繁忙鐵路幹線上,分階段提高列車運行速度。其中,莫斯科-列寧格勒鐵路被列為首要目標,當時這條鐵路的客運能力趨於飽和,而且線路條件較好,大部分均為直線區段,有利於提高列車行駛速度。1957年5月29日,蘇聯交通部發出了「準備提高列寧格勒和莫斯科之間列車運行速度」的命令。通過撤銷部分車站、延長緩和曲線、更換鋼軌道岔、強化橋樑隧道等措施,使旅客列車最高速度在1958年至1963年間分三個階段由100公里/小時提高到160公里/小時。1960年5月,該線上直達列車的平均技術速度提高到80公里/小時以上,單程運行時間縮短到6小時20分鐘,列車採用TE7型柴油機車牽引,至1962年12月開始改為採用ChS2型電力機車牽引,列車最高運行速度達到到140公里/小時。1963年,加里寧車輛製造廠成功研製了КВЗ-ЦНИИ型准高速客車轉向架,使旅客列車的構造速度提高到160公里/小時。

1963年6月12日,「阿芙樂爾號」列車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之間投入營運,成為蘇聯第一列最高速度達到160公里/小時的特快旅客列車,列車由九節軟座車廂組成,車身採用紅色和奶黃色的塗裝,牽引機車為ChS2型電力機車,全程運行5小時27分鐘,平均技術速度為130.4公里/小時。從1965年起,運行時間進一步縮短到4小時59分鐘。至1970年代,由於列車運行正點率明顯下降,列車又再恢復5小時30分鐘的運行圖。

1988年8月16日晚上6時25分,ChS6-017號電力機車牽引由列寧格勒開往莫斯科的159次「阿芙樂爾號」列車,當列車高速運行至博洛戈耶鐵路分局管內別列宰卡(Березайка)至朴拉維涅(Поплавенец)區間,機車和15節車廂全部脫軌和顛覆,餐車起火併蔓延至其他車廂。事故造成列車上31人遇難、100多人受傷,中斷鐵路行車15小時,損壞接觸網2500米,損壞軌道500米,客車報廢12輛。

2003年2月,「阿芙樂爾號」列車再次更換新車廂,以提高乘客的乘坐品質,列車仍然採用15輛編組,車廂內飾由俄羅斯和芬蘭的設計聯手設計[1]。2008年4月,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宣佈,當新一代的「游隼號」高速列車投入服務,「阿芙樂爾號」列車將退出歷史舞台。2010年4月10日,「阿芙樂爾號」列車正式停運,而其車次(159А/160А)則繼續被游隼號列車沿用。

時刻表

160A次 停靠站 159A次
里程 到點 開點 到點 開點 里程
0 16:30 莫斯科 21:30 650
167 18:10 18:12 特維爾 19:50 19:52 483
331 19:22 19:25 博洛戈耶 18:35 18:38 319
650 22:00 聖彼得堡 16:00 0

參看

參考文獻

  1. ^ "аврора" перестала быть пролетарским символом.. Архив прессы. [201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