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户:Antilovsky/沙盒6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賓語拉丁語objectum,英語:object),也稱受詞,是一種句法成分[1][2]語義上,賓語常與受事或益事重疊;[3]形態上,則常與賓格與格重疊。傳統的語法分析將句子結構二分為主語謂語[4],賓語是謂語的一部分[5];而許多現代語法理論(例如生成文法等)則相反,將賓語同主語一道當作謂語動詞變量,區別在於賓語在句法結構上處於補足語英語Complement (linguistics)(complement)位置,要比主語的位置低。[6]

類型與定義

依照配價等理論,賓語的數量由謂語動詞的語法性質(論元屬性)決定,不及物動詞(一價動詞)不允許賓語出現,而及物動詞(二價、三價動詞)則可能會要求至少存在一個賓語。[7][8][9]語法類型學上可將這些賓語分為直接賓語和間接賓語。在及物動詞句中,通常會有兩個論元,故主語以外只能出現直接賓語;而在雙及物動詞句中,通常會有三個論元,多出的一個論元通常被視為間接賓語。

定義

無論哪一種賓語,依據視角不同,都可以分析為3種不同層次的概念:語義賓語、形態賓語、語用賓語、句法賓語等。

語義賓語

在語義上「賓語」的概念與語義角色有比較工整的對應。句子當中的直接賓語一般由動作的承受者,亦即受事來充當;間接賓語則一般由動作的接收者、受益者,亦即終點或益事來充當。

形態賓語

詞法學視角下,直接賓語最常見的表現是賓格,而間接賓語最常見的表現是與格,但是二者不總是一一對應:如英語的間接賓語也可以用賓格;西班牙語當中,有些方言會從以與格取代賓格。

1a. He cheated me.
PRO.3SG.NOM 欺騙-PST PRO.1SG.ACC
施事 受事
賓語
1b. He gave a book to me.
PRO.1SG.NOM 給.PST DET PREP PRO.1SG.ACC
施事 受事 終點/益事
直接賓語 間接賓語
1b. He gave me a book.
PRO.1SG.NOM 給.PST PRO.1SG.ACC DET
施事 益事 受事
間接賓語 直接賓語
1a. Os hacemos preguntas y nos las contestais después
PRO.2PL.DAT 發出.1PL.NOM 疑問.2SG.ACC CONJ PRO.2SG.DAT PRO.3PL.ACC 回答.2PL.NOM 然後.ADV
1b. Luis, una señorita le esper-a a la puerta.
路易斯 DET.FEM 女士.FEM 等待-3SG.一般現在時 PREP DET.FEM 門.FEM
is doing sth
1b.




作通格語言當中不存在主格,主格這一概念也很難直接應用到作通格語言上面去。

漢語越南語等不存在形態變化、動詞一致格標記的語言基本上依靠語序位置來定義語法賓語。


Ella lo ama. 她愛他。Ella me ama. 她愛我。

Juan la ve. Juan看到她。(因為句中的代詞是la 所以知道Juan看到的是女的)

Juan nos conoce. Juan 認識我們。

數量與句法位置

語言類型學

  1. ^ 呂叔湘 (1979)
  2. ^ 黃伯榮 & 廖序東 (2002)
  3. ^ For descrip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distin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see for instance Freeborn (1995:31) and Kesner Bland (1996:415).
  4. ^ Conner (1968:43), Freeborn (1995:121), and Biber et al. (1999:122).
  5. ^ Concerning the fact that the object is part of the predicate, see for instance Biber et al. (1999:122).
  6. ^ The insight that the arguments and adjuncts of verbs are ranked is expressed as th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 See Keenan and Comrie (1977).
  7. ^ 黃伯榮|廖序東|2002
  8. ^ Carnie (2007)
  9. ^ 呂叔湘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