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魁人政團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魁人政團
Bloc Québécois
黨魁伊夫-弗朗索瓦·布朗謝
主席Suzanne Proulx
副主席Guy Chevrette
眾議院首席議員阿蘭·泰里安英語Alain Therrien
創始人呂西安·布沙爾英語Lucien Bouchard
成立1991年6月15日 (1991-06-15)
分裂自 加拿大進步保守黨
加拿大自由黨 加拿大自由黨
總部 加拿大魁北克省滿地可
基馬士大道東3750號502室
(3750 Boul Crémazie E #502)
H2A 1B6
意識形態魁北克民族主義
魁北克主權主義
地區主義
共和主義
社會民主主義
政治立場中間偏左[1]
官方色彩淺藍色
眾議院
33 / 338 (10%)
參議院
0 / 105 (0%)
官方網站
www.blocquebecois.org

魁人政團[2][3](法語:Bloc Québécois發音:[blɔk kebekwa])是加拿大的一個聯邦政黨。該黨一直追求魁北克省獨立或自治,曾在1995年主導魁北克獨立公投

該政黨最重要的政綱是支持魁北克省脫離加拿大聯邦,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而其他的政綱為在聯邦政府維護魁北克省的利益,並捍衛法語在加拿大的社會影響地位。雖然魁人政團及作為省政黨的魁北克人黨沒有任何正式聯盟,但是該兩個政黨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同樣支持魁北克獨立。魁人政團大多數的支持者為魁北克分離主義者及省內的工會組織。

由於魁人政團的民族主義政治傾向,該黨的所有候選人只會在魁北克省參選,並在國會只說法語。因此,魁人政團是加拿大國會下議院所有政黨中只在一個省份運作的政黨。此外,由於在加拿大國會下議院的338個議席中,魁北克省只佔78席(即總議席的23.08%),所以實際上魁人政團就算把魁北克省的所有議席統統拿下,都不會有能力獨自組成一個多數聯邦政府。

政治觀點與立場

2015年聯邦大選期間,魁人政團支持在入籍儀式和投票期間禁止蒙面。[19][20][21]

歷史

魁人政團成立於1990年,是進步保守黨自由黨魁北克省國會議員組成的非正式聯盟,他們在米奇湖協議英語Meech Lake Accord失敗後離開了兩黨。該黨的目的是暫時的,其目標是在聯邦層面促進魁北克主權和脫離加拿大。創始人布沙爾曾擔任總理拜仁·梅隆尼領導的進步保守黨政府內閣的環境部長。

布沙爾於1990年5月離開梅隆尼政府,以回應莊社理領導的委員會建議修改《米奇湖協議》的報告。布沙爾認為變革建議破壞了協議的目標和精神。據「秘密莫羅尼錄音帶」報導,他是被梅隆尼總理解僱而不是辭職。布沙爾與他的五名進步保守黨同僚以及兩名自由黨人一起組成魁人政團。第一個當選的魁人政團候選人是當時的工會組織者基爾·杜錫(Gilles Duceppe),他在 1990年8月13日滿地可勞里埃-聖瑪麗選區的補選中當選。由於該集團尚未註冊為聯邦政黨,他以無黨籍身份參選。1991年6月15日魁人政團才正式註冊成為聯邦政黨。

初期

魁人政團在1993年加拿大聯邦大選聯邦進步保守黨全國性潰敗於自由黨而成為第二大黨(即官方反對黨),其黨魁兼創黨人呂西安·布沙爾英語Lucien Bouchard也成為加拿大官方反對黨黨魁1995年魁北克公民投票中魁人政團為"魁北克應脫離加拿大"(支持獨立)一方參加了公投競選活動,但最終以反對獨立方險勝。

杜錫時期(1997年-2011年)

在布沙爾1996年下台後,1997年米歇爾·戈捷英語Michel Gauthier成為了魁人政團黨魁但他很快因政策問題被迫下台,基爾·杜錫則當選成為了新黨魁及反對黨黨魁。1997年加拿大聯邦大選中魁人政團失去了官方反對黨地位變成第三大黨。大選後魁人政團極力反對聯邦自由黨總理克里田所提出的「清晰法案」。2000年加拿大聯邦大選中由1997年的44席跌至38席一個因素是由魁省魁人黨政府對魁北克幾個主要城市的強制合併,例如滿地可魁北克市加蒂諾,令主要對手自由黨或反魁獨勢力的民望上升。

