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題:教育/教育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紹興山陰縣(今紹興縣)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1927年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8年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

2

張其昀(1901年9月29日—1985年8月26日),字曉峰浙江寧波鄞縣人。著名史學家地學家教育家。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總統府資政,亦為中國文化大學之創辦人。張其昀從南京高師畢業後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其間主編的《高中中國地理》,成為當時全國的通用教材,對中學教育發揮了很好的提升作用。1927年起在國立中央大學地理學系任教,曾主講中國地理,為中國人文地理學之開山大師。1935年當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中央評議會聘任評議員,是從未出國留學的當選評議員中最年輕的一位。

3

成舍我(1898年8月28日—1991年4月1日),中國著名報人、教育家,在中國新聞史上享有很高聲望與影響。原名成勛,後名成平,舍我為其筆名湖南湘鄉籍人,出生於南京。從1913年他為安慶《民岩報》撰稿,到1988年在台北創辦《台灣立報》,直至1991年去世,從事新聞業近77年,一生參與創辦媒體、刊物近20家,直接創辦12家,遭遇挫折無數,也是個人力量從事新聞教育事業最長、影響重大的新聞教育家。

4

喬·戈德布拉特 ( 英文: Joe Goldblatt,1952年6月4日 -) ,世界著名的大型活動教育學家,對發展系統性的課程設計以培養大型活動經理人有卓越貢獻,曾獲數個終生成就獎及相關領域組織列入名人堂。他是國際特殊節事活動協會(International Special Events Society, ISES) 創辦發起人及首任主席、特許特殊節事專業經理人執照 (Certified Special Events Professional, CSEP)開發者、全球首本專為大型活動管理而寫的教科書作者。

5

海倫·亞當斯·凱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國殘障教育家。她幼年因意外疾病而引致失明失聰。後來藉着她的導師安·蘇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老師時常在她手上寫單字,同時讓海倫感覺什麼物品是什麼,用愛去引導她,並找到其他專家幫她學會發音,讓她慢慢學會流暢的表達,海倫才開始與其他人溝通並接受教育。海倫·凱勒畢業於哈佛大學

6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字仲尼(今中國山東曲阜)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中華文化中的核心學說儒家的首代祖師,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7

福澤諭吉(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日本明治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及教育家,東京學士會院的首任院長。他作為日本著名私立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的創立者,被列為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他的肖像被印在日本銀行券D號1萬日元(最大面額,1984年-2004年)和E號1萬日元(2004年始用)的紙幣正面。福澤諭吉主要的思想特徵是反對封建社會的身份制度。他激烈地抨擊封建時代的專制壓抑。福澤在其著作《勸學篇》第一篇開篇第一句即使「天在人之上不造人,天在人之下不造人」可見其對於封建專制的抨擊和對自由平等的肯定。

8

約翰·阿摩司·夸美紐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年3月28日—1670年11月15日),17世紀捷克教育家教育學的奠基人。在夸美紐斯教育學的中心觀點中存有一種基督人類的生命形塑。夸美紐斯的教育學的一個哲學基礎宣稱:「所有的人都應該被准許完全學會世界上所有東西」。夸美紐斯不只要求不強迫的課程,他更拒絕各種方式的強迫。這由他的座右銘可看出:「一切順其自我內在動機而流,暴力遠離事物」。夸美紐斯視通往智慧的成人教育為拯救之路,由此路途人性從腐爛的錯誤中重新回到世界的秩序,如同上帝所預見一般。

9

讓·皮亞傑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是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皮亞傑早年接受生物學的訓練,但他在大學讀書時就已經開始對心理學有興趣,共曾涉獵心理學早期發展的各個學派,如病理心理學精神分析學容格格式塔學弗洛伊德的學說。從1929年到1975年,皮亞傑在日內瓦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皮亞傑對心理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種隨意、缺乏系統性的臨床觀察,變為更為科學化和系統化,使日後臨床心理學上有長足的發展。

10

弗里德里希·威廉·奧古斯特·福祿貝爾(德語: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國教育家,被公認為是19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幾個教育家之一,現代學前教育的鼻祖。他不僅創辦了第一所稱為「幼兒園」的學前教育機構,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導着學前教育理論的基本方向。福祿貝爾認為,遊戲是兒童的內在本能,尤其是活動本能[4]的自發表現,也是幼兒時期最純潔、最神聖的活動。活動本能日後將會逐漸發展成創造本能。

11

Portal:教育/教育家/11

12

Portal:教育/教育家/12

13

Portal:教育/教育家/13

14

Portal:教育/教育家/14

15

Portal:教育/教育家/15

16

Portal:教育/教育家/16

17

Portal:教育/教育家/17

18

Portal:教育/教育家/18

19

Portal:教育/教育家/19

20

Portal:教育/教育家/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