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馬陸葡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陸葡萄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境內出產的葡萄。[1]

歷史

種植面積

馬陸葡萄種植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1980年,日本大阪與上海結為友好城市,馬陸人民公社(馬陸鎮前身)掛牌為上海大阪友好人民公社。應日本大阪方面的請求,上海市外事處決定在馬陸人民公社大裕村創辦一個園藝場,種植果樹和花卉。當時正在南匯縣果園公社擔任果樹技術員、來自山東新泰的單傳倫在嘉定縣林果站技術人員的推薦下來到了馬陸人民公社從事葡萄生產技術的推廣及葡萄新品種的研發推廣工作。1981年者天,單傳倫和同事們種植了近80畝果樹,其中就包括2.2畝名為「巨峰」的葡萄[2][3],而且「巨峰」的葡萄在整個果園中收入最高[4][5]。1985年,馬陸葡萄種植面積達到600畝,1988年超過2000畝。1992年,馬陸葡萄種植面積超過8000畝,上市產量15000多噸。截至2010年代初,上海境內的葡萄一半的種植面積位於嘉定,而馬陸葡萄又占嘉定葡萄產量的60%。[1]2020年,馬陸鎮葡萄種植總面積4552.55畝,總產量5198.9噸,總產值8371.33萬元。[6]

馬陸最初葡萄品種只有單一的「巨峰」,後來增加了「美人指」、「京亞」、「傳倫」、「黑玫瑰」、「紅高」、「晚紅」、「維多利亞」、「奧古斯特」、「粉紅亞都蜜」「牛奶葡萄」「夏黑」、「早黑寶」、「富硒葡萄」、「富鉻葡萄」等品種。[1][7]

其他機構

1992年,中法合資申馬釀酒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馬陸蔬果公司會同工商、稅收等部門組建了葡萄交易市場。[1]

1992年8月,馬陸鎮人民政府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合作建立馬陸葡萄研究所,單傳倫出任所長[3]。2000年9月,馬陸葡萄研究所更名上海市葡萄研究所。2002年,上海市葡萄研究所申請註冊了「馬陸」牌葡萄商標和「淘淘」形象。2006年12月,「馬陸」牌葡萄商標被評定為「上海市著名商標」,並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

2003年,上海市林業站與上海市葡萄研究所科技人員合股設立了上海馬陸葡萄開發有限公司。2004年開始,上海市葡萄研究所和上海葡萄開發有限公司籌建馬陸葡萄主題公園[1]

2005年,種植葡萄的農戶組建成立了葡萄生產合作社。[1]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趙霞,吳方衛著,農業產業集群的優化升級 供應鏈管理視角,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01,第163頁
  2. ^ 奋进.再出发:40人话嘉定改革开放40年 作者: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嘉定报社.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 
  3. ^ 3.0 3.1 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上海市人事局編,2007上海領軍人才,文匯出版社,2007.11,第254頁
  4. ^ 我的中国梦 "马陆葡萄之父"单传伦:说不尽的葡萄梦. 解放日報.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 
  5. ^ 马陆葡萄40岁了,一颗小小的葡萄是如何带动沪郊农民致富的?. 上觀新聞. 
  6. ^ 马陆葡萄奏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强音.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022-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14). 
  7. ^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編著,口述上海 農村改革創新 1992-2002,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06,第2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