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Daredemodaisuki 114514/沙盒/白蘇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蘇岩,又稱白龍巖白須岩白須公礁,漁民稱呼「海寶」,是位於北崙河珍珠灣外、白龍半島正南方約12.3公里的一處群礁,包含主礁白蘇岩和附近3處礁石[1]。白蘇岩地處中國和越南的海上交界地帶,此礁在2004年中越北部灣劃界時具有部分效力[2],2024年3月1日其主礁被中國公佈為北部灣部分的領海基點之一[3]

白蘇岩或白須公礁最早得名於形,古時礁石上遍佈鳥糞,遠眺時似長者白須,故名;礁石又在白龍半島向西南延伸出的岩脈之上,故名白龍巖;因此地附近水產豐富,漁民稱之為「海寶」[1]

概況

白蘇岩群礁的主礁為白蘇岩(白須公礁),是一座干出群礁,面積約0.006平方千米,包含3塊相聚約百米、東西走向排列的礁石。主礁中,中礁最大,略呈啞鈴狀,面積約900平方米,低潮時高於海平面約4.4米,高潮時基本與海平面持平,上有燈塔;西礁次之,略呈橢圓形,低潮時高於海平面約1.2米;東礁最小,三角形,屬暗礁[1]

主礁白蘇岩東西兩側各有伸出一條石爪,均為暗礁,西側稱西爪石,距離主礁燈塔約1.6公里,略呈長圓形,長約600米,寬約450米,面積0.21平方千米,低潮時深度6.3米,周邊水深11至14米;東側稱東爪石,略呈橢圓形,長約700米,寬約200米,面積0.014平方千米,低潮時深度1.8米,周邊水深9至9.9米,曾多次有船觸礁沉沒[1]

主礁東以東還有一處名叫迷排的群礁,亦屬於白蘇岩群礁,距離爪石約6公里,由3塊礁石呈「三」字形排開在500平方米的範圍內,周邊水深16.2米,傳說古時有漁民劃竹排於此釣魚,遭遇大霧迷失方向,故名[1]

自然資源

白蘇岩燈塔

中國最西的燈塔

白色方形石塔,天氣好時6海里內可見[4]

白蘇岩所在是中國的海上前沿,最初漁民邊界意識不強,經常跨境海運,此礁因相較海面不突出,在此常有船隻觸礁沉沒,後便有船員在此壘起高出海面高潮的大石堆以作警示[5]

流血事件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夕越南挑釁中國,1978年12月9日,防城港的江山公社沙澫漁業大隊的東興5101、5102號拖網漁船在此附近捕魚時遭受到5艘越南船隻包圍,後被一越南武裝船隻射擊,致一死二重傷;同月13日,中國外交部約見越南駐華大使並對此提交照會、表達抗議[6]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 中国海岛志 廣西卷.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4: 787–788. ISBN 978-7-5027-8359-4. 
  2. ^ 《環北部灣地區協調發展理論與對策研究》課題組. 环北部湾地区协调发展理论与对策研究.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2008: 208. ISBN 978-7-219-06391-0.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北部湾北部领海基线的声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2024-03-01 [2024-03-01]. 
  4.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部航海保證部. 中国航路指南 南海海区. 北京: 中國航海圖書出版社. 2006: 167. ISBN 7-80224-565-6. 
  5. ^ 馮心愷. 白苏岩灯塔:沧海守望六十年. 珠江水運. 2010, (01): 82. doi:10.14125/j.cnki.zjsy.2010.01.009. 
  6. ^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广西通志·外事志. 南寧: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98: 115. ISBN 7-219-03810-0.