2004年2月,發生「贊助醜聞」,非法活動被揭露,魁人政團及其它反對黨則用政治醜聞攻擊執政自由黨政府。這令自由黨政府在2004年加拿大聯邦大選失去多數政府地位,而魁人政團捲土重來上升至54席。自由黨少數政府在2005年11月因不信任動議倒台,觸發2006聯邦大選,由改革黨及進步保守黨在2003年合併成的聯邦保守黨則在這次大選勝出組成少數政府終結了自1993年起執政的自由黨,杜錫在大選後支持保守黨政府及其財政預算案。

2007年後由於包括魁人政團在內的反對黨不合作,使保守黨總理哈珀2008年提前大選,魁人政團席位大致上不變,杜錫更稱:「沒有魁人政團,哈珀早已贏得多數政府」。杜錫亦參與反對黨自由黨及新民主黨的組成聯合政府的企圖,但哈珀宣佈下議院休會及自由黨黨魁狄安下台而作罷。

下野(2012年-2014年)

魁人政團及其它反對黨在2011年通過不信任動議令保守黨少數政府倒台舉行提前大選,新民主黨黨魁傑克·林頓在魁省出乎意料地贏取了魁人政團的大部份席位,令魁人政團由47席跌至4席,而新民主黨也超越自由黨成為官方反對黨第二大黨僅次於大勝贏得多數政府席位的執政保守黨。杜錫因此第一次作為魁人政團黨魁下台,馬里奧·博利厄英語Mario Beaulieu當選為新黨魁,因為當時不受黨內歡迎,隨後有2名魁人政團議員退黨令此黨僅有2席。

杜錫的回歸及第二次下野(2015年)

2015年大選前夕杜錫返回魁人政團重任黨魁希望東山再起,但不幸地自由黨在黨魁杜魯多帶領下擊敗了執政保守黨多數政府和第二大黨新民主黨組成自由黨多數政府,魁人政團不敵當時杜魯多自由黨在全國包括魁北克在內的高民望,因此只得10席。杜錫再次下野,並且宣佈退出政治。

黨內危機(2015年-2018年)

杜錫離去後的魁人政團滿目瘡痍,而馬蒂娜·韋萊英語Martine Ouellet當選為新黨魁,再次因不受黨內歡迎而令多名魁人政團國會議員退黨和內訌,民調亦顯示再這樣下去魁人政團會在2019年大選失去所有席位,魁人政團去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最終歐萊在2018年6月宣佈辭職,新的黨魁將於2019年1月選出。

布朗謝時期(2019年至今)

曾任魁省魁人黨政府內閣部長的伊夫-弗朗索瓦·布朗謝贏得了黨魁選舉。布朗謝在成為魁人政團新黨魁後魁人政團民望開始上升,最終魁人政團席位在2019年大選中從2015年的10席增加到32席,超越新民主黨成為加拿大第三大黨,並重獲官方政黨地位。

2021年大選中,布朗謝領導的魁人政團贏得32個席位,與上屆選舉持平。

2024年9月16日,魁人政團在位於滿地可拉薩爾-埃馬爾-凡爾登選區英語LaSalle—Émard—Verdun補選英語2024 LaSalle—Émard—Verdun federal by-election以輕微優勢擊敗自由黨獲勝,自由黨繼6月多倫多一個選區的補選輸給保守黨後,自由黨又失去了另一個大都市票倉[22]

歷任黨領

圖像 名稱 任職時間 附註
呂西安·布沙爾英語Lucien Bouchard 1990年7月25日-1996年1月16日 首任黨領,兼任官方反對黨黨魁
基爾·杜錫 1996年1月16日-1996年2月17日 臨時黨領
米歇爾·戈捷英語Michel Gauthier 1996年2月17日-1997年3月15日
基爾·杜錫 1997年3月15日-2011年5月2日
維維安·巴爾博英語Vivian Barbot 2011年5月2日-2011年12月11日 臨時黨領及黨主席
達尼埃爾·帕耶英語Daniel Paillé 2011年12月11日-2013年12月16日
職位懸空 N/A 職位懸空 2013年12月16日-2014年6月25日
馬里奧·博利厄英語Mario Beaulieu 2014年6月25日-2015年6月10日
基爾·杜錫 2015年6月10日-2015年10月22日
雷亞爾·福爾坦英語Rhéal Fortin 2015年10月22日-2017年3月18日 臨時黨領
馬蒂娜·韋萊英語Martine Ouellet 2017年3月18日-2018年6月11日
職位懸空 N/A 職位懸空 2018年6月11日-2018年6月13日
馬里奧·博利厄英語Mario Beaulieu 2018年6月13日-2019年1月17日 臨時黨領
伊夫-弗朗索瓦·布朗謝 2019年1月17日至今

