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F女子世界網球巡迴賽
ITF女子世界網球巡迴賽(ITF Women's World Tennis Tour),以前也被稱作ITF女子巡迴賽或者國際網聯女子巡迴賽(ITF Women's Circuits),[1]是國際網球總會(ITF)為女子職業網球選手設立的職業網球賽事。[2]
ITF世界女子網球巡迴賽為女子職業網球選手提供入門級和中級職業賽事,並在ITF青少年世界網球巡迴賽和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巡迴賽及WTA125巡迴賽之間提供職業通道。ITF巡迴賽的成績被納入WTA排名,從而使職業選手能夠晉級更高級別的女子職業網球巡迴賽賽事。[2]
2024賽季對女子巡迴賽的分類進行了改革,分別為W100、W75、W50、W35和W15,分別對應與級別相同的積分。[3][4][5]
W15級別的比賽為包括排名前100位的ITF青少年選手保留的正賽名額,為最優秀的新秀進入精英職業網球賽事提供了一條通暢的道路。
歷史
1984年,國際網球總會(ITF)決定要負責在世界各地發展與推廣女子的基礎賽事。雖然歐洲網球協會(European Tennis Association,ETA)與美國網球協會(United States Tennis Association,USTA)在此之前已開始舉辦女子低階賽事,但歐洲與美國以外地區仍然匱乏。在1983年度,ETA與USTA共投入總共34萬美元在女子基礎賽事上,但該年度所舉辦的43場賽事有26場在歐洲、14場在美國,剩下3場則都在澳洲舉行[6]。
為了促進各國能投入資源在女子賽事上,ITF決定起草適用女子賽事的標準規範(Standard Regulations)與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s)。經過與ETA、USTA及WTA的多方討論,《ITF認可女子獎金賽事規範》(ITF Regulations for Approved Women's Events with Prize Money)的初版於1986年出版,當時初步設計各賽事將提供總獎金5千至5萬美元不等。而同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宣佈投入10萬英鎊設立大滿貫信託基金(Grand Slam Trust Fund)以協助網球發展低落的國家舉辦賽事,並給予在地的網球選手發展機會。其餘大滿貫賽事紛紛響應加入,至今基金已接受來自四大滿貫賽事超過3,500萬美元的捐獻[7]。資金投入立即展現效果,1986年在全球共有108場ITF女子巡迴賽事,並提供總獎金共107萬5千美元。其中有12周賽事、總獎金6萬美元藉由大滿貫信託基金在南非舉行,而亞洲則有14周賽事、共11.5萬美元的獎金投入。
隨着賽事逐年增加,ITF也開始設計更高獎金與更多元的賽事層級。1992年首度增加7萬5千美元賽事等級,並在2000年將能提供住宿的5萬及7萬5千美元賽事增加額外積分。2006年再新增10萬美元賽事等級,以更高額的獎金與積分來吸引高排名選手回鍋參賽。至今,在2011年底已累計舉辦7469場賽事,總獎金累計超過1.42億美元。2012年下半年將再新增1萬5千美元賽事等級[8]。
WTA排名積分
在2024賽季賽季改革之後,各級別WTA積分如下:
級別 | 冠軍 | 亞軍 | 四強 | 八強 | R16 | R32 | R64 | Q | FQR | Q2 | Q1 |
W100 (48單打,32資格賽) |
100 | 65 | 39 | 21 | 12 | 7 | 1 | 5 | 3 | – | – |
W100 (32單打,32/24資格賽) |
100 | 65 | 39 | 21 | 12 | 1 | – | 5 | 3 | – | – |
W100 (16雙打) |
100 | 65 | 39 | 21 | 1 | – | – | – | – | – | – |
W75 (48單打,32資格賽) |
75 | 49 | 29 | 16 | 9 | 5 | 1 | 3 | 2 | – | – |
W75 (32單打,32/24資格賽) |
75 | 49 | 29 | 16 | 9 | 1 | – | 3 | 2 | – | – |
W75 (16雙打) |
75 | 49 | 29 | 16 | 1 | – | – | – | – | – | – |
W50 (48單打,32資格賽) |
50 | 33 | 20 | 11 | 6 | 3 | 1 | 2 | 1 | – | – |
W50 (32單打,32/24資格賽) |
50 | 33 | 20 | 11 | 6 | 1 | – | 2 | 1 | – | – |
W50 (16雙打) |
50 | 33 | 20 | 11 | 1 | – | – | – | – | – | – |
W35 (48單打,32資格賽) |
35 | 23 | 14 | 8 | 4 | 2 | 1 | 1 | – | – | – |
W35 (32單打,32/24資格賽) |
35 | 23 | 14 | 8 | 4 | – | – | 1 | – | – | – |
W35 (32單打,48/64資格賽) |
35 | 23 | 14 | 8 | 4 | – | – | 1 | – | – | – |
W35 (16雙打) |
35 | 23 | 14 | 8 | 1 | – | – | – | – | – | – |
W15 (32單打,32/24資格賽) |
15 | 10 | 6 | 3 | 1 | – | – | – | – | – | – |
W15 (32單打,48/64資格賽) |
15 | 10 | 6 | 3 | 1 | – | – | – | – | – | – |
W15 (16雙打) |
15 | 10 | 6 | 1 | – | – | – | – | – | – | – |
參見
外部連結
ITF女子巡迴賽事行事曆(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英文)
參考文獻
- ^ 國際網球總會. ABOUT PRO CIRCUITS - Overview. www.itftennis.com. [2012-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4) (英語).
- ^ 2.0 2.1 存档副本. www.itftennis.com. [2024-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6).
- ^ ITF Women's World Tennis Tour Calendar. ITF. [7 January 2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7).
- ^ 10,600 players, 1135 events: The 2023 ITF World Tennis Tour in Numbers. ITF. [7 January 2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07).
- ^ 2024 Women's and Men's ITF World Tennis Tour Regulations - Summary of key rule changes (PDF). ITF. [8 January 20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12-21).
- ^ 國際網球總會. ABOUT PRO CIRCUITS - Women's History. www.itftennis.com. [2012-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4) (英語).
- ^ 國際網球總會. ITF Tennis - Development - Grand Slam® Development Fund. www.itftennis.com. [2012-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4) (英語).
In total, since the inception, the Grand Slams have been able to donate more than $35 million to the Grand Slam Development Fund.
- ^ 國際網球總會. ABOUT PRO CIRCUITS - ITF Pro Circuit Timeline. www.itftennis.com. [2012-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