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琚
馬思琚 | |
---|---|
英文名 | Ma Siju |
性別 | 女 |
出生 | 中國廣東省海豐縣 | 1920年4月25日
逝世 | 2014年10月13日 中國北京市 | (94歲)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教育程度 |
|
職業 | 鋼琴/大提琴/音樂教育家 |
活躍時期 | 1920年 - 2014年 |
配偶 | 汪坦[1] |
親屬 | 馬思聰[2] |
代表作
|
馬思琚(1920年4月25日—2014年10月13日),中國廣東海豐縣人,鋼琴家、大提琴家與音樂教育家。
生平
教育背景
馬思琚1920年4月25日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10歲開始學習鋼琴,1934年全家搬到上海後,跟當時在南京中央大學音樂系執教的馬思聰學習,並聽從馬思聰建議,同時學習大提琴。1936年父親調任,她和妹妹馬思芸隨父母遷居廣州繼續學習音樂。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家搬至香港,繼續學習鋼琴和大提琴。鋼琴老師是立陶宛人Harry Ore(普羅科菲耶夫的同學),大提琴老師是意大利人Pelligatti。1938年經Harry Ore推薦,考取英國香港廣播電台演奏資格,每兩個月前去演奏一次,這給了她很好的提高機會。
1939年,馬思琚同時以大提琴、鋼琴兩項專業報考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的雙科同等學歷。因為都是器樂演奏專業,按常理只能選其一,兩個系的系主任相持不下,最終學校破格以雙科主修錄取她,成為了當時國立上海音專的第一例演奏專業雙科生。大提琴師從施索夫,鋼琴跟隨沙哈羅夫。馬思琚在校期間每年都考取全免學費的甲級獎學金。
1941年,得知國立音專將由日本人接管,馬思琚不願意拿日本人的文憑,遂於1942年以兩門主課全優成績提前畢業。在校期間經常與馬思蓀、馬思宏一起在上海、南京等地演出。
職業生涯
1943年,她接受趙梅伯的邀請,赴西安西北音樂學院任教,教授大提琴和鋼琴,並舉辦音樂會。抗戰勝利後,受聘青木關國立音樂院,教授大提琴、鋼琴和視唱練耳。後來學校南遷,1946年到1948年在上海兼任上海市政廳樂隊和南京中華交響樂團首席,同時繼續與拉沙耶夫學習鋼琴。
1948年,馬思琚隨丈夫,建築學家汪坦前往東北擔任中蘇友好業餘舞蹈學院副校長,併兼任音樂科主任。擔當起各科全面的教學任務,組織巡迴演出,並擔任大提琴、鋼琴獨奏。在抗美援朝期間,協助編創了舞劇《保家衛國》等歌舞節目。
1954年調至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併兼任附中鋼琴學科主任。1957年調至管弦系教授大提琴直至退休。1986年離休。2014年10月病逝[3]。
參考來源
- ^ 曹汛. 春风化雨 一代名师 —纪念汪坦先生诞辰 100 周年 (PDF). 清華校友總會. [2024-07-20].
- ^ 文靖. 「被忘記」了的馬家往事 (馬思琚口述、文靖記錄). 明報月刊. 2014-09-12 [2024-07-20].
- ^ 草木同悲 秋风思故人——记马思琚先生追思会. 中央音樂學院. 2014-11-06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