選舉表現

選舉 得票 魁北克 加拿大 增減
% 席次 排名 % 席次 排名
1993 1,846,024 49.3
54 / 75
第1 13.5
54 / 295
第2 44
1997 1,385,821 37.9
44 / 75
第1 10.7
44 / 301
第3 10
2000 1,377,727 39.9
38 / 75
第1 10.7
38 / 301
第3 6
2004 1,680,109 48.9
54 / 75
第1 12.4
54 / 308
第3 16
2006 1,553,201 42.1
51 / 75
第1 10.5
51 / 308
第3 3
2008 1,379,628 38.1
49 / 75
第1 10.0
49 / 308
第3 2
2011 889,788 23.4
4 / 75
第4 6.0
4 / 308
第4 45
2015 818,652 19.3
10 / 78
第4 4.7
10 / 338
第4 6
2019 1,387,030 32.5
32 / 78
第2 7.7
32 / 338
第3 22
2021 1,301,598 32
32 / 78
第2 7.6
32 / 338
第3 0

參考文獻

  1. ^ Linda Trimble; Jane Arscott; Manon Tremblay. Stall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Canadian Governments. UBC Press. 31 May 2013: 258. ISBN 978-0-7748-2522-1. 
  2. ^ 魁人政團慘敗辭黨領職 再告別政壇 杜錫感自豪. 明報加東網. 2015-10-23 [2017-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1). 
  3. ^ 強硬主權分子當魁人政團黨魁. 明報加東網. 2017-03-19 [2017-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31). 
  4. ^ Leader Mario Beaulieu wants to bring immigrants to the separatist cause. Times Colonist. The Canadian Press. 22 March 2015 [23 March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 April 2015). 
  5. ^ MPs reject Clarity Act repeal in 283–5 vote.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6 March 2013 [7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May 2013). 
  6. ^ Trudeau knocks Mulcair for 50-plus-1 stance on separation.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8 January 2013 [7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January 2013). 
  7. ^ Heinrich, Jeff. Bloc Québécois look to future for success. The Gazette (Montreal). 20 April 2013 [8 May 2013]. [失效連結]
  8. ^ Trudeau offers $5.2 billion bailout for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s beleaguered Muskrat Falls hydro dam. The Narwhal (Victoria, BC). July 29, 2021 [Oct 16,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03). Meanwhile, the Bloc Quebecois is decidedly against the bailout. It sees the money as an unfair advantage to N.L., because Hydro-Quebec and Nalcor are both Crown corporations with significant hydropower competing for New England markets...「In launching this project, the Newfoundland government made no secret of the fact that its objective was to harm Quebec, bypass Quebec territory and compete with Hydro-Quebec on export markets. 「By announcing such funding, the government of Justin Trudeau is directly attacking Hydro-Quebec, which has been trying for several years to increase its electricity sa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ne of the markets targeted by Muskrat Falls,」 the statement also reads. Hydro-Quebec declined comment. 
  9. ^ Opposition MPs pass Kyoto bill despite Tory resistance.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14 February 2007 [20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October 2012). 
  10. ^ Prentice defends oilsands following National Geographic article.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5 February 2009 [7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November 2012). 
  11. ^ Motion on when life begins splits Conservative caucus.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7 September 2012 [8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May 2013). 
  12. ^ Commons approves transgender rights bill.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0 March 2013 [7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7 May 2013). 
  13. ^ Assisted suicide voted down by MPs.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21 April 2010 [20 April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April 2013). 
  14. ^ MPs vote against NDP motion to abolish Senate.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6 March 2013 [7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May 2013). 
  15. ^ Programme du Bloc Québécois (Page 10) (PDF). 3 August 2015 [25 April 20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3 August 2015). 
  16. ^ Bloc Quebecois (PDF). [2023-07-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9-22). 
  17. ^ Bélisle, Sarah. Le multiculturalisme finalement là pour rester au Québec. Le Journal de Montréal. 9 November 2018 [2021-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6). 
  18. ^ Le Bloc québécois demande d'exempter le Québec de la Loi sur le multiculturalisme. Le Devoir. 27 May 2008 [2021-09-19] (法語). 
  19. ^ Shingler, Benjamin. Bloc Québécois targets NDP over niqabs, pipelines in controversial new ad. CBC News. 18 September 2015 [14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September 2015). 
  20. ^ Bloc Québécois anti-niqab ad takes aim at NDP. CBC News. 26 February 2015 [14 September 2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February 2015). 
  21. ^ Fact Check: How meaningful is Bloc promise to ban veiled voting, oath taking?. CTV News. 25 September 2015 [2023-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7). 
  22. ^ Bloc Québécois takes Montreal Liberal stronghold in byelection win. Toronto Star. September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