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貨鋪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土耳其一家雜貨鋪

雜貨鋪中國北方叫稱雜貨店福建閩南話台語𥴊仔店[1]臺灣話𥴊仔店臺羅Kám-á-tiàm,亦常誤作柑仔店),上海話煙紙店,是販賣糧油食品以至各式日用品的零售商店;曾經在世界各地城市、城鎮以及鄉鎮地區都很常見。但在20世紀中後期以及21世紀初期以後,由於物流模式的轉變、各式超級市場、大型超級廣場及連鎖便利商店的出現而式微少見。

雜貨鋪與士多之分別

1922年,美國底特律的雜貨鋪
2009年,葡萄牙布拉加的雜貨鋪
香港長康邨的一間雜貨鋪

冷藏技術不普遍的時代,雜貨鋪只售乾貨(如五穀類、豆類,米店、米行、雜糧行等)、開門七件事所羅列之物、罐頭或已包裝好之日用類貨品稱之為雜貨,過去預先包裝的油和米未盛行前通常亦有買油(顧客自備器皿,「打油/打醬油」)、買米(「糴米」),只售食用油(油店、油行等)[2];只賣零食飲品製類零食或小量文具的小商店統稱士多(台灣多稱為「𥴊仔店」,與儲物室的俗稱士多房無關);當然也有兩種聯營的,稱雜貨士多,不過亦稱為雜貨鋪居多。

雜貨鋪之特色多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凡家居用品大多皆可購得,店內佈置或有點凌亂,燈光較昏暗,裝潢較簡陋,但全部貨品皆會在店內或門口展示,一目了然;而士多亦一樣,士多之特色為可隨意酌量購置,再以天秤衡量價錢。

雜貨鋪與士多的最在最大分別為,雜貨鋪會設在城中旺地,成行成市地開張;士多只屬於個體經營,一個小區只會有一到兩間士多,分佈疏落,士多通常面積較雜貨鋪小得多。

在馬來西亞,雜貨鋪的經營者比例只佔了全國職業的0.0885。

作為零售業,傳統的雜貨鋪突出一個「全」字。但實際上,多數小雜貨經營的商品種類都不相上下,而店裏的生意卻千差萬別。

分佈與演變

1909年的美國華盛頓州溫哥華的雜貨鋪
2006年的一間瑞典雜貨鋪
位於香港島.上環的一間雜貨鋪
2015年,澳大利亞雪梨卡市(華、越裔聚居區)的雜貨鋪
華潤市場 -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國貿商城 - 現改為同為華潤旗下的blt精品超市

通常在住家附近,經營者多為該社區之居民,由於為服務該區家庭主婦小孩的「街坊生意」之關係,與常光顧之顧客有說有笑,有較深厚的感情,往往還可以有賒帳等情況[2];但隨着舊社區被打破,雜貨鋪漸漸地被集團式營運、較大、低價且讓消費者擁有更多選擇的24小時營業便利商店超級市場所取代,也大大改變居民購物習慣,目前已不易見到雜貨鋪。

儘管超級市場佔有絕對的優勢,但雜貨鋪仍然有其利基,因而未被淘汰,那就是販賣不容易在超級市場中找到的傳統食品(例如懷舊糖果等),本地農戶提供的生鮮食品,或者當地生產的特有品牌等等連鎖超市不一定上架的貨品。而店面小也使經營成本較低,不易結束營業。

在大多數國家,隨着工業化的進展,城市中的傳統雜貨鋪大多在20世紀中後期由於科技的發展和物流模式的轉變,逐漸被超級市場和其他新的零售模式被取代。在較發達的國家,現在尚存的雜貨鋪大多位於小村鎮,以及城市裏人口密度低的老城區。甚至在這些地區,許多小型雜貨鋪也在轉型為小超市或便利店。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城市裏的雜貨鋪總體來説已較少見,少數族裔聚居的地區尚保留較多的雜貨鋪,但也在逐漸被超市、便利店模式所取代。

在馬來西亞,雜貨鋪經營者大多數是華人,而巫裔和印裔只佔少部分。

大眾文化

參見

參考文獻

  1. ^ 中華民國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18-1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2. ^ 2.0 2.1 胡蓬生、黃瑞典、郭政芬. 老字號「柑仔店」大集合 清朝就飄香的古早味. 聯合報. 2017-10-15 [